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阳市
西工区
![]()
为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反诈意识,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10月15日,洛阳市西工区法学会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到西工街道光明社区开展反诈宣传活动,为社区居民上了一堂生动的反诈法治课。
活动现场,青年普法志愿者结合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形势、新特点,围绕典型案例解析、法律条文解读和风险预警等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现场群众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覆盖面广、隐蔽性强、发案率高等特点,志愿者耐心地向群众讲解犯罪分子常用的套路、话术和应对措施,提醒现场群众增强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同时,志愿者还向居民发放反诈宣传手册,手把手指导大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醒大家切勿轻易泄露个人信息或转账汇款,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拨打110或96110反诈专线咨询求助。
此次宣传活动通过“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指导”的方式,把反诈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有效提升了社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
开封市
顺河回族区
![]()
为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10月20日,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法学会联合清平街道服务站走进东大寺社区开展以“普法进社区”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青年普法志愿者通过摆放展板、悬挂条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为辖区居民进行普法宣传,同时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财产继承、高空抛物、电信诈骗、欠资欠薪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以案释法、以法论事,帮助居民理解法律条文,掌握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法。
此次活动,切实为居民提供了法治便利,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助力居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护航和谐美好生活。
郑州市
上街区
![]()
近日,郑州市上街区法学会联合区公安局走进人流密集的超市开展反电诈宣传活动。
活动前,青年普法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了常见骗局。随后,这些小志愿者们在普法志愿者的带领下勇敢地向顾客们分发宣传单,并用稚嫩的声音讲解“不轻信、不转账”的防骗知识。“陌生链接不要点!”孩子们清脆的提醒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这种亲民又新颖的方式获得了大家的一致点赞。
此次“小手拉大手”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成为反诈小能手,更通过他们有效地将防骗知识传递给家庭,筑牢了安全防线,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新乡市
牧野区
![]()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加强辖区群众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10月14日,新乡市牧野区法学会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普法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青年普法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册、悬挂横幅等形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过往群众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法律法规,聚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重点讲解了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合同纠纷、侵权责任以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并对邻里纠纷、民间借贷、财产安全等群众着重关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潜移默化传递法治观念,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思维,在日常交往中遵法守法,遇事依法维权,深受群众好评。
通过此次活动,切实增强了辖区居民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有效推动了民法典走进生活、深入人心,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辖区营造了更加浓厚的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氛围。
获嘉县
![]()
为提升青少年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和能力,守护校园安全与学生财产安全,近日,获嘉县法学会联合县公安局反诈中心,走进凤翔中学开展“防范电信诈骗,青春护航成长”主题宣传活动,为全校80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生动的防诈知识课。
活动中,普法志愿者结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以“案例讲解+互动问答”的形式展开。通过讲解“游戏装备虚假交易”“冒充老师收取费用”“中奖诈骗”等青少年高发电诈类型,并结合辖区内真实案例,详细拆解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从伪装身份获取信任,到诱导转账的全流程,让师生清晰了解诈骗套路。志愿者还重点讲解了“三不一多”防诈原则,即“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并现场演示如何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可疑信息、拦截诈骗电话。
为强化宣传效果,志愿者还向师生发放《青少年防电诈手册》500余份,手册以漫画形式梳理防诈要点,内容通俗易懂。在互动环节,学生们围绕“收到陌生短信称‘充值返现’该怎么办”“同学借钱需转账应注意什么”等问题积极提问,志愿者逐一耐心解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防诈知识的理解。
下一步,获嘉县将继续聚焦青少年群体,推动防诈宣传进校园、进课堂,切实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防诈防护网,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平顶山市
汝州市
![]()
为确保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10月15日,汝州市法学会组织普法讲师团讲师来到汝州市三中,为现场1000余名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法治教育课。
课堂上,讲师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用“案例故事+法律解读”的方式,细致讲解了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未成年人保护和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怎样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针对校园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如校园欺凌、沉迷网络、结伙斗殴、故意伤害他人等,结合真实案例剖析其背后的违法后果,清晰勾勒出违法行为带来的严重危害及其应当受到的法律制裁,警示同学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引导同学们明辨是非、守住底线,让法律意识成为青春路上的“指南针”。法律是青春的灯塔,更是成长的铠甲。
下一步,汝州市法学会将继续深耕校园普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扩大覆盖面,让每一份成长都能被法律守护。
叶县
![]()
近日,平顶山市叶县法学会联合会员单位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来到叶县实验学校利用视频会议系统面向全县中小学生和教师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送法进校园”反诈宣传活动。
志愿者从电信网络诈骗的概念、常见的网络诈骗类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特点,以及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开展宣讲,用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讲解了冒充公检法、买卖游戏账号、冒充熟人诈骗等各类诈骗陷阱。还围绕“两卡”犯罪、“帮信罪”和“如何预防参与涉诈犯罪”等内容,分析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的新变化、新特点,提醒大家不要随意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贪图小利为诈骗分子充当“工具人”,并结合真实发生的案例为同学们剖析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提醒同学们在遇到可疑情况一定要多分析、多核实、快报警,增强反诈意识。
下一步,叶县法学会将继续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开展校园反诈宣传系列活动,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以实际行动守护校园安全。
三门峡市
卢氏县
![]()
为进一步筑牢青少年法治安全防线,近日,卢氏县法学会联合朱阳关司法所走进朱阳关镇中心小学,为同学们上了一堂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生动法治课。
活动中,青年普法志愿者以“法佑青春 护航成长”为主题,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生活的案例,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身边事”。内容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重点讲解了校园里的欺凌行为如何应对、网络上常见诈骗的类型、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青少年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的识别和带来的后果等关键内容。通过真实案例剖析校园欺凌的危害与法律后果,教育学生“不做施暴者、不做旁观者、不做受害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逾越法律“红线”。
此次活动,还发放民法典校园篇、未成年人“两法”宣传彩页等500余份。通过多种途径将法律知识送入校园,让孩子们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抵制诱惑,健康成长。
![]()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群众法治意识,筑牢基层安全防线,近日,卢氏县法学会联合文峪司法所、派出所、平安办、村(居)法律顾问组成普法宣传队,借助传统庙会现场开展“防诈维权进农村”主题宣传活动,用“接地气”的讲解为群众送上实用法律“大礼包”。
活动中,青年普法志愿者以“身边事”为切入点,结合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生动拆解诈骗分子常用的“冒充客服退款”“虚假投资理财”“冒充电商物流”等套路。“凡是让你先转钱的,不管说得多好听,都是诈骗!”,同时手把手指导老年群众开启手机“来电预警”功能,为手机装上“反诈防护盾”。
志愿者还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邻里矛盾问题,从“宅基地边界争议”“农田灌溉纠纷”“邻里噪音干扰”等常见场景入手,讲解民法典中关于相邻权、侵权责任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具体案例,教群众如何留存证据、申请人民调解,引导大家用法律武器替代“争吵打闹”,理性解决邻里问题。
宣传过程中,志愿者还通过发放普法宣传手册、设置咨询台等方式,为群众“一对一”解答法律疑问,将“防诈安全”与“维权技巧”送到群众身边,既提升了群众防范电信诈骗的“免疫力”,又教会大家用法律化解生产生活矛盾,为平安、和谐、法治乡村建设注入了新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