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近期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发生剧烈震荡,巴西与中国之间的供需关系出现戏剧性逆转。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美国大豆暂停对华出口,中国原本计划大幅增加从巴西的进口量以弥补缺口。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部分巴西供应商趁机抬高报价试图攫取超额利润,此举迅速引发中方采购方的强烈反应——他们毫不犹豫地转向阿根廷市场,并在短时间内取消了原定交付的130万吨巴西大豆订单。这一举动让巴西本已敲定的巨额交易瞬间化为泡影,连带当地种植户也陷入深深的懊悔之中。
![]()
运气并不是全部实力
这场变局的导火索源于中美之间的关税争端。受政策影响,美国大豆暂时退出中国市场的主要供应序列,这为巴西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巴方迅速填补空缺,一跃成为中国大豆进口的最大来源国,订单数量呈爆发式增长。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采购需求,一些巴西出口商的心态悄然发生变化。他们开始误判形势,认为中国别无选择,只能依赖其供应,从而滋生出强烈的议价自信。
![]()
这种过度自信使部分卖家将手头的大豆库存视作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仿佛掌握了对中国市场的绝对话语权。但他们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早已深度参与南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非被动接受者。
为了提升巴西大豆的物流效率,中国此前曾投入大量资金协助修建仓储中心、铁路网络以及港口装卸系统。
![]()
这些项目本是基于互利原则推动的跨国合作,旨在降低整体供应链成本。但在某些巴西商人眼中,这些投资却被曲解为中国“离不开”本地供应的表现,甚至被视为可用来施压的筹码。
于是,一场蓄意推高的价格博弈悄然展开。出口商不再满足于合理利润空间,转而追求短期暴利,纷纷上调报价。在巴拉那瓜港,每吨大豆的成交价竟比美国墨西哥湾同类产品高出66.1美元。
![]()
这一溢价水平创下近四年来的峰值纪录。进入10月上旬,部分企业的升水报价进一步飙升至每蒲式耳270美分,相当于每27公斤大豆额外加价数美元,累计差价极为惊人。
更甚者,巴西部分持有库存的企业采取“捂盘惜售”策略,在收获季尾声仍保留约四分之一的未售出库存,意图等待中美矛盾升级,进一步拉高国际价格后再集中抛售。
![]()
他们幻想自己已掌控全局,即便中国采购团队亲赴谈判现场,巴西方面依旧态度强硬,毫无妥协迹象,表现出典型的卖方主导姿态。
可惜他们忽略了荷兰合作银行分析师早前发出的警示:当前巴西大豆的溢价已逼近极限,若计入美国的运输与关税成本,其到岸价与其他产地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
遗憾的是,沉浸在市场优势幻觉中的出口商未能及时警醒。事后有巴西豆农痛心疾首地表示:“本以为能借机大赚一笔,结果现在豆子积压在仓库卖不出去。要是当时按正常节奏出货,全年销售目标早就完成了。”
买家有本明白账
面对巴西方面的强势姿态,外界一度猜测中国或将陷入被动局面。但实际上,中方决策层始终掌握着清晰的战略蓝图。
![]()
作为全球最大大豆消费国,中国的采购逻辑核心并非追逐最低单价,而是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保障国内压榨企业持续运转、避免断供风险,才是首要任务。
为此,中国长期推行多元化采购战略,即“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虽然巴西占据主要份额,但阿根廷、美国、乌拉圭等国也被纳入常态化补充渠道,形成动态平衡的供应体系。
![]()
这一机制本质上是一种供应链风险对冲设计,意味着任何单一来源若试图挑战中方的底线——无论是供应量还是价格控制——都将面临被迅速替换的风险。
当与巴西的价格磋商陷入僵持时,中国采购部门并未慌乱,而是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用预设替代方案,整个过程流畅高效,充分体现了预案成熟度。
![]()
此时,阿根廷提供的条件恰好契合中方需求。数据分析显示,若从阿根廷进口大豆进行加工,综合利润可达每吨近200元人民币。
相较之下,巴西畸高的升水报价显得极不具竞争力。而阿根廷出口报价仅比芝加哥期货基准价高出约2美元/吨,性价比优势一目了然。
![]()
因此,中方决策果断迅速。消息公布后仅两天,便敲定了总计130万吨的新订单:首日签约10艘货轮,次日追加10艘,行动迅捷有力。
这批货物规模约占中国月均大豆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且计划于11月装船发运,正好覆盖当年11月至次年1月的关键补库窗口期。
![]()
此次操作不仅有效缓解了潜在的原料短缺压力,同时也向国际市场传递出明确信号:中国不会容忍任何供应商滥用市场地位牟取不当利益。
阿根廷成功替代巴西
就在巴西出口商仍陶醉于所谓“大豆霸权”的错觉中,一个意想不到的变量突然浮现——这个变量正是阿根廷。
![]()
转折点出现在9月22日,阿根廷政府宣布实施一项临时性财政激励措施:暂停征收谷物出口预扣税。
针对大豆品类,出口税率由原先高达26%直接下调至零。尽管该政策有效期仅为一个月,截止到10月31日,但它立即重塑了南美地区的成本结构与贸易流向。
![]()
![]()
这项政策犹如一把精准开启市场闸门的钥匙,为中国买家提供了一个极具操作性的替代路径。在全球范围内,具备大规模稳定供应能力的大豆产区本就有限,而阿根廷正是中国“多源采购”战略中的关键备选节点。
更重要的是,阿方减税的时间点与中国第四季度补库存周期高度重合,使得订单转移不仅具备经济合理性,也在执行层面实现了无缝衔接。
![]()
正是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往年同期由中国流向美国的1200万至1300万吨大豆订单出现巨大真空。这一变化成就了巴西的短暂繁荣,却也让其产生了致命的战略误判。
他们误以为自己已成为唯一选项,却未意识到:当某一传统供应方退出舞台时,全球市场的流动性反而增强,买方的调配空间也随之扩大。
![]()
而阿根廷此次的税收调整,恰恰激活了这一被压抑的灵活性,彻底打破了巴西的垄断幻想,用事实证明:在这个高度联动的全球市场上,没有任何供应方真正不可替代。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