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发布的《2025-2026 医药健康行业消费趋势白皮书》由尼尔森 IQ 出品,全文共 52 页,核心聚焦中国医药健康市场的消费变革,通过覆盖全球 19 个国家近 19,000 名成年消费者的调研,揭示了消费者健康需求从治疗向全周期管理延伸、科技与责任消费兴起等关键趋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一、市场现状:规模扩容与结构升级并行
- 全球与中国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8 年全球健康经济规模将接近 9 万亿美元,中国市场受益于人均 GDP 提升、老龄化加速等因素,成为全球健康消费的核心增长极。
- 消费结构变化:从 “患病治疗” 为主转向 “预防 + 治疗 + 康复” 全周期健康管理,预防性健康产品、慢病管理服务、健康科技产品等细分领域增速显著。
- 渠道变革特征:线上购药渗透率持续提升,年轻群体线上非处方药消费占比超 60%,但老年群体仍依赖线下药店的专业服务与安全感。
二、核心消费趋势:需求多元化与个性化凸显
- 健康意识全面觉醒:86% 的中国受访者主动采取健康改善行动,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健康管理从 “被动应对” 转向 “主动投资”。
- 细分需求精准化:营养健康(高纤维、益生菌等产品购买意向高涨)、体重管理(80% 因健康原因关注体重,减肥药物接受度提升)、心理与睡眠健康(61% 重视情绪管理,34% 愿为镇静类产品支付溢价)三大需求成为核心增长点。
- 年龄分层特征明显:老年群体聚焦慢病管理,偏好高性价比集采药品;中年群体兼顾自身亚健康与家庭健康,重视专业健康信息;年轻群体热衷 “轻医疗” 与个性化产品,易受社交媒体影响。
三、消费态度与决策逻辑:信任、价值与责任并重
- 信任构建需求强烈:产品信息透明度、品牌声誉、专业推荐是核心信任来源,44% 的消费者认为健康产品成本过高,33% 吐槽标签复杂难懂。
- 科技接受度领先全球:51% 的受访者 “绝对更喜欢” 健康科技产品,功能特性、用户评价、价格是主要购买考量,51% 愿为心理健康类科技产品付费。
- 责任消费兴起:75% 的受访者了解 “有意识消费”,73% 重视产品道德环保属性,82% 愿为符合标准的产品支付溢价。
- 信息获取渠道多元:社交媒体、网红推荐影响力显著(81% 受其影响),但中年群体更依赖专业医疗渠道,年轻群体面临信息过载困扰。
报告总结和启示
报告清晰展现,中国医药健康消费已进入 “全民关注、精准需求、科技赋能、责任导向” 的新阶段,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健康决策的主导者,需求从单一治疗向全周期、个性化健康管理延伸。这一变革既为行业带来机遇 —— 健康科技、细分营养、慢病管理、责任产品等领域潜力巨大;也提出挑战,需破解成本高、信息不透明、供需错配等问题。对企业而言,应聚焦消费者核心痛点,以数据驱动个性化服务,提升信息透明度,兼顾科技普惠与价格亲民,同时践行社会责任,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据先机,推动行业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报告节选
![]()
![]()
![]()
![]()
![]()
![]()
![]()
![]()
![]()
![]()
![]()
![]()
![]()
![]()
![]()
![]()
![]()
完整报告获取:三个皮匠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