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江县白山镇以“盘活闲置资源”为突破口,创新实践“空间再造+产业赋能”发展模式,通过激活沉睡资产为企业发展拓空间、为乡村振兴聚动能,走出一条资源高效利用与经济社会效益双提升的特色路径。
闲置粮仓变身生产车间,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白山镇聚焦辖区规上企业扩产增效需求,将长期闲置的粮仓资源“唤醒”。过去因产业调整闲置的标准化粮仓,曾是制约企业规模扩张的“空间瓶颈”,如今通过功能性改造升级,成为企业扩大生产的“新阵地”。本地规上企业品泰包装借此获得近2000平方米生产及仓储空间,新上3条智能化生产线,产能提升37%,预计年新增产值超1400万元。
企业负责人孙周杰表示:“闲置粮仓的盘活不仅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更让我们有信心在本土深耕发展。”与此同时,企业扩产带动周边40余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4000元以上,实现了“企业发展+村民增收”的双赢。
闲置厂房嫁接绿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激活“新引擎”
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中,白山镇同样以闲置资源为“支点”,撬动特色产业发展。针对马鞍村闲置厂房利用率低的问题,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引荐指导下,成功引进一家拥有先进技术的猫砂生产企业,打造“秸秆—猫砂—市场”的循环产业链。闲置村部厂房经改造后,成为集秸秆收储、生物处理、颗粒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年产猫砂达1万吨,产品市场稳定。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以周边村庄回收的玉米、水稻秸秆为主要原料,年消耗秸秆超8000吨,既破解了秸秆焚烧的环保难题,又让村民通过秸秆售卖每亩增收300余元,带动11个村、社区建立秸秆回收点,形成“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田间废弃物”变成“致富金疙瘩”。
未来,该镇将持续深化资源整合与产业对接,让更多闲置资产释放发展潜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绘就企业蓬勃发展、乡村宜居宜业的美好画卷。(解晓帅 丁季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