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金秋十月,驶入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自驾天堂·木兰围场”的精品旅游线路,一幅流动的秋日画卷在车轮前徐徐展开。远山层林尽染,色彩交织如巨幅油画;路旁不时可见“天幕”帐篷与原木座椅点缀其间,与金黄的草甸、苍翠的松林相映成趣,勾勒出一派诗意栖居的旅途风景。
姜家店乡庙子沟村,这个紧邻塞罕坝“一棵松”的“京津冀北极村”,刚刚在国庆中秋假期,凭借“松”系列文旅特色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松间民宿”实现住宿收入2.39万元,配套“松果咖啡”销售200余杯,“松页餐厅”收入7600元,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颗松”。
庙子沟村的美丽蜕变,始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扎根生长,成于党建引领下的产业创新。庙子沟村地理上紧邻“一棵松”,当地深入挖掘“松”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在生态环境部定点帮扶及省、市文旅部门指导下,庙子沟村整合盘活村民闲置资源,建成游客中心、星空营地及标准化民宿45处,在党组织引领下,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累计清理垃圾4000立方米,增建小游园、小果园、小菜园45个,绿化植树6000余株,为乡村文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底。
2023年,庙子沟村党支部吸纳13家脱贫户、10家普通农户成立北极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以“党支部+旅游公司+农户”模式发展乡村旅游民宿,成功打造“候鸟式”康养新模式,吸引老年群体长期康养,有效填补淡季客源缺口,当年村集体收入超过20万元。
今年,庙子沟村创新引入“松”品牌体系:“松间民宿”依托自然风貌,提供差异化旅居体验;“松果咖啡”建成首家特色“村咖”;“松页餐厅”深度融合满蒙饮食文化。“我们不只是卖房间,更是推广一种松间慢生活。”庙子沟村相关负责人冯常艳介绍,通过打造统一的“松”系列文旅品牌,建立标准化体系,持续优化产业运营方式,保证服务品质。
随着“自驾天堂·木兰围场”旅游精品线路“出圈”,“松”系列文旅产业在围场乡村振兴示范带8个乡镇村开花结果。在御道口镇,松间别院与美墅假期成为承接乌兰布统游客住宿的重要补充选择,在棋盘山镇,“8天满房”“一房难求”,各点位总营收超过12万元。同时,广泛带动生态产品“走出”围场,品牌的魅力迅速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收入,村民通过参与经营、入股分红、就地务工,切实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村集体经济也日益壮大。
一棵松,精神传承;一片松间,产业转型。围场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松”系列文旅品牌从单点突破向集群化、标准化、品牌化升级,将生态优势、文化底蕴转化为发展动能,在绿水青山间绘就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让更多乡村借助文旅产业找到振兴支点,让“松”系列成为围场文旅融合的亮丽名片。(张丹、李晓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