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一通跨国电话原本该是“灭火”,结果却点燃了一场新的博弈。
荷兰政府本想借“国家安全”之名限制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业务,谁料中方的回应却干脆利落,不接受讨价还价,也不考虑个别例外。
据10月23日消息,安世中国宣布恢复对国内客户供货,但设下一个前所未有的条件,交易必须用人民币结算。
而这场看似技术层面的交锋,其实早已上升到全球供应链与货币体系的较量。
![]()
荷兰触碰中国底线
事情的起点,是荷兰政府近期对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业务进行限制,理由倒是冠冕堂皇,但说到底还是担心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速度太快。
荷兰试图通过政策干预,让这个原本由中国企业控股的半导体公司“收敛一点”。
中国方面的反应并不含糊,商务部直接表态,谈归谈,但这场风暴是荷兰自己挑起来的,那么就应该由荷兰立即纠正做法。
![]()
这种直截了当的态度,其实已经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这类涉及核心科技和国家利益的事情,没有妥协空间。
关键问题在于,荷兰对安世的实际控制力,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强,安世的主要生产和技术环节都在中国,很多关键业务也早已本地化。
换句话说,荷兰即便是在名义上拥有一些权利,但真要“掐断”中国市场,反而可能把整个企业的运营拖进泥潭。
![]()
这正是荷兰方面没有预料到的,他们以为能通过行政手段对企业施压,但没想到的是,安世中国掌握着足够的主动权,甚至能反过来影响整个欧洲的汽车和电子产业链。
毕竟,在当前全球芯片紧张的背景下,任何一家关键企业的调整,都会对下游市场造成连锁反应。
安世中国亮牌
荷兰的限制刚传出来没多久,安世中国就做出了回应,一是恢复供货,二是交易必须用人民币结算。这不是简单的货币转换,而是一次有方向、有目标的策略调整。
![]()
安世过去长期采用美元作为主要结算货币,这也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通用做法,但这次,人民币被明确设定为唯一选项。
背后目的很清晰,就是要减少对外部金融体系的依赖,尤其是规避外部政治因素对正常贸易的干扰。
这种做法无疑会带来不小的变化,对于一些国外买家来说,突然被要求用人民币结算,意味着他们要重新调整自己的采购流程、支付模式,甚至还得考虑如何在本国合法合规地获取人民币。
![]()
这些都不是简单的程序问题,而是实际操作中需要面对的难题。
但安世中国并没有给出太多缓冲时间,也没有留下协商余地,从企业角度看,这是在最大程度上压缩外部风险,把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更大的背景看,这也是中国在推动本币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一种体现。
![]()
值得注意的是,安世中国这一步并不是单打独斗,它的业务布局、客户基础、产业配套都已经比较成熟,完全有条件推动这样的结算方式。
再加上当前不少海外客户本身就面临芯片短缺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只能接受这个新规则。你要货,就得按人家的方式来交易,这种局面正在形成。
![]()
供应链变局下的新博弈
荷兰政府本意是想通过限制安世,对中国的半导体发展施加压力,但没想到,这一举动反而倒逼安世中国加快了自己的战略调整步伐。
从恢复供货到改变结算方式,安世中国的回应看似温和,实则极具针对性。
![]()
它没有使用任何极端手段,也没有拒绝合作,只是换了结算币种,把交易方式从“你定规则”变成“我设条件”。
这在目前全球经济环境下,反而显得更具可操作性。毕竟,企业还得活下去,客户还得拿到货,只要供应链能继续运转,很多人其实愿意接受一些“新规则”。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这种变化背后反映出的是全球产业链格局的变化。
![]()
过去很多关键环节都集中在欧美企业手中,中国企业更多是制造和代工。但现在,像安世这样拥有设计、生产、交付一体化能力的企业越来越多,话语权自然也开始发生转移。
当这些企业选择用人民币结算时,实际上也在推动一种新的贸易秩序。不再是被动接受美元体系的安排,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交易,把人民币一步步推向国际市场。
![]()
这种方式不靠金融政策,而是靠产品和服务本身的吸引力,走得更稳,也更难被外部干扰,而荷兰政府这次的操作,某种程度上正好提供了一个“助推器”。
在整个过程中,市场规则本身成了最有力的反击工具,没有封锁、没有警告,只是换了个交易方式,但效果却比一纸禁令更深远。
主导权悄然发生变化
这场中荷之间的半导体博弈,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关于供应链主导权和货币选择权的较量。
![]()
荷兰本想通过行政干预让中国让步,结果却发现自己反而被边缘化了。而安世中国的决策,也让越来越多的行业观察者意识到,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角色,正在从执行者变成制定者。
人民币结算这件事,也许在短期内对一些客户来说有些麻烦,但从长期看,它正在打破原有的习惯和依赖。
当更多企业开始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整个国际贸易的结构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
![]()
更重要的是,这次调整完全是在市场机制下完成的,没有法律强制,而是企业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的选择。
这种方式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具推广性,你可以不喜欢,但你很难拒绝,尤其是当你的供应链已经被卡住的时候。
对于荷兰来说,这次操作显然是失算的,他们本以为可以用政策干预牵制中国企业,没想到反而加速了对方的独立进程。
![]()
而对中国来说,这其实是一种“不动声色”的胜利。不靠对抗,不走极端,而是通过正常的商业逻辑完成一次战略反转。
在全球供应链日益复杂和敏感的当下,一家企业的结算方式变化,可能就足以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而当越来越多的交易开始用人民币进行,谁在主导交易、谁在主导规则,也就变得越来越清晰了。中荷之间这次交锋,或许只是一个缩影,更新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中国敦促荷兰尽快妥善解决安世半导体问题 直新闻2025-10-22
安世中国恢复对华分销商供货 要求以人民币结算 2025年10月23日 联合早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