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米里亚娜·斯波利亚里茨出席了在意大利罗马举办的第41届“国际金鸽和平奖”颁奖仪式,并代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接受了这一由致力于推动和平与裁军议题的非政府组织“裁军档案馆”(Archivio Disarmo)颁发的奖项。以下是她在获奖仪式上的发言。
![]()
世界无力承受无休止的战争
当今世界,人类良知既面临考验又亟需彰显,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此时获颁“国际金鸽和平奖”,倍感荣幸。
按照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统计,当前全球有130余场武装冲突,是十五年前的两倍。与此同时,战争规则屡遭抛弃或扭曲,成为杀戮的借口而非制约手段。
我们正目睹作战方式发生剧变。无人机、自主武器系统和网络攻击正在重塑战场格局。生死攸关的决策绝不能交由传感器和算法来执行。各国必须确保其研发和投资的武器符合国际人道法。
世界无力承受无休止的战争,也无法维持彻底的胜利。我坚信,尊重战争规则并结合中立公正的人道行动,有助于扫除和平障碍,为和解奠定基础。
当国际人道法得到尊重,便能遏制战争的残酷,约束人类最恶劣的本能,彰显“每个生命都应获得平等保护”这一基本真理,从而维系和平所需的社会纽带。
这绝非理论空谈。它正不可逆转地影响着全球冲突地区数百万民众的生活。当城市被夷为平地,医院遭到轰炸,社区民众被迫流离失所,社会根基便已土崩瓦解。
根据我们的经验,通往和平的第一步始终是人道行动。这正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这类中立调解者发挥关键作用之处。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并非和平建设组织,我们既非调解人亦非谈判者。但正因不选边站队,我们才能在交战方之间开展人道行动,为局势进一步降级铺平道路。
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一直致力于促成战俘交换、平民撤离及人道走廊的建立。这些不仅是救济行动,更在交战双方之间维系着脆弱的沟通纽带。
自1934年以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名字出现在停火协议、和平协定及其他框架文件等约150份和平文书之中。这主要源于1949年《日内瓦公约》赋予我们的使命。
就在本月,红十字国际委员会驻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团队,根据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的协议,将20名人质和1800多名巴勒斯坦人送回家人身边。我们还开展了多项行动,将逝者的遗骸送回故土。这些行动仍在持续进行。
各位都看到了亲人相拥的画面,以及分离数月后喜极而泣的场景。这是这些家庭在煎熬中苦苦等待、又深怕永远不会到来的时刻。
确保人员安全返家是我们的团队肩负的重大责任。为此我们从遥远的金沙萨调派工作人员支援。这些行动极其复杂,要高效安全地执行充满危险。我们的团队需穿越布满未爆炸弹药的道路,部分行动甚至在深夜进行,且每次行动都需与各方保持密切联络才能完成。
在此我要郑重表示:我为我们的团队感到骄傲,我为红十字感到骄傲,今夜我与红十字与红新月大家庭同在。
但我们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更多家庭正焦急地等待亲人归来,他们理应获得答案。家属们不会放弃,我们同样永不言弃。我们将履职尽责直至任务达成,而各方则必须恪守停火协议中的承诺。我必须在此强调:在加沙地带,除了停火别无他途。
尊敬的各位来宾:
战争规则是我们捍卫人类生命、安全、尊严乃至最终和平的最有力工具之一。违反规则或纵容他人违反规则,不仅危及当下生命与基础设施的安全,更将摧毁未来和平的脆弱希望。
每个国家都有道义和法律责任,阻止这些挽救生命的规则遭到侵蚀。意大利与90多个国家正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携手开展非凡努力,重振各方对战争规则的政治意愿。
![]()
国际人道法全球倡议由中国、巴西、法国、约旦、哈萨克斯坦、南非和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2024年9月共同发起,目前已有超过90个国家加入该倡议。
过去一年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法律专家一直与各国合作,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加强国际人道法的遵守。令人鼓舞的是,各国大力支持对国际人道法采取保护性而非宽容性的解释,同时强调将《日内瓦公约》所载人道措施纳入和平协议的重要性。
我期待这一旨在于战争中捍卫人道的倡议持续积聚力量。当今数百万战区民众的命运,将取决于各国领导人选择坚守还是背弃战争中的人道。
各位来宾:
作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我既目睹了人道的至暗时刻,也见证了其璀璨光辉。
![]()
今日我代表那些奋战在前线、拯救生命、捍卫战争规则及其为冲突中民众所提供保护的勇敢同仁接受此奖。
同时,我要祝贺阿雅·阿舒尔(Aya Ashour)、法蒂娜·穆哈娜(Fatena Mohanna)和阿尔哈桑·塞尔米(Alhassan Selmi)。正如战争中需要公正的人道援助,我们同样需要客观的信息。因此巴勒斯坦记者的工作至关重要,他们将加沙的真实状况传递给全球受众。
我还要感谢“裁军档案馆”为推动和平与裁军公共讨论所做的贡献。能与其他获奖者共同荣膺“国际金鸽和平奖”,我深感荣幸。
谢谢。
01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根据停火协议协助移交20名人质和1808名被拘留者
02
●基本原则颁布六十周年:人道行动的动力与生命线
03
●ICRC在华二十年——打造战略媒体伙伴关系 传播人道声音
04
● 大规模停尸房、法医鉴定与俄乌罕见合作:识别乌克兰阵亡人员身份的艰巨使命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