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我才34岁
怎么就查出高血压了?”
程序员小周(化姓)拿着体检报告一脸困惑。他告诉医生,工作日除了午休和上厕所,几乎一直在电脑前工作直到晚6点下班,有时周末和晚上还要加班继续工作,不知不觉间这样的“久坐”状态已经持续了7年。
像小周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
现代生活中,“久坐”
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状态
01
久坐:藏在身边的“健康杀手”
久坐行为是指在清醒状态下长时间坐着、斜躺着或者躺着的低能量消耗行为,比如常见的伏案工作、长时间驾驶、躺着刷手机或使用其他电子产品,都属于久坐。
![]()
该图为AI生成
有研究表明,久坐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及部分癌症密切相关。久坐时血液循环减慢、心脏跳动频率降低、心血管系统活力衰退、血管弹性减弱,易引发高血压、血脂异常,甚至冠心病、脑卒中。

同时,久坐会减缓新陈代谢,热量消耗变慢,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堆积,不仅致肥胖,还会影响胰岛素功能,长期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此外,久坐让腰颈肌肉持续紧张,易引发腰肌劳损、颈椎病;关节润滑液分泌减少,软骨磨损加剧,增加关节炎风险。
面对久坐的风险
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02
步行:对抗久坐的“低成本神器”
南京市第一医院运动关节科副主任蒋逸秋介绍,面对久坐的风险,步行是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步行不仅能够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有效缓解久坐带来的肌肉紧张和关节僵硬。
![]()
此外,定期步行还能帮助控制体重,减少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更重要的是,步行是一种低冲击、全身性的运动,几乎适合所有年龄段和体质的人群,是日常生活中最易实施且效果显著的健康投资。
一项纳入33万成年人(平均56岁)的10年研究显示:每周步行90~720分钟的人,死亡风险降低27%~31%,预期寿命延长约6年。步行能增强心血管功能、加快能量消耗、促进关节润滑液分泌,针对性改善久坐问题。
03
科学步行:找对“量”才有效
蒋逸秋介绍,步行并非“越多越好”,需结合自身情况。
一、不同人群的步行建议:
久坐人群:从每天以10-15分钟、强度为“能正常说话”的速度步行开始,然后逐渐增加至每次30分钟,每天1-2次。
健康成年人:每周需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约为每天快走8000-10000步,标准为每分钟100-120步,心率比静息状态高20-30次/分钟。
特殊人群:关节炎患者需选平坦路面;糖尿病患者饭后1-2小时步行并携带糖果(具体情况,需咨询医生)。
![]()
该图为AI生成
二、步行的正确技巧
姿势端正:抬头挺胸,手臂自然摆动,腰部挺直,步伐适中。
选对鞋子:穿有厚度、弹性好、透气的运动鞋,避免高跟鞋、拖鞋。
安全第一:选平坦、人少、光线足的地方,晚上穿浅色或反光衣物。
灵活调整:可走缓坡或快慢交替,增加趣味性。
04
坚持步行:把运动变成习惯
运动初期肌肉酸痛属正常,可通过以下方法坚持:
固定时间:将步行安排在上班前、中午或晚饭后1小时,形成习惯。
寻找伙伴:约家人、同事同行,互相监督鼓励。
记录进度:用APP或手环记录,根据数据调整运动量。
![]()
“健康不是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蒋逸秋提醒,数字化时代,久坐难避免,但每天步行能为身体“充电”。无需走太多,从每天多走10分钟、1000步开始,慢慢积累,就会发现腰不酸了、精神好了,健康正悄然回归。
动起来吧,让每一步都通往健康!
内容来源 | 南京市第一医院、健康南京
编辑 | 成萌
校对 | 侍文
审核 | 张玮
![]()
点亮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