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明,中共党员,西安市教学能手,未央区骨干教师,未央区六村堡小学语文教师,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小学党政办负责人。曾荣区级优秀教师,区级优秀班主任,未央好课堂二等奖,未央名师+”课堂大赛二等奖,市级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承担第八届西安市好课堂公开观摩课,多次承担学校、片区交流观摩课,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
曹明明
大家好!我是未央区六村堡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同时也承担着学校办公室主任的工作。在教育岗位上,我始终坚信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仅是提升自我素养的途径,更是赋能教育教学的源泉。在本次学校教师读书活动中,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部被誉为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 的经典 ——《红楼梦》,一同在字里行间感受文学的魅力,探寻人生的智慧。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 走进《红楼梦》与曹雪芹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曹雪芹,他以自身经历为蓝本,耗时十载、增删五次,才铸就这部传世奇书。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幅广阔而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从贵族府邸的繁华盛景到最终的 “树倒猢狲散”,字字句句皆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描摹。
正如曹雪芹在书中开篇所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短短二十字,道尽了创作的艰辛与作品的深意。翻开《红楼梦》,我们会遇见聪慧敏感、“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的林黛玉,看见率真叛逆、“愚顽怕读文章” 却心怀悲悯的贾宝玉,也能感受到端庄稳重、“任是无情也动人” 的薛宝钗…… 每一个人物都鲜活立体,每一段故事都引人深思。
![]()
字字珠玑,千古流芳
——《红楼梦》的文学价值
《红楼梦》之所以能跨越百年时光,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离不开其无可替代的文学价值。从语言艺术来看,书中的文字既有诗词的典雅优美,又有生活语言的生动鲜活。无论是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的凄美诗句,还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充满生活气息的对话,都精准地契合了人物性格与场景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从叙事结构来讲,《红楼梦》采用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的手法,看似零散的情节背后,都隐藏着紧密的逻辑关联。小到一件物品的来历,大到一个家族的命运,都在细腻的叙事中层层铺展,让整部作品既宏大又精致。此外,书中对服饰、饮食、建筑、礼仪等传统文化的细致描写,更使其成为一部 “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文学样本。
![]()
于红楼梦中观照人生
—— 那些照亮我们的人生意义
作为教育工作者,品读《红楼梦》不仅是一场文学之旅,更是一次对人生与教育的深度思考。书中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句话,让我深知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理解生活、学会共情。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会像关注红楼人物的命运一样,留意每个学生的成长变化,用耐心与爱心陪伴他们走过童年时光。
![]()
同时,《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兴衰也告诫我们:“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生没有永远的顺遂,唯有保持谦逊与清醒,才能在变化中坚守本心。在教育道路上,我们也会遇到各种挑战,或许是教学中的困惑,或许是管理中的难题,但只要像曹雪芹创作《红楼梦》那样,秉持执着与热爱,就一定能在困境中找到突破的方向。
“一部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红楼梦》的魅力,在于它让我们在文字中看见历史、看见人性、看见自己。希望在本次读书活动中,我们都能以书为友,在经典的滋养下不断成长,将读书所得转化为教育的力量,为六村堡小学的孩子们点亮更明亮的未来!
![]()
(来源 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小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