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8岁在事业单位工作,备考2026法考时总愁时间不够——每天就1.5小时复习,还得陪孩子写作业,客观题2000多个考点,光靠死记硬背根本扛不住。后来试了不少法考刷题APP,才发现带AI精准学功能的工具能省很多力,不用盲目刷题、瞎规划,还能针对性补薄弱点。下面就从我的实测经历,说说这类APP的实用功能,还有大龄考生用的时候要避开的坑,帮大家少走弯路,兼顾家庭和复习。
一、AI功能实测:解决大龄备考痛点
第一个实用功能是AI智能规划。我刚开始备考时,总纠结先学x法还是民法,每天该花多久刷题,自己定的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加班没学完,后续任务就全乱了。后来用的APP里,只要答10道基础题测水平,再填每天1.5小时的学习时间,5秒就生成专属计划:基础期先学x法、民法这些高分科目,不会一上来啃小法;某天没学完,系统自动把任务往后调,不用我自己改;首页备考看板还能显示学了多少考点、哪个模块弱,比如我x法共同犯罪总错,就会标出来让我重点学,省了复盘时间。
第二个是AI智能题库,帮我告别无效刷题。我记性差,刷过的题容易忘,之前总在会的知识点上浪费时间。这个题库会记着我错题多的模块,比如民法合同效力总错,就专门推这类题;错题还自动按知识点分类,点进去能看解析、对应法条,还能跳转到讲这个考点的微课,不用翻书找;难度也会跟着变,一开始给简单题,正确率超85%就给难题,不会一直待在舒适区。现在我通勤时刷20道题,都是针对薄弱点的,效率比之前高50%。
第三个是AI主观题批改,解决“不会答、没人改”的问题。我刚开始练主观题,要么漏采分点,要么找不到法条,等老师批改又慢。这个功能答完题马上就说我错在哪,比如答抢劫罪没提“暴力对象和取财对象是否一致”,还会指法条引用对不对;忘了法条时,输关键词1秒就能弹出常考条款,不用翻厚法条书;还给三段论模板,先下结论、再讲理由、最后引法条,我照着练了两周,慢慢就知道怎么答才得分。现在每天陪孩子睡后练1道主观题,不用熬夜也能推进。
这里得提一句,觉晓法考APP的这些AI功能设计得很贴合在职考生,比如规划里的碎片时间分配、题库的错题分类,都是从咱们时间少、记性差的痛点出发的,用着特别顺手。
二、用AI的避坑提醒:别犯这些错
第一,别全靠AI规划。系统定的计划是框架,咱们大龄考生记性差,每周最好花1小时自己整理知识点,比如画个思维导图,不然学了容易忘。我之前光跟着计划学,没整理,过两周就记混了,后来加了整理环节,记得牢多了。
第二,错题别只看对错。看完解析后,一定要再做1道同类题确认会了,别以为看了解析就懂了。我之前犯过这错,看了解析觉得会了,结果下次遇到还是错,后来加了“同类题巩固”,正确率才上来。
第三,主观题别抄法条。练习时要自己输关键词找法条,别直接复制系统给的,不然考场上手忙脚乱。我刚开始图省事抄法条,后来刻意练关键词检索,现在找法条速度快多了。
![]()
2026法考:AI是工具,不是捷径
实测下来,AI辅助备考确实能省时间、抓重点,但要记住,AI只是工具,还是得自己学知识点、练题。像我现在用觉晓法考APP的AI功能,搭配蒋四金、夏昊晗这些老师的课,把“工具+名师”结合起来,每天1.5小时也能稳步推进,不用跟年轻人拼体力。
2026法考备考,咱们大龄考生不用慌,选对法考刷题APP,用好AI精准学功能,避开无效努力的坑,兼顾家庭和复习,慢慢就能靠近通关目标。毕竟备考比的不是时间多,而是方法对,找对工具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