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分类施策 抓实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0
分享至

自2023年以来,马边彝族自治县将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与创建全国首批“守法普法示范县”紧密结合,着力提升领导干部、青少年、村(居)民、市场主体的法治素养,为民族地区平安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法治屏障。2024年7月,马边作为先进典型在全省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经验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

全域多维发力,健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体系

2024年12月4日,马边组织开展“普法集市”活动



1.“组织+保障”构建大普法格局

市、县司法局联合组建专班,制定试点方案,将提升行动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工作要点,县委专题研究3次、开展调研3次,推动形成“党委依法治县委员会统筹+立法、执法、司法三类主体+N个服务部门”的工作模式,压实责任链条。

2.“阵地+文化”营造浓厚氛围

升级县级法治文化公园,在30个村(社区)嵌入法治元素,建成省级农村法治教育基地和2个特色法治教育基地。出版《马边法治》书刊,创作法治相声、小品9个,推出彝族文化版“玛牧民法典”,以彩礼、婚俗等为主题编演情景剧,把法治宣传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

3.“需求+创新”拓展普法渠道

依托司法所设立“观测点”,常态化收集群众法治需求;邀请“全国十大法治人物”的莫鸽鸽以脱口秀形式进彝区宣讲;依托“双梅”调解室用彝汉双语以案释法;开展彝语直播72场,“送法上门”800余次,真正把法律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

聚焦“四大行动”,精准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2025年5月27日,马边组织开展“‘典’进企业 法护营商”主题宣传活动



1.“尊法赋能”,涵养“关键少数”

全面推行会前学法、决策前专题学法和定期述法等制度,以集中轮训、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方式组织全县科级干部学法2000余次,行政执法人员、国家工作人员考法5000余人次,有效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履职能力。

2.“学法护航”,守护未成年人

实施“护苗工程”,配备48名法治副校长和135名辅导员,常态化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300余次;破获涉未成年人案件8件,建成妇女儿童维权站,构建“政法+学校+家庭”保护网络,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合力。

3.“用法安居”,夯实群众基础

推行“菜单式”“订单式”普法,市、县联合举办“送法进彝乡”“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等活动,常态化开展“送法下乡”“普法赶集”,累计宣传活动1800场次,覆盖面达全县80%以上,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学法懂法、遇事找法”。

4.“守法致远”,服务市场主体

实施“法治护航”专项行动,征集企业问题21个并全部解决,围绕“三大产业”提出法律建议115条,开展“找问题+讲政策+化风险”式法治体检18次,审查劳动合同近万份,切实帮助企业防范风险、稳健发展。

积极履职尽责,助力彝区社会治理

1.纪法协作同向发力

举办“青清相伴·纪法同行”培训班16期,制作本土警示片《贪欲之殇》,开展廉政党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县领导带队督查法治建设落实情况,有效传导压力。

2.立法引领疏堵结合

出台全国县级首部《移风易俗条例》,推动移风易俗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广西隆林、云南红河等地专程前来考察学习,马边经验得到广泛借鉴。

3.基层治理创新

聘任“德古”“毕摩”“五老人员”等为社会治理顾问,引入民族文化力量;构建“11+4+N”积分制管理机制,调动群众自治积极性,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4.示范创建引领

积极争创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县,推动劳动镇福来村等创建国家、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先行”,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乐山普法 艾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四川法制网 incentive-icons
四川法制网
法治宣传、普法教育、形象展示
6901文章数 22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