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佛学中有一个观点,当一个人有这样的感受,我的皮囊在世相中,但我的神识、念头、意识能够感觉到我和世界是同一整体,那此时的人就是佛。听起来很玄,但其实现实中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比如一群陌生人,在广场上看升国旗,在升旗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很舒服的,看着身边的陌生人都觉得一点都不陌生,虽然互相不认识,但是就是觉得身边的人好像都是自己,那个长得丑也很可爱,那个没洗澡身上散发出奇怪味道的人也不让人觉得讨厌,感觉大家都是一体的,每个人都那么亲切。但是,当升旗仪式结束后,大家纷纷往外走,一家人走在一起了,一小撮人走在一起了,大家开始赶时间开始互相拥挤,整个一群人望着国旗泪流满面的场景后来变成一个一个分散的小团体后,之前那种亲切感就没有了,之前那一刻对身边人的那种亲切感又找不到了。之前升旗的那一刻,感觉大家都是一体的,散场后,原来世界还是那样的,还是分裂的。人的可怜之处就在于,我们来到世间,就注定是一个个体,我们为什么要组建家庭,为什么需要朋友、伴侣、孩子,因为个体太想找到当年圆满的感觉了。
《红楼梦》开篇,女娲炼石补天,为了补天,女娲炼了36501块石头。36500块石头把天补上了,融为一体,却偏偏留下了一块,就是贾宝玉嘴里衔着的那块石头,所以贾宝玉这块石头自怨自艾,每天都在痛苦、纠结。“无才可去补苍天,王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所谓无才可去补苍天,表面上是贾宝玉不善于科举考试,做不了官,只能做个纨绔子弟,然而站在贾宝玉的角度是,一个孤独的我,找不到我价值的所在。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一般人对价值的认知是功成名就、家庭幸福、被人认可、被人看见.....人的一生都在寻找价值,不断在自己身上贴不同的标签,但终有一个时刻会明白,人的价值不是靠从外面给自己贴的各种标签体现。
每一个众生都是孤独的,都是可怜的,都像贾宝玉,都是女娲补天之后留下来的这一块石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整体脱离出来的一个个体,我们这一生或说累生的任务就是让这个个体重新找回道整体当中去。上学的时候,我们觉得学习好是价值,工作了觉得多挣钱是价值,成家后觉得家庭幸福是价值,所有人都在定义价值,但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最大的价值被自己忽略了,就是我们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当下都能自然而然的自在,像刮风下雨一样无所挂碍,六根在若有若无之间运转,不再每天用大脑来安排我们的生活,到这个时候,连价值这个词都没有了,因为价值是我们的大脑想出来的,这才是人生最大的价值。
贾宝玉一生都在追寻,追寻他到底为什么而活。贾父贾母给他的定义是:考好大学、找好工作,传承我们贾家的门风。但贾宝玉认为不对,因为那不是他想要的价值。于是他认为价值在于什么?在于找知心的林妹妹,为什么是林妹妹?因为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不在建立在功名利禄、家庭、孩子这些外物上。因为这些外部更多的是让别人来夸他、赞美他用的。他需要内在的宁静,所以贾宝玉放弃了外在的价值,开始追求内在的价值。跟林黛玉在一块,虽然林黛玉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很作,但贾宝玉就是很在意她,因为只有和林妹妹在一块才能找到内心的那种情感沟通。但是后来,林黛玉死了,为什么死了,表面上是因为肺病,然而真正的原因是太在意了,在意到什么程度,身边有个风吹草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贾宝玉送个吃的,为什么没先给我送?贾宝玉写了首诗,这诗是不是在骂我?贾宝玉说了句话,这话到是不是在评判我跟薛宝钗谁好谁坏人?贾宝玉笑了一下,这个笑容为什么没有对着我......太在意身外的人事物,最终必将导向毁灭,太在意或不在意最终的结果往往没有区别。林妹妹没了,从故事情节来说,贾宝玉肯定伤心难过,这是表象,伤心过后,他也明白了一些事......可惜《红楼梦》原著的后40回我们看不到了,能看到结局是后人续写的,贾宝玉出家了。
人生在世,先是以身外之物为价值,到头来发现身外之物没有价值,于是找知音,结果发现知音也不对,因为知音还是向外求。现实生活中,有些夫妻,一方或者双方在外边还有一个恋爱的对象,无论说出轨也好,婚外情也罢。有一些的人确实是属于贪财好色之徒,但是也有一些人可能是因为现有的情感不幸福,所以想在外边找到那个心灵的伴侣,但是最后找来找去所有关系都成了一锅粥。无论哪段关系,最终两个人即使已经意识到了,我们真正要的不是功名财富,是心灵的沟通,但是如果始终只靠两个人来互相弥补的话,一定是错的,因为这样最后就会变成林黛玉和贾宝玉,他们两个最后就是对外界的功名财富都不重视了,他们只是觉得对方这个人可以补足自己,哪怕一块要饭,只要有对方在也能补足自己。因为人这一辈子就是在补足自己的过程,我们追求的所有东西都是为了补足自己,因为人自己觉得自己补足,但真相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人们一生不断追求的东西,不断给自己贴的标签,最后还要向伴侣不断索取对自己的补足,这些都是天之道中的“有余”,要把它们给损掉,最后才发现我们本自具足,损有余就是补不足的过程。所以找知音最后也没有用。人想要在生活中与自己和解,向外求找知音是没有用的,贾宝玉找不到,找到最后知音也死了。
贾宝玉的父母、原生家庭希望用功名财富给他提供价值,让自己生命圆满。而贾宝玉个人希望靠林妹妹这个所谓的心灵红颜知己让自己圆满,最后全部破灭了,贾府也破灭了,那些财富也破灭了,林妹妹也逝去了,最后贾宝玉可能终于明白了,其实我本自圆满,我想向外求的想法本来就是不对的,所以贾宝玉出家了。
知音可能在终极意义上就是一个人,没有别人,外求到极致,到最后可能容忍不了一点的隔膜,但是两个个体之间不可能百分百的共通。贾宝玉的可怜就在这里,他本来就是补天的整体,但是他回不去,孤零零一块的留在世间。我们每个人都是贾宝玉,是大石头补天留下来的一小块,用尽毕生的努力都在补足自己,最后才能明白,我们本就是浑然一体的,小石块只是浑然一体的我们显化出来的一个相,让我们来体验体验这个世界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