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一架背负着巨型的“蘑菇”般的高空早期警戒雷达的新一代空警-3000的首飞,全球的军事观察家们的目光也随之而聚焦:这意味着未来空战的游戏规则将将再次被中国的先行者所所“改写”了!
![]()
可谓以运-20B为平台的“空中堡垒”不仅将预警机的性能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极致,更让如F-22这样被美国人自诩的最强空中战神都无处藏身的同时,尚未服役的E-7的性能也就已明显的落后了。
其空警-3000的颠覆性之处就在于引入了革命性的“雷达+网络”双重感知的新型雷达系统,极大地增强了了对空的感知能力和对空的战略威慑能力。
依托于对传统的“一盏灯一盏油”的旋转雷达罩的重大革新,将其代之以双面甚至多面阵的共形天线的设计,实现了360度的无死角的全方位的监控。
采用将雷达天线的布局与机身的紧密融合手段,不仅能有效地降低了空气的阻力带来的不良影响,而且还大幅地提高了其探测的范围和精度。
![]()
据《军事观察》等美国媒体的披露,空警-300的对隐形的F-22、F-35等机型的探测距离可达500公里之外。
但其最大的突破莫过于,在常规的目标中,其探测的距离都已经突破了800公里的关口了,和美军E-3预警机相比,后者对隐形目标的探测能力仅有150公里,空警-3000在这方面远远超过了它。
但随着空警-3000的问世,传统的以“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的“先发制人”的“优势”也就彻底地被“瓦解”了。
如同大脑一样的空中指挥中控室,不仅能对数百个目标的动态变化实时地作出正确的判别和决策,同时将实时的战场信息通过高密度的数据链传输给歼-20、歼-16等高性能的战机,甚至可对无人机群和远程的导弹实施协同的打击。
![]()
但美军现役的E-3预警机却仍然沿用了30多年的古老的冷战时代的技术,尚未批量列装的新一代的E-7“楔尾”预警机又因其所载的主动电子对抗的能力以及其所具备的多波段的高超的探测能力都难以与空警-10相匹敌,此消彼长之下,西太平洋的空中力量天平正在倾斜。
空警-3000的威胁不仅限于反隐形,其运-20B平台配备空中受油管,滞空时间可达12小时,经加油后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逻,作战范围覆盖第二岛链。配合无侦-9无人预警机,中国建立起高低搭配的战略预警体系,对B-2、B-21等隐形轰炸机构成全程监控能力。
美军不得不重新评估亚太基地与航母战斗群的生存风险——当隐形战机失去突防突然性,依赖空中优势的“踹门”战术便难以为继。
信息化空战规则的彻底深化之际,近日举行的这场以“机”为主的预警机竞赛,正可谓“水到渠成”也“天赐良机”。
![]()
其意义不仅仅在于空警-3000的自身的装备的升级,而更体现了中国从长期的预警机的追随者跃升为预警机的规则的制定者、从被动的被他人所牵着鼻子走的局面彻底的转变为主动的制定规则的局面。而对美军而言,若无法在低频雷达与多波段探测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其经营数十年的隐形优势恐将沦为明日黄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