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雷什金这周一(当地时间)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峰会上,扔下了一个重磅炸弹。他说,西欧那帮老牌强国,正“积极准备与俄罗斯发生冲突”。
这话分量可不轻。情报头子说话,向来不会空穴来风。他给出的理由也很有意思,直指要害:根源在于西欧那帮精英,打心底里“难以接受单极世界秩序的终结”。
说白了,就是以前美国领着他们“躺赢”的日子快到头了,世界要变天,要走向“多极化”,他们不适应,也不甘心。
不甘心怎么办?纳雷什金点名了几位“鹰派”代表,比如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还有欧盟那个特爱放狠话的外交官卡拉斯。他说,这几位能想出的唯一“解决方案”,就是拼命煽动“恐俄情绪”,然后“加速增强欧洲军事潜力,且重点是针对与俄罗斯的大规模武装冲突”。
![]()
这可不是光动动嘴皮子。欧洲这次是真金白银地在“备战”。
自打2022年乌克兰冲突升级,欧盟的军费开支就跟坐了火箭似的。咱们来看一组最新的数据:
欧盟各国已经达成共识,到2030年,要一口气划拨8000亿欧元(约合9370亿美元)用来搞国防。
8000亿欧元是什么概念?这笔钱要是砸下去,欧洲的军火库得填满多少好东西。
咱们看几个“领头羊”的动作,就知道这股风有多猛。
先看德国。德国人一向“抠门”,尤其是在军费上。但现在,德国总理默茨大手一挥,2023年就把国防预算顶到了GDP的2.1%,这是三十年来头一回“超标”。他们砸了300亿欧元,一口气订了35架F-35隐形战机,还有60架CH-47F重型直升机。德国国防部的白皮书写得特直白:这不是“补课”,这是“预习下一场考试”。
![]()
再看法国。马克龙也不含糊。他1月份就宣布,新一代核潜艇的预算再涨23%,还把ASN4G超音速核导弹的研发进度往前猛推了两年。法国这是在明白无误地告诉所有人:欧洲的“核保险”,不能全指望美国,他们自己手里也得有“王炸”。
布鲁塞尔那边,欧盟总部干脆把“抱团造枪炮”写进了法律。7月份通过的《欧洲国防工业强化法案》规定,从2025年起,成员国四成的军备预算,必须买“欧洲货”。
还不只是花钱。北约的动作更吓人。
2024年2月那场代号“坚定捍卫者”的大演习,出动了整整9万人、上千辆战车、50艘舰艇,直接摆在了波兰和白俄罗斯的家门口。演习的假想敌是谁?白纸黑字写着:“应对俄对北约领土的攻击”。
这是冷战结束以来,北约搞的最大规模的一次实兵演练。说白了,就是把“抗俄”从PPT上的方案,变成了野战帐篷里的作战指令。
![]()
面对欧洲这套“氪金”加“军演”的组合拳,莫斯科能没反应吗?
俄罗斯的回应简单粗暴,就是“你加码,我加倍”。
第一招,8月份直接在“飞地”加里宁格勒部署了“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这玩意儿10分钟就能打到柏林,德国新买的F-35还在跑道上,可能警报就响了。
第二招,9月份和白俄罗斯签了“核共享”的最终文本。理论上,明斯克也能“借用”俄罗斯的战术核弹,给北约的东翼又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核雾霾”。
第三招,重启莫斯科军区,新编了3个摩托化步兵师,把对着波罗的海三国的“口袋”又扎紧了一圈。
你看,双方你来我往,军备竞赛的火药味是不是越来越浓了?
俄罗斯外交部的发言人扎哈罗娃,那位“铁娘子”,周一也开炮了。她直言不讳地指责西欧正“竭尽全力”升级乌克兰冲突,说欧盟这帮“非专业”的领导层,根本不了解自己这些动作会引发多么严重的后果。
![]()
扎哈罗娃的话很冲,但她点出了一个事实:局势正在失控。
但最有意思的,也是这次纳雷什金爆料的“核心猛料”,还不是这些。
纳雷什金说,欧洲这帮精英一边疯狂地推动重新武装、扩大军事生产、用反俄宣传给老百姓“洗脑”;另一边,他们自己心里却在打鼓,而且是打两个大鼓。
第一个鼓:兵从哪儿来?
纳雷什金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西欧各国国内,“普遍存在对统治精英的冷漠与不满,年轻人中尤为明显”。
这话翻译过来就是:欧洲的年轻人也“躺平”了。你精英们喊着“保卫欧洲”,可年轻人觉得“关我屁事”。高福利、低生育率、社会撕裂,导致各国首都的征兵站门可罗雀,根本招不到足够数量、身心条件都合格的兵员去补充武装部队。
![]()
你造再多的F-35,再多的豹2坦克,没人开怎么办?这不就是个“铁疙瘩”?
第二个鼓,也是最要命的:美国大哥会来救我吗?
这才是这篇文章标题的“灵魂”所在。
纳雷什金强调:“布鲁塞尔、巴黎和柏林方面同样不确定,若与俄罗斯爆发战争,华盛顿是否会履行《华盛顿条约》第五条规定的北约集体防御义务。”
《华盛顿条约》第五条,就是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简单说就是“打我一个,等于打我全体”。这是冷战时期欧洲敢跟苏联叫板的“定海神针”。
可现在,欧洲人自己都不信这根“神针”了。
为什么不信?大家想想这几年美国干的事。从阿富汗“喀布尔时刻”的仓皇撤军,到“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再到美国国内政治的极度撕裂……欧洲人看在眼里,寒在心里。
他们害怕,万一哪天真的擦枪走火,电话打到白宫,接电话的美国总统会不会说:“欧洲的事务,欧洲人自己解决”?
![]()
纳雷什金补了一刀,说欧盟心里跟明镜似的,要是没有美国的参与,任何想要获得对俄战略优势的希望,都是“不切实际”的。
这下大家看明白了吧?
欧洲正陷入一个极其尴尬且危险的“安全困境”。
一方面,他们因为不信任美国了,所以必须自己“强军备战”,这8000亿欧元,既是“防俄费”,更是“防美脱钩保险费”。
另一方面,他们这种疯狂的“强军备战”(在莫斯科看来就是“战争准备”),又在疯狂地刺激俄罗斯,逼得俄罗斯也跟着亮“匕首”、亮“核弹”,把冲突的引信越调越短。
欧洲就像一个战战兢兢的“中产”,发现自己的保安(美国)可能要辞职了,于是赶紧自己买枪、装防盗门(扩军)。结果,邻居(俄罗斯)一看,你买这么多枪干嘛?于是邻居也把猎枪扛了出来。
![]()
双方都在“秀肌肉”,双方都觉得对方“威胁”到了自己,双方的戒备心都在拉满。
纳雷什金在撒马尔罕那场峰会上,其实也说了一句“降温”的话。他强调,必须尽一切努力,确保向多极世界的转变“不会像历史上以往时期那样,伴随一场大规模战争”。
这既是警告,也是提醒。
欧洲大陆的安全局势,现在就是这么个不确定的状态。一边是高达8000亿欧元的军费计划,一边是对美国是否会“出手相救”的深深疑虑。
这场由俄罗斯情报头子揭开的“备战”大戏,暴露了欧洲的色厉内荏:他们有钱造炮,却没信心扣动扳机;他们有胆子挑衅,却没底气独自面对后果。这才是2025年秋天,欧洲安全局势最真实的写照。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