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薪3千到年入千万:老吴的15年打工觉醒,普通人该懂的“借势破局”搞钱逻辑。
![]()
周日上午,老吴坐在自己的跨境电商公司会议室里,听着部门主管汇报季度业绩,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桌上的陶瓷茶杯——杯身上“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八个字,是他去年特意让工匠刻的。透过落地窗,能看到楼下停车场里的几辆员工通勤车,其中一辆黑色宝马,是他去年给业绩TOP1的员工发的奖励。没人能想到,这个如今能轻松给员工发豪车的老板,15年前还在电子厂的流水线上,一边拧螺丝一边计算“这个月房贷能不能按时还”。
2009年,28岁的老吴揣着高中毕业证,从老家安徽来到深圳,进了一家电子厂做普工。车间里的流水线24小时不停转,他每天要站12个小时,重复着“取件-拧螺丝-贴标签”的动作,手指被机器磨得红肿,下班回宿舍倒头就睡,连跟家人视频的力气都没有。月薪3000块,除去房租800块、伙食费1000块,剩下的钱勉强够买几件换季衣服。那时候他觉得,只要肯吃苦,总能熬出头,可一年下来,工资只涨了200块,连深圳的房价涨幅都赶不上。
2011年,老吴结婚了,妻子是同厂的质检员,两人挤在10平米的出租屋里,连衣柜都得放在走廊。为了给妻子一个家,他咬牙贷款买了套郊区的小产权房,首付借了8万,每月房贷2800块。从此,他成了“月光族”,工资刚发下来就被房贷“吞掉”大半,连生病都不敢去医院——有次他发烧到39度,只敢在药店买盒退烧药,硬扛了三天才好转。妻子看着他日渐憔悴的脸,哭着说:“咱别这么拼了,大不了把房子卖了,回老家过日子。”老吴却摇头:“回不去了,我得让你和以后的孩子过上好日子。”
2013年,老吴换了份工作,在一家外贸公司做仓库管理员,月薪涨到5000块。他以为日子能松口气,可外贸行业竞争激烈,仓库经常要加班到深夜,他的腰椎间盘突出越来越严重,有时候疼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更让他焦虑的是,干了3年仓库管理,他除了认识各种货物的型号,没学到任何能“安身立命”的本事——客户是公司的,资源是公司的,一旦离职,他还是那个没背景、没技能的打工仔。
有次同学聚会,曾经一起在电子厂打工的老陈开着奔驰来的,老吴这才知道,老陈早就辞了工作,靠做跨境电商赚了钱。酒过三巡,老陈拍着他的肩膀说:“老吴,你别再傻干了!打工顶多让你从3千涨到1万,想靠打工开宝马住别墅,根本不可能!你得学着‘偷师’,积累自己的本事和资源,等机会来了自己干!”老吴皱着眉说:“我没本钱没经验,怎么自己干?”老陈笑着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轻资产创业的机会多的是,像跨境电商、短视频带货,都不需要太多本钱,关键是你得打开思路,钱在脑袋不在口袋!”
老陈的话像一道惊雷,炸醒了老吴。从那以后,他不再只盯着“按时上下班、拿固定工资”,而是开始“偷师学艺”:跟着公司的外贸业务员学写产品文案,利用休息时间研究跨境电商平台的规则,偷偷把优质供应商的联系方式记在笔记本上,甚至主动帮业务员处理订单,只为多了解一点“怎么做外贸生意”。有次公司有个紧急订单,业务员人手不够,老吴主动请缨帮忙跟进,从对接供应商到打包发货,全程参与,也摸清了跨境电商的基本流程。
2016年,跨境电商开始兴起,老吴发现很多小卖家靠在亚马逊上卖小商品赚了钱。他觉得机会来了,于是辞职拿出自己攒的5万块积蓄,在出租屋里开起了自己的跨境电商小店。一开始,他什么都不懂,只能跟着网上的教程一点点学:选品、写Listing、找物流,每天只睡4个小时,可第一个月下来,店铺只卖出去3单,连房租都不够付。妻子劝他:“要不还是找份工作吧,创业太冒险了。”老吴却没放弃:“再坚持坚持,我就不信做不好。”
为了找到适合的产品,老吴每天泡在亚马逊平台上,分析热门产品的评论,研究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为了降低物流成本,他主动联系了几家物流公司,对比价格和时效,最终找到一家性价比高的合作方;为了提升店铺销量,他学着做站外推广,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产品测评视频。慢慢地,店铺的订单多了起来,从每月3单涨到30单,再到300单。2018年,他的店铺销售额突破了100万,纯利润达到了30万。
2019年,老吴租了个小办公室,招了3个员工,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这时候,短视频平台开始火起来,他又抓住了“短视频带货”的风口,在海外版抖音上发布产品使用视频,吸引了大量粉丝,店铺销售额也跟着暴涨。有次他卖一款家居收纳盒,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100万,带动产品销量增长了10倍,当月纯利润就达到了50万。
2020年,受疫情影响,很多线下外贸生意不好做,可跨境电商却迎来了爆发期——人们居家时间变长,对家居用品、电子产品的需求激增。老吴抓住这个机会,扩大了公司规模,增加了产品品类,员工从3人增加到50人,还在海外建了自己的仓储中心。这时候的他,终于彻底明白“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的含义——赚钱靠的是方法和趋势,不是一味地埋头苦干;抓住行业风口,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2023年,老吴的公司年销售额突破了1亿,纯利润达到了1500万。他换了辆宾利,在深圳市区买了套带花园的别墅,还把父母从老家接了过来。有次他回以前的电子厂附近办事,遇到曾经的工友老王,老王还在电子厂打工,月薪8000块,每天依旧要加班到深夜。老王问他:“老吴,你现在这么成功,有啥秘诀啊?”老吴笑着说:“哪有什么秘诀,就是别把自己困在打工里,要在打工的时候多学本事、攒资源,等机会来了就大胆去闯。现在网络时代,轻资产创业的机会很多,像跨境电商、短视频运营、知识付费,都不需要太多本钱,关键是你得敢想敢做。”
现在的老吴,经常会给年轻人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他常说:“打工不是一辈子的事,而是积累资本的过程。你要把打工当成‘偷师学艺’,学本事、攒资源、摸趋势,为以后创业做准备。人越穷越要去创业,没钱才叫创业,有钱叫投资。别总说‘我没本钱’,现在很多轻资产项目,1万块就能起步,重要的是你得有思路,敢行动。”
他还会给年轻人推荐一些适合的轻资产创业方向:比如做跨境电商,从细分品类入手,利用亚马逊、虾皮等平台卖货;比如做短视频运营,帮本地商家拍宣传视频、做直播引流;比如做知识付费,把自己的专业技能做成课程,在网上售卖。他说:“这些项目都不需要太多本钱,只要你肯学、肯付出,就能慢慢做出成绩。关键是别等‘有钱了再创业’,等你有钱了,机会可能早就被别人抢走了。”
回顾自己的创业路,老吴最庆幸的,是当初那个不甘于“打工一辈子”的自己。他说:“如果我一直埋头在电子厂或者外贸公司打工,现在可能还在为房贷车贷发愁,连给家人更好的生活都做不到。所以年轻人一定要记住,‘择一业养家糊口,精一行衣食无忧;谋一事家财万贯,行一运逆天改命’,别只满足于‘饿不死’,要敢于去闯,去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