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郑亚雷)近日,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吴冠吉主任团队成功运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为一位62岁、心脏功能极差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雷先生实施手术,术后患者心脏功能得到根本性改善,现已康复出院,这标志着该院在结构性心脏病微创介入治疗领域已达到区域领先水平。
![]()
生命“发动机”告急 微创手术带来转机
今年9月,雷先生因严重胸闷、气促,劳累后胸痛前往医院就诊。术前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令人担忧,他心脏的“阀门”——主动脉瓣严重钙化、狭窄,瓣口面积仅剩0.8cm²(正常约3 - 4cm²),几乎无法正常开启;心脏射血分数(EF值)低至45%,这意味着心脏这个“发动机”已严重动力不足,且伴有心衰症状。当时,雷先生随时面临猝死的风险。
当被告知需进行外科开胸手术置换瓣膜时,患者家属因担忧外科手术创伤大,拒绝接受开胸手术。面对这一挑战,经开院区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没有退缩,联合超声医学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术前评估。最终,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多学科协作优势,为雷先生制定了创伤小、恢复快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微创手术方案。
“门”通了 “心”强了!术后复查结果喜人
手术进展十分顺利,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术后复查结果显示,患者身体状况改善显著。
最新的心脏超声报告显示,“新阀门”工作状态优良:人工生物瓣膜功能正常,主动脉瓣流速从术前的544cm/s降至215cm/s,压差从术前的118mmHg降至19mmHg,瓣口面积恢复到2.4cm²,血液流通顺畅无阻。
同时,“发动机”动力也得到恢复: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显著提升,射血分数(EF值)从术前的45%提高至52%,达到正常范围。这表明患者最致命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问题已被成功解除,心脏获得了宝贵的喘息和修复机会。术后患者快速康复,充分体现了该院心血管内科在围术期管理及术后康复方面的规范化与高水平。
技术引领 为高危心脏瓣膜病患者开启“心”希望
据经开院区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吴冠吉主任介绍,TAVI技术作为国际领先的微创介入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它无需开胸,仅通过血管穿刺就能完成瓣膜置入,极大地为高龄、高危、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提供了生存的希望。
本例复杂高危手术的成功实施,再次彰显了西安市中心医院经开院区心血管内科在心脏介入领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强大的团队协作精神。未来,团队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攀登技术高峰,为更多心脏瓣膜病患者守护“心”健康,点燃“心”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