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也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大喜之年。
上个月,9月23日至25日,最高领导人率中央代表团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中央代表团还赠送了一块由最高领导人题词的贺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
在自治区历史上,这是前所未有的高规格,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新疆工作的重视。
另外,新疆还宣布将实施50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额高达3.47万亿元。相当于每个新疆人享受近13万元基建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如此巨款,肯定少不了中央财政和东部发达省份的强力支撑。毕竟2024年新疆GDP也才2.05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只有2408.9亿元。
为什么中央和各省如此关爱新疆?因为新疆是新陆权时代的超级枢纽,具有非凡的战略价值。
而从民众生活的角度看,新疆不仅仅是2600多万新疆人的美丽家园,也是14亿中国人的安全屏障,更是28亿亚欧居民的幸福后盾。
2600万新疆人的美丽家园
70多年来,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解放前,新疆只有400多万人口,老百姓都吃不饱、穿不暖、住破草屋、出行全靠两条腿,人均寿命只有30岁,还要忍受地主和牧主的各种压迫,过着奴隶一样的生活。
经过70多年的开发和建设,新疆人口发展到了2600多万,增长了四倍多。新疆人的生活质量也完成了三级跳,从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再到共同富裕。
如今,新疆老百姓大都过上了顿顿有肉、衣鞋满柜、家电齐全、人人有车开的好日子,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了77岁,有些家庭甚至出现了“五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通过不同年代的照片对比,我们也能看出新疆的巨大变化。
70多年前,阿勒泰农牧区经济贫困,学生只能骑马上学,路面高低不平,稍有不慎就摔得人仰马翻。教室条件也很差,光线昏暗,没有保暖设施,寒冬腊月时老师和学生们只能挨冻。
现在,阿勒泰地区已经建立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体系,当地学校配备了又快又稳又舒适的校车,安全稳定又高效。学校也完成了升级改造,中午有干净卫生的学生餐,教室里有空调,学生们再也不用跟蚊虫和寒冬作斗争。
与基础教育一样,新疆的基层医疗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60年代的乡镇卫生院颇为寒碜,房子矮小扁平,夏天闷热冬天受冻,医疗设备非常简陋,医护人员学历偏低,有些甚至是赤脚医生。同样的地方,现在盖起来一座现代化医院,购买了大量先进的医疗器械,医疗团队也得到了加强,医生都是研究生,医疗水平大幅提升。
比起医疗教育,新疆的交通变化更大。解放初期,新疆铁路里程为零,仅有简易公路3361公里、371辆破旧汽车,运货只能靠牛、马、骆驼,效率极其低下。
如今,新疆公路总里程高达23万公里,可绕地球五圈;铁路运营里程高达9557公里,覆盖全疆八成以上县级行政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新疆还编织了一张繁忙有序的空中交通网。截至目前,新疆干支线机场数量达到28个,居全国第一。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新疆的一个又一个城镇。新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2年的44.22%大幅增至2024年的60.36%,孕育了乌鲁木齐、喀什、库尔勒、伊宁、克拉玛依、石河子等重要城市。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已经成了亚洲中部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人口稠密,经济活跃,高楼林立,机场客运量排名全国第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779元(高于西安、兰州)。
繁华都市之外,新疆还保留了宁静安详的乡村和秀丽的风景,如天山的冰川、北疆的草原森林、南疆的戈壁荒漠。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来了新疆,才知世界之美”,人们常用这句话来形容新疆的绝色美景。很多世界名胜,在新疆都能找到翻版。
法国有普罗旺斯薰衣草,新疆有伊犁薰衣草;瑞士有阿尔卑斯雪景,新疆有阿勒泰冬景;新西亚有西园牧场,新疆有天山牧场;澳大利亚有悉尼歌剧院,新疆有新疆大剧院……
在美景、美食、美人的加持下,新疆变成了旅游业大省。2024年,新疆接待游客3.02亿人次,同比增长14%,游客总花费3595.42亿元,同比增长21%,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旅游热度排名全国第二。
2025年国庆假期(10月1日至8日),新疆旅游收入达到250.96亿元,同比增长11.71%,全区接待游客1863.84万人次,同比增长11.26%,创历史新高。
![]()
14亿中国人的安全屏障
比起旅游目的地,新疆更重要的使命是为14亿人提供安全屏障。这里说的安全,包括国土安全、人身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供应链安全。
所谓“国土安全”其实不难理解,打开地图就知道。早在一百多年前,左宗棠就论述了新疆的重要性,“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所谓“人身安全”是指新疆牢牢地守住了祖国西北大门,把恐怖分子和极端势力拦在了国门之外。新疆的八个邻国里,有四个(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是暴力恐怖事件多发国,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所谓“生态安全”是指新疆出色地完成了治沙防风工作,让关中平原和华北平原少受沙尘暴天气的侵害。
所谓“能源安全”是指新疆丰富多样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
数据显示,新疆煤炭预测资源储量占全国的40%,石油预测地质储量占全国陆上总量的22%,天然气资源储量占全国陆上总量的28%,是全国风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如果没有新疆的煤炭,湖北部分火力发电站可能就要停运;如果没有新疆的石油,河南部分卡车司机可能就要失业;如果没有新疆的天然气,上海市民可能就没法做饭。
这几年,国家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新疆再次担当重任,为东南沿海城市生产和输送绿色电力(主要指风电和光伏发电)。
所谓“粮食安全”是指新疆大力发展种植业,从粮食净调入省变为粮食净调出省。
2024年,新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24.8公斤/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0公斤,历史上首次排名全国第一;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累计创9项全国大面积单产纪录,并首次建成百万亩连片玉米“吨粮田”;新疆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4440万亩,面积增量居全国第一。
为什么干旱少雨、遍地荒凉的新疆,反而成了西北大粮仓?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全球气候变暖后,新疆降雨量逐年增加;新疆地广人稀,建成了连片的高标准现代化农田,种植面积广;新疆遍地是国营农场,全面采用各种农业机械和现代农业技术,亩产提升快。
一些专家认为,新疆农业将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标杆。
所谓“供应链安全”是指新疆生产的棉花、多晶硅、乙烯、硫酸钾、电解铝,为中国纺织、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产业提供了关键原材料。
总之,新疆各项产业全面开花,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
28亿亚欧人民的幸福通道
从中国的版图看,新疆是西北一个内陆省份;但在整个亚欧大陆的尺度上,它却处在日益重要的枢纽位置。
“一带一路”倡议布局了六大经济走廊,其中三条——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以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都交汇于新疆。
这意味着,无论是巴基斯坦的约2.4亿人口,中亚的约8000万人,西亚的约4亿居民,还是欧洲的约7.4亿消费者,只要与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市场进行贸易往来,新疆便成为必经之地。
尽管新疆本地的常住居民只有约2600万,它却承载着辐射28亿人经济生活的通道功能,堪称“小马拉大车”。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海上运输不时受阻,陆路通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持续加大对新疆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巩固其枢纽功能,正当其时。
新疆所承担的时代任务,正是推动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借助“一带一路”,打通贯穿亚欧的陆路通道,促进陆权贸易逐步替代传统海权贸易,使新疆成为整个亚欧大陆的经济运转轴心。
新疆自贸试验区聚焦制度创新,推行“证照同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等举措,着力破除跨境支付、通关物流、法律协调等陆权贸易中的制度壁垒。
与此同时,新疆也在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如克拉玛依的“算力+数据”模式,为数字产品跨境流通提供支撑,目标成为区域数字贸易的关键节点。
而在“绿色丝绸之路”框架下,新疆正努力将丰富的风电、光电输送至中亚乃至欧洲,逐步确立其作为绿色能源供应基地的地位。
这一切,都意味着新疆的发展道路并非简单复制东部沿海模式,而是开创陆权贸易新纪元——它不再只是全球经济的参与者,而是正在成为亚欧大陆经济规则的书写者。
新疆,正在为亚欧大陆的明天,打开全新的篇章。
No.6593 原创
首发文章|作者宋嘉佑
参考资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7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人民日报》;
《两块贺匾
一腔深情
万般嘱托
千钧重担》,新疆发布。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欢迎点看【秦朔朋友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