原油产量持续攀升、新增储量稳步增长、开发水平显著提升、经营活力不断迸发……开发已逾五十年的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在“十四五”期间焕发新活力,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这一切,源自一场关于信念、创新与实干的深刻变革。
“我们坚信老区不老,精查细找就能释放潜力;断块不碎,精雕细刻就能大有可为;储量可动,精耕细作就能实现效益开发。”油田副总工程师兼临盘采油厂党委书记李法军语气坚定。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临盘人五年来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真实写照。
立体勘探:
聚沙成塔,开拓资源新天地
老区并非没有潜力,而是需要更精细的眼光。面对“碎、小、低、散”的油藏特点,临盘采油厂以“立体勘探”为笔,在盘河“金三角”、田家等构造带上绘就“聚沙成塔”的资源画卷。
五年来,临盘采油厂创新实施“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逐层梳理”的立体滚动勘探策略,在平面上展开多个条带,整体规划评价;纵向上梳理多套层系,上下兼探。这一精细勘探方式,助力“十四五”期间新增动用储量1572万吨,较“十三五”增加255万吨;上报控制储量2154万吨,增加129万吨。
更令人振奋的是,临盘采油厂大胆进军非常规领域。田308井、田页1HF、田309HF等井的成功部署,将带动临南洼陷1.5亿吨页岩油效益开发。按照“直斜井探储量规模+水平井攻关产能”思路,6口探井接连成功,有望实现6469万吨致密油效益开发,为老油田注入新的生机。
精益建产:
精耕细作,实现效益开发
“储量找到了,如何高效开发成为新课题。”临盘采油厂厂长于昭东表示,只要精耕细作,再复杂的断块也能实现效益开发。面对地面分散、占地多、配套难、投资高等挑战,临盘采油厂成功构建了一套特复杂断块油藏高效立体建产方法。
该厂将集约化、一体化理念贯穿方案设计全过程,形成“一体化设计、集约化配套、精细化监控、过程化调整”的高效建产体系。聚焦“少井高产”,强化基础研究、精细方案论证,坚持“井—震—模”一体化调整部署,立足“超前培养新井”,持续完善高效注采和井网重构,不断扩大产能建设规模。
“十四五”以来,临盘采油厂新增产能38.8万吨,较“十三五”增加1.8万吨,产能建设规模实现新跨越。
精细注水:
老树新枝,焕发蓬勃生机
开发逾五十年的老油田,何以焕发新生?答案在于精准注水。
“五年来,我们不再依赖新井稳产,而是把重心转向夯实老区基础。”于昭东说,通过精准注水、精细管理,把地层能量“补”起来,把水驱效果“提”上去,“就像给老树施肥浇水,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围绕“块块补能、层层对应、井井见效”目标,临盘采油厂精准施策,强化边底水油藏控水控耗、多层油藏均衡水驱、低渗油藏增能补能,建立起复杂断块油藏高效注采完善模式,形成以“一体化运行、补网强链管理、三年滚动治理”为支撑的临盘水驱油藏注水模式。
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打造了临盘一体化注水标杆工程,其先进经验还在多家兄弟单位推广。“十四五”期间,临盘采油厂水驱工作量较“十三五”翻番,实施投转注348口井,年均由35口井增至70口井,自然递减率由16.9%下降到9.3%。数字背后,是老油田稳产根基的日益牢固。
精准改革:
激发活力,凝聚攻坚力量
改革是激发活力的关键。为破解油藏经营难题,临盘采油厂大力推行“五到区块”目标管理改革,打破“行政单位”壁垒,构建“党委主建、管理区共谋、区块团队主战”的全新运行模式。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战斗。”李法军说,通过将指挥权、考核权下沉,赋予区块长绩效分配、组员选拔等自主权,真正实现权责对等。现在,一切资源围着基层转、区块团队贴近一线干,已成为新常态。
改革系列举措推行以来,全厂超过三分之二的区块实现效益产量正增长,盈亏平衡点降低40元/吨,老油田在新时代焕发“逆增长”活力。
从“碎小低散”到“精雕细琢”,从“依赖新井”到“注水稳产”,从“行政主导”到“区块主战”——临盘采油厂用五年时间,走出一条老油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站在“十四五”收官节点,眺望未来,临盘采油厂将继续以“精耕细作”为核,以“效益开发”为魂,推动老油田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命力。(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孙志惠 白静 郝成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