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打工要往外跑,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每月能挣四千多,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近日,在泸州市纳溪区丰乐镇皂角村的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村民李大姐一边麻利地打包青储饲料,一边诉说着身边的变化。这一变化的背后,是纳溪区总工会与丰乐镇总工会携手,以工会服务串联乡村产业链的生动实践。
建强组织阵地,筑牢服务根基
今年以来,纳溪区总工会以“小三级”工会建设为抓手,将组织网络延伸至乡村产业的“末梢神经”,实现丰乐镇1个社区、11个村及辖区企业工会全覆盖。通过“工会链”串联“产业链”,工会将工会驿站、职工之家等阵地,与雷竹种植基地、猕猴桃园、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同步规划建设。在皂角村职工之家,就业咨询台、技能培训室、权益调解角一应俱全,农民工可享受“一站式”服务。夏季高温时,工会送来十滴水、藿香正气液等物资解暑降温;闲暇时分,职工书屋、文化活动室丰富了工人们的业余生活,让务工人员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精准赋能提质,激活产业动能
技术赋能是工会服务的核心。针对丰乐镇特色产业,纳溪区总工会邀请“云溪工匠”杨刚等技术专家,开展猕猴桃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培训20余期,带动82户农户种植500余亩猕猴桃,实现户均月增收2000元。在雷竹基地,专业的栽培技术培训使马村雷竹存活率高达95%,目前千亩竹林已带动60余人灵活就业,户均增收超万元。
政策对接同样彰显工会担当。2022至2025年,皂角村向上争取项目资金500万元,建成3000平米的秸秆综合利用中心。在工会助力下,中心吸纳周边50余名农民工就业,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青储饲料、有机肥等产品。周边产业和村民还可用秸秆等废料按比例兑换肥料、饲料,形成绿色产业循环,实现降本增效。
链接产销资源,拓宽增收路径
“多亏工会的‘纳工带纳货’活动,我们的雷竹笋卖到了成都、重庆等地!”马村种植户的感慨道。纳溪区总工会联合工商联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经开区工会联合会、网络直播行业工会联合会、商场信息员行业工会联合会等共同发力,依托线上平台直播带货、线下对接商超市场,让雷竹笋、猕猴桃、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走出乡村。
在“春风行动”中,工会线下收集用工信息,联合人社部门举办招聘会;线上依托“川工之家”APP、纳溪工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岗位,实现“靶向化”就业帮扶。仅丰乐镇马村的雷竹基地,就通过工会牵线吸纳100余人务工,人均增收3000余元。
从组织覆盖到技术赋能,从政策对接到产销链接,纳溪区总工会正以扎实的“工”力量,架起就业与振兴的“连心桥”。下一步,纳溪区总工会将持续深化服务,推动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项目落地,让更多农民工实现“家门口就业、产业链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泸州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