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清晨打开电脑,你是否习惯性地点开 Chrome(一种广为人知的浏览器)?无论是查阅资料、浏览新闻,还是处理工作邮件,这款占据全球浏览器市场 71% 份额的应用早已成为无数人的默认选择。
- 然而最近,OpenAI 突然宣布推出自家研发的 AI 浏览器 Atlas,直接将目标锁定在谷歌的核心产品线上。这一举动,仿佛是在平静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 更令人意外的是,传闻 OpenAI 曾考虑过收购 Chrome 本身,如今却选择亲自打造新工具,显然已下定决心与科技巨头正面交锋。
![]()
- 这场正在上演的技术较量,究竟有没有能力撼动谷歌长久以来的主导地位?又将如何重塑我们日常上网的方式?
- 回想一下你使用浏览器的场景:想让 AI 快速提炼一篇学术论文的重点,却不得不先复制全文,再切换到另一个窗口粘贴进对话框。
- 撰写项目提案时希望优化语句表达,又要反复跳转至第三方写作助手;甚至记不清三天前看过哪家公司的招聘要求,只能一页页翻找历史记录。
![]()
- 这些频繁的页面切换和操作中断,正是传统浏览体验中最让人头疼的问题——AI 工具与网页环境彼此割裂,无法协同运作。
- 而 OpenAI 推出 Atlas 的核心目的,正是为了解决这种割裂感。更重要的是,它意图借此争夺互联网入口的控制权,挑战谷歌多年建立的生态壁垒。
- 要知道,Chrome 不只是一个访问网站的通道,其背后连接着谷歌搜索、广告系统、Gmail 和云端服务等庞大体系。掌握 71% 的用户流量,意味着谷歌几乎掌控了数字世界的“主干道”,而 Atlas 的出现,则像是在它的地盘上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
- Atlas 在发布后立即开放试用,并未采取“仅限付费用户”的策略,所有 ChatGPT 用户均可接入,包括基础版免费账户也未被排除在外。
- 目前该浏览器仅支持 macOS 系统,Windows、iOS 及安卓平台版本尚处于开发阶段,预计将在后续逐步上线。因此,想要体验新功能前需确认设备兼容性。
- 从技术架构来看,Atlas 的设计理念清晰明了:底层基于 Chromium 开源项目构建——这正是由谷歌主导开发的浏览器内核,相当于继承了成熟稳定的工程基础。
![]()
- 但关键区别在于,它把 OpenAI 自研的 AI 能力深度嵌入其中,使整个浏览过程具备智能理解与主动响应的能力,从而与传统浏览器拉开本质差距。
- 实际使用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操作流程的高度整合。当你停留在任意网页时,只需点击右上角的“询问 ChatGPT”按钮,侧边栏便会即时弹出。
- 无论是请求总结当前页面内容、翻译一段外文说明,还是提问“这个统计图表反映了什么趋势”,都可以在同一界面完成,无需离开当前上下文。
![]()
- 另一个实用功能是“光标聊天”。例如你在填写简历或起草报告时,选中某段文字并触发指令,ChatGPT 就能在原位置提供改写建议。
- 修改完成后可直接采纳结果,省去复制粘贴来回切换的繁琐步骤,极大提升了内容创作效率,尤其适合需要高频输出文本的专业人士。
![]()
- 为了让 AI 更好地理解用户意图,Atlas 引入了双重记忆机制。第一种是延续自 ChatGPT 的对话记忆,能够调取你过往与 AI 的交流记录。
- 比如昨天你曾咨询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动向,今天浏览相关资讯时,AI 会自动关联此前讨论背景,避免重复解释前提条件。
![]()
- 第二种则是新增的“浏览器记忆”功能,属于可选项。一旦开启,AI 将记录你访问过的站点以及在页面上的具体行为轨迹。
- 举例来说,如果你上周浏览了五家科技企业的职位信息,现在只需对 AI 说:“帮我分析这些岗位的共性要求”,它就能从记忆中提取相关内容进行归纳,不再需要手动查找原始链接。
- 这项功能完全由用户掌控:设置界面可查看所有存储条目,支持逐条删除;若不想让 AI 获取当前页面数据,点击地址栏即可临时关闭追踪;清除浏览历史的同时,对应的记忆数据也会同步销毁,确保隐私安全无遗漏。
![]()
-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Atlas 首次将 ChatGPT 的代理功能全面集成进浏览器环境中。虽然该能力早在今年 7 月就已亮相,但此次是首次实现与浏览场景深度融合。
- 简而言之,这项功能赋予 AI 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例如你上传一份烘焙食谱,AI 能自主识别所需原料,前往电商平台搜索商品,加入购物车,甚至预填收货地址。
- 工作中,若你下达“整理竞品近期融资动态”的指令,AI 会主动打开财经新闻、行业数据库和公司公告,抓取关键信息生成摘要报告,全程无需你手动跳转平台。
![]()
- OpenAI 展示的一个典型场景令人印象深刻:用户提出“周末想去杭州玩两天,预算2000元,希望住在西湖附近”。
- AI 随即检索西湖周边酒店资源,综合比对价格、评分与距离因素,筛选出两家符合标准的住宿选项;同时查询景区开放时间、交通接驳方式,并最终输出一份完整的行程安排表。
- 整个流程均在浏览器内部闭环完成,彻底摆脱了以往需频繁切换携程、高德地图等应用的困扰。
![]()
- 当然,随着 AI 权限的扩大,潜在风险也随之浮现。OpenAI 明确设置了多重安全保障措施。
- 代理模式禁止执行代码、禁止文件下载,也无法访问操作系统其他区域,防止出现越权操作或恶意行为。
- 当用户进入银行、支付类敏感网站时,代理功能会自动暂停运行,必须经过手动确认才能恢复,以杜绝在金融交易环节发生误判或泄露。

- 官方也坦承,当前代理系统仍处于早期测试阶段,在应对高复杂度任务时可能出现偏差,如误点错误购买链接,或遗漏重要数据点。
- 此外,某些网页或电子邮件中可能隐藏诱导性指令,试图操控 AI 进行非授权操作,甚至窃取登录凭证。
- 尽管团队已完成数千小时的红队攻防演练,并部署了实时监控防护机制,但仍无法做到百分之百防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仍需保持警惕。
![]()
- Atlas 能达到如此高度,离不开背后强大的研发团队支撑。这支队伍汇聚了多位曾在顶尖科技企业担任要职的技术专家。
- 发布会上与 CEO 山姆・奥特曼同台亮相的本・古德格,曾长期任职于火狐和谷歌 Chrome 团队,是浏览器领域的资深工程师。
![]()
- 他于 2024 年加入 OpenAI 后,直接出任 Atlas 的工程负责人,为产品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根基。
- 除此之外,团队还包括曾在苹果主导用户体验设计的贾斯汀・拉欣,以及谷歌前高级产品经理亚当・弗莱,两人同样在 2024 年加盟。
- 能吸引这批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核心人才齐聚一堂,足见 OpenAI 对 Atlas 战略意义的高度重视,也表明这款产品并非短期尝试,而是经过长期筹备的战略级项目。
![]()
- 随着 OpenAI 正式入局,AI 浏览器领域的格局将迎来深刻变革。过去,谷歌凭借 Chrome 的压倒性市场份额,在行业中几乎没有真正对手。
- 而现在,Atlas 带着 ChatGPT 的强大智能强势登场,势必引发连锁反应。谷歌绝不会袖手旁观,预计将加速为 Chrome 注入更多 AI 特性。
- 可能的方向包括强化内置 AI 助手功能,或将 Gemini 大模型更深层次地融合进浏览流程。不只是谷歌,微软 Edge、初创企业 Perplexity 等竞争者也将加快步伐,力争在新一轮技术竞赛中抢占先机。
-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厂商之间的激烈角逐将推动功能创新和服务优化,未来上网体验有望变得更加流畅高效,打破“一家独大”带来的局限。
- 归根结底,Atlas 并不仅仅是一款新型浏览器,更是 OpenAI 构建下一代互联网生态的关键落子。
- 多年来,谷歌通过 Chrome 牢牢把控着通往网络世界的主要入口,而现在,OpenAI 试图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重构人机交互范式,让“通过对话就能完成上网操作”成为现实。
- 这场科技巨头间的博弈,不仅关乎浏览器市场的未来格局,更将深远影响我们与数字世界互动的根本方式。
- 无论最终谁占据主导地位,当下我们已经看到了改变的可能性:不再被困于繁琐的操作流程,不必依赖单一平台提供的有限服务,AI 正在让上网变得更自然、更智能、更人性化。
- 而这,或许正是技术竞争最值得期待的价值所在:不是为了击败对手,而是为了让每一个使用者都能享受到更优质、更自由的数字生活体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