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破界对话:黄建平与赵忠茂引领的风沙治理新思考

0
分享至



当黄沙漫天、天地失色,沙尘暴总能轻易触动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忧虑神经。长久以来,“荒漠化扩张+强风驱动”的认知框架,似乎已成为解读这一自然现象的默认答案。然而,在风沙研究领域,代表权威学术力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建平,与深耕民间实践的生态学者赵忠茂,却围绕沙尘暴的成因、价值与治理,展开了一场跨越认知边界的深度对话——前者以“灾害防控者”的姿态,践行科学改造沙漠之路;后者以“成因颠覆者”的角色,提出顺应自然保护沙漠之念。这场论争不仅打破了单一研究范式的桎梏,更指引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寻生态治理的“第三条道路”。

权威视角:以科学之力筑牢风沙防线

作为扎根西北沙尘研究二十余载的领军者,黄建平院士依托兰州大学顶尖科研平台,以全球气候系统为观测坐标,构建起一套系统、严谨的风沙研究体系。在他的认知框架中,沙尘暴绝非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对人类社会构成多重威胁的环境灾害,其治理核心在于“科学改造、主动防控”。

从成因解析来看,黄建平院士团队通过长期数据观测与模型推演,明确指出气候环流异常是沙尘暴远距离传输的关键引擎。全球变暖打破了大气环流的稳定格局,极端大风天气频次显著增加,将蒙古国等境外沙源地的沙尘卷入高空,形成跨境输送的“沙尘走廊”,这成为影响我国北方沙尘天气的重要源头。基于这一科学判断,他高度肯定“三北”防护林等重大生态工程的战略价值——通过人工造林、灌木固沙、草方格铺设等技术手段,我国北方沙尘天气发生频次已减少40%,沙尘强度明显减弱,用实证数据证明了科学改造沙漠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在黄建平院士看来,沙尘暴的“有害性”体现在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多维度冲击:它污染空气质量,导致PM10浓度飙升,诱发呼吸道疾病;它覆盖农田,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生长;它遮蔽交通视线,威胁公路、铁路与航空安全。因此,风沙治理不能停留在被动应对层面,而需构建“技术干预+国际协作”的双重防线:一方面持续优化固沙技术,提升局部区域的防风固沙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与蒙古国等沙源地国家的合作,推动跨境沙源治理,从源头减少沙尘生成。这种以人类社会利益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治理思路,为我国风沙防控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指引。

民间实践:以自然之理重构风沙认知

与黄建平院士的权威视角不同,长期扎根沙漠腹地的民间生态学者赵忠茂,以“田野观测者”的身份,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研究路径。他不仅挑战了传统的沙尘暴成因认知,更在治理理念上与权威观点形成鲜明对比,其核心主张可概括为“颠覆成因、保护沙漠”。

赵忠茂的研究突破,始于对沙尘暴初始动力的重新发现。他摒弃了“强风+荒漠化”的单一成因论,通过近十年在腾格里、巴丹吉林等沙漠的野外观测,提出了一个颠覆性观点:沙漠昼夜温差引发的局地热力环流,才是沙尘暴启动的“第一推动力”。在他的观测记录中,沙漠地区白天地表温度可达60℃以上,夜晚则骤降至0℃以下,巨大的温差形成强烈的空气对流,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将地表沙尘扬起,形成局部小规模沙尘,为后续大规模沙尘天气提供了“初始沙尘库”与“动力源”。这一发现彻底打破了“沙尘暴完全由人类活动导致”的认知误区,揭示出其背后深刻的自然规律。

基于对成因的重新解读,赵忠茂进一步提出“沙漠是自然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核心观点,反对将沙尘暴简单定义为“灾害”。他通过研究发现,沙尘暴在全球生态循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携带的矿物质粉尘在高空与云层相互作用,促进雷电形成,调节区域气候;其沉降的沙尘能为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补充土壤养分,改善局部土壤结构;甚至能通过影响大气气溶胶分布,间接调节地表温度,维持区域气候平衡。在他看来,传统的草方格固沙、大规模植树等“改造”手段,虽能在短期内遏制沙尘扩散,却破坏了沙漠固有的热力环流与水文平衡——人工植被改变了地表温度与湿度,阻断了局地空气对流,进而影响整个沙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最终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生态问题。

因此,赵忠茂倡导的风沙治理路径,并非“对抗沙漠”,而是“顺应自然”:尊重沙漠的生态规律,减少不必要的人工干预,保护沙漠作为自然系统的完整性。他认为,人类应从“沙漠改造者”转变为“沙漠守护者”,在不破坏沙漠固有生态的前提下,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限制过度开发等方式,实现与沙漠的和谐共生。这种源于民间实践、以自然规律为核心的认知,为风沙研究注入了全新的视角与活力。

认知分野:一场关于生态治理的深度对话

黄建平院士与赵忠茂的观点差异,绝非简单的“学术之争”,而是源于身份背景、认知逻辑与治理目标的全面分野,这种分野深刻反映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两种核心思路。

从研究基础与身份定位来看,黄建平院士代表的权威学术力量,以科研机构为依托,注重数据的系统性、模型的严谨性与结论的学术认可度,研究聚焦宏观尺度的气候规律与灾害防控,旨在为国家生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而赵忠茂代表的民间实践力量,以田野观测为核心,强调经验的真实性、现象的直观性与结论的创新性,研究聚焦微观尺度的生态机制与自然价值,更关注沙漠生态系统的原生状态。前者的研究经得住学术评议的严格检验,具有主流科学性;后者的观点虽突破传统框架,但论证过程与数据支撑仍需更多学术验证。

从核心认知与价值判断来看,二者的分歧更为明显。黄建平院士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将沙尘暴定性为“需防控的灾害”,价值判断围绕其对人类社会的负面影响展开,认为治理的核心是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类生存发展;赵忠茂则从“生态中心主义”出发,将沙尘暴视为“自然循环的必要环节”,价值判断聚焦其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反对将“人类利益”作为衡量自然现象的唯一标准。这种价值取向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二者对“沙漠”的态度——前者将沙漠视为“需要改造的对象”,后者将沙漠视为“需要保护的伙伴”。

从治理路径与实践方向来看,这种分野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指南。黄建平院士主张“主动干预”,通过技术手段改造沙漠环境,如扩大防护林面积、优化固沙技术、推动跨境合作等,以“人控自然”的思路实现灾害防控;赵忠茂则主张“被动顺应”,通过减少人工干预保护沙漠生态,如划定沙漠自然保护区、限制大规模工程建设、尊重沙漠热力环流规律等,以“人与自然共生”的思路实现生态平衡。两种路径看似对立,却各自指向生态治理的重要维度。

认知融合:探寻生态治理的“第三条道路”

黄建平院士与赵忠茂的观点对立,并非生态治理的“单选题”,反而为我们提供了更完整的认知图景——前者提醒我们,人类必须运用智慧与技术应对生态威胁,保障自身生存发展;后者警示我们,人类不能忽视自然规律的力量,过度干预终将引发反噬。真正的生态治理智慧,在于超越“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构建一条融合二者优势的“第三条道路”。

这条道路,首先体现在宏观战略与微观机制的深度结合。黄建平院士团队构建的全球气候模型与跨境治理框架,为风沙治理提供了“战略地图”,让我们看清大尺度的沙尘传输路径与气候背景;赵忠茂发现的局地热力环流机制,则为风沙治理提供了“战术说明书”,让我们了解微观尺度的沙尘启动原理。未来的风沙研究,应将二者有机融合:在规划防护林工程时,不仅要考虑防风固沙的宏观效果,更要评估林带对区域热力环流、水文平衡的微观影响,通过精细化设计减少生态副作用;在开展沙漠观测时,不仅要记录局地的生态现象,更要将其置于全球气候系统中分析,提升研究结论的宏观价值。这种“宏观指引+微观优化”的思路,能让风沙治理既具战略高度,又显实践温度。

这条道路,其次体现在治理目标从“消灭沙尘”到“风险管理”的转变。承认沙尘暴的自然属性与生态价值,意味着“彻底消灭沙尘”既不现实,也不必要——过度阻断沙尘传输,可能打破区域气候平衡与土壤养分循环,引发连锁生态问题。因此,风沙治理的目标应调整为“风险管理”:在人口密集区、交通干线、农业主产区等“关键区域”,采纳黄建平院士的“主动干预”思路,建设高标准防护林、推广高效固沙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沙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在沙漠腹地、生态敏感区等“非关键区域”,采纳赵忠茂的“被动顺应”思路,划定自然保护区,减少人工干预,让沙漠生态系统保持原生状态。这种“点上防控、面上保护”的差异化策略,既能保障人类利益,又能维护自然平衡,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双赢。

这条道路,还体现在知识生产体系的开放与包容。赵忠茂的研究案例证明,民间实践智慧是生态科学的重要补充——许多源于田野的直观发现,往往能突破传统学术框架的束缚,为科学研究注入新活力。未来的风沙研究,需要构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对话平台:权威科研机构应主动吸纳民间学者的观测数据与创新观点,用严谨的学术方法验证其科学性;民间学者也应积极融入学术体系,提升研究的规范性与系统性。这种“权威引领+民间补充”的知识生产模式,能让风沙研究更具全面性与创新性,推动生态科学不断突破边界。

结语:在敬畏与行动中走向生态治理新未来

当我们解构风沙,本质上是在解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我们既不能像“征服者”一样,妄图用技术手段完全掌控自然;也不能像“旁观者”一样,放弃对生态威胁的主动应对。黄建平院士的“改造”思路,彰显了人类面对生态挑战的勇气与智慧;赵忠茂的“保护”理念,蕴含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尊重。二者共同构成了生态治理的“两极”,而真正的进步,就在于在这“两极”之间找到动态平衡。

这场关于风沙的论争,早已超越了“沙尘暴成因”的学术范畴,成为人类反思生态治理理念的重要契机。它提醒我们:生态治理不是一场“对抗自然”的战争,而是一场“理解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对话;不是一次“一劳永逸”的行动,而是一个“持续探索、动态调整、不断优化”的过程。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这种对话与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的生态治理,需要我们既懂得“有所作为”——在生态威胁面前,运用科学技术构建防护屏障,保障人类文明的存续;也深谙“有所不为”——在自然规律面前,保持敬畏之心,为生态系统留下足够的自我调节空间。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风沙治理中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在生态保护中推动“文明与自然共进”,最终走向一个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生态未来。而这场关于风沙的论争,也将成为这一进程中最珍贵的思想财富,指引我们在敬畏与行动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61岁大爷糖尿病恶化去世,从不饮酒!警示:只因早上爱做4件事!

61岁大爷糖尿病恶化去世,从不饮酒!警示:只因早上爱做4件事!

朗威游戏说
2025-11-03 11:43:33
勇士118-107太阳 球员评价:3人优秀,7人及格,桑托斯崩盘

勇士118-107太阳 球员评价:3人优秀,7人及格,桑托斯崩盘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5 13:39:10
欧豪的“获奖感言”在全网火了,马思纯说过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欧豪的“获奖感言”在全网火了,马思纯说过的话,终于有人信了

小偀说故事
2025-11-05 07:26:17
克莱生涯最差赛季!独行侠想弃用却没替代者,阵容畸形陷死循环

克莱生涯最差赛季!独行侠想弃用却没替代者,阵容畸形陷死循环

夜白侃球
2025-11-05 11:09:07
带小三产检后续:男方发朋友圈道歉,称已从律所辞职,恐将办离婚

带小三产检后续:男方发朋友圈道歉,称已从律所辞职,恐将办离婚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3 16:32:01
学医后才知道,保护心血管最好的运动,不是慢跑快走,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知道,保护心血管最好的运动,不是慢跑快走,而是这个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4 08:27:58
你只是来体验生命的,不是来害怕的

你只是来体验生命的,不是来害怕的

青苹果sht
2025-11-01 05:52:54
炸裂,所有澳大利亚家庭每天将享受三小时免费电力

炸裂,所有澳大利亚家庭每天将享受三小时免费电力

视知产研院
2025-11-04 14:11:49
安世承认:不知中方何时放行

安世承认:不知中方何时放行

观察者网
2025-11-05 11:10:17
赖清德“检阅”坦克部队,学日本人点头,妄言用“地表最强”拒统

赖清德“检阅”坦克部队,学日本人点头,妄言用“地表最强”拒统

阿龙聊军事
2025-11-04 20:00:05
官媒发文,王虹再破天花板,让韦神和整个学术圈都“沉默”了

官媒发文,王虹再破天花板,让韦神和整个学术圈都“沉默”了

晓劗就是我
2025-11-04 07:09:39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冰点历史
2025-07-15 09:33:13
哈马斯的坑道是怎么建造的?谁资助的?

哈马斯的坑道是怎么建造的?谁资助的?

以色列计划Pro
2025-11-05 07:06:49
国务院空降地方任职!他们任省委常委

国务院空降地方任职!他们任省委常委

上观新闻
2025-11-04 20:29:04
波克罗夫斯克尸横遍野!小泽要求军官诚实,俄军换将疑为不实信息

波克罗夫斯克尸横遍野!小泽要求军官诚实,俄军换将疑为不实信息

鹰眼Defence
2025-11-04 18:01:46
炸裂!曼联痛下决心:7000万先生免费送!

炸裂!曼联痛下决心:7000万先生免费送!

澜归序
2025-11-05 11:29:27
卧铺被印度人占了睡,因快下车没有叫醒,女子:无需上升对立

卧铺被印度人占了睡,因快下车没有叫醒,女子:无需上升对立

格斗社
2025-11-05 13:20:55
一篇文章告诉你:国产 GPU 背后的技术和商业路线异同

一篇文章告诉你:国产 GPU 背后的技术和商业路线异同

硅星人
2025-11-04 11:58:52
秦雯录音风波升级:曝老公名下关联9家公司,5家已注销,4家存续

秦雯录音风波升级:曝老公名下关联9家公司,5家已注销,4家存续

小徐讲八卦
2025-11-05 12:42:10
特斯拉撞死一头百斤野猪,交警判定司机需承担全责,车辆维修费2.3万元

特斯拉撞死一头百斤野猪,交警判定司机需承担全责,车辆维修费2.3万元

环球网资讯
2025-11-04 15:45:04
2025-11-05 14:12:49
环境保护志愿者
环境保护志愿者
在日复一日的疏忽里蔓延
99文章数 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美国上演极致"流氓外交" 让西方媒体目瞪口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美国上演极致"流氓外交" 让西方媒体目瞪口呆

体育要闻

开拓者的11号签,变成了灰熊未来核心?

娱乐要闻

王家卫事件再次升级,可怜了这些明星

财经要闻

中方官宣!对美关税,调整!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投票在即,大股东反对

汽车要闻

首家"A+H"豪华新能源车企 赛力斯登陆港交所主板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房产
旅游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中考语文命题病历:第14例|2025年北京卷默写——诊断:刁难学生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房产要闻

10亿网签官宣!中海|南海·叁號院刷爆海口楼市记录,新品加推在即!

旅游要闻

恢复电子签证,菲律宾旅游业期待找回“丢失的中国市场份额”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