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国的地位得到不断巩固和增强,工业机器人年新安装量、存量、全球占比和国产化程度均在持续增长。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最新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2024年同比持平的背景下,中国市场实现了7%的逆势增长,成为支撑全球市场的关键力量。
中国当年新增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29.5万台,占全球总量的54%,份额再创新高,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而美国仅新增3.4万台机器人,排在全球第三。
中国2023年每万名员工配有470台机器人,超过德国的429台、日本的419台和美国的295台。
![]()
与此同时,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存量也明显领先。
自2017年以来,中国工厂每年安装超过15万台机器人。截至2024年,全球运行中的工业机器人总量达到466万台,其中中国拥有200万台,占全球总量的43%,高于2023年的41%。
中国不仅使用了更多机器人,而且制造机器人的能力也在提升,中国机器人国产化程度在迅速飙升。
2024年,中国品牌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份额首次突破50%,达到58%。这一跨越式增长迅速改变了过去由外资品牌主导的市场格局。
我国工业机器人数量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我国全球制造中心地位,瓦解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制造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有效应对国际技术竞争、人口老龄化和高端制造业劳动力短缺所带来的挑战:
![]()
一、瓦解了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所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人力成本与东南亚等国家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人力成本已经上升至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国的3倍左右。
受中美贸易战、产业转移和人力成本优势等因素的影响,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近年制造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以越南为例,据UNCTAD和汇丰银行的统计显示,自从2015年以来,越南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全球占比大幅增加了3个百分点,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全球占比增加最多的国家。
![]()
越南近年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也在持续增长,据越南官方统计,2024年越南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为382.3亿美元。其中,实际到位资金达到了253.5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相比2023年增长了9.4%。
与此同时,越南不但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域取得了突破,而且也在计划大力发展半导体、电子、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试图成为“世界新工厂”。
但据哈佛大学和英国《金融时报》的数据显示,虽然中国近年制造业工资大幅上涨,但2019-2023年中国劳动力密集出口产品的全球份额却上升了,同时,中高端产品份额上升更多。
通常而言,一般国家在产业升级工资大增后,低端的劳动力密集产品竞争力下降,就转移到其它国家去了,不再生产了。
![]()
《金融时报》文章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的巨大优势,完全抵消了人力成本相对较高的劣势。
目前,我国机器人密度名列全球第3,而越南、墨西哥和印度等国,排名前20名以外,与我国相比,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
同时,我国还在科研创新、高端制造业、规模优势、产业链配套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越南等国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对中国制造业的威胁相对有限。
例如,越南制造业严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导致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激增。
据越南海关总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越南对华贸易逆差达828亿美元,较2023年的493亿美元增长68%,刷新了历史纪录。中国继续成为越南最大的生产资料供应国和第一大贸易伙伴,占越南进出口总额的26%。
除了越南以外,印度和墨西哥等一些国家的制造业也严重依赖中国供应链,对华出现巨额贸易逆差。
![]()
二、瓦解了国际技术竞争所带来的威胁
目前,美国正在大力引导美国企业制造业回流、并通过关税和市场要挟等手段,要求日本、韩国和欧洲等国的企业加大对美国的投资,试图重振美国制造业,与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展开新的竞争。
在这种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将成为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将会对未来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造成深远的影响。
主要工业国都在加大工业机器人的投入。
中美日韩德五大工业国,2025年计划投入超130亿美元搞机器人研发。
![]()
工业机器人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生产关系的划时代革命。
例如,在汽车行业,焊接机器人将单车生产周期从72小时压缩到18小时;在3C电子领域,装配机器人使手机产线换型时间从2小时缩短至15分钟;在航空航天特殊场景,真空机器人解决了人类无法承受的极限环境作业难题。
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的迅速崛起,不仅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而且也开始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场,有力地应对国际技术竞争。
9月22日,韩国媒体《首尔经济日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的技术实力如今已达到与全球企业相当的水平,而其价格竞争力却令人难以置信。近年来,高端产品市场也见证了中国企业的强势崛起。
规模庞大的中国制造业和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也将会为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未来国产工业机器人也将会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和高端制造业劳动力短缺所带来的压力
中国制造业目前正面临人口老龄化、部分领域劳动力短缺与成本攀升的结构性矛盾。
据人社部等机构的数据显示,2025 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预计达 3000 万人,缺口率 48%。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未来的人才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而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不仅可直接替代不少低技能重复性的制造业岗位,还能缓解老龄化社会的劳动力供给不足问题。
例如,人形机器人未来可大规模填补装配、物流等劳动密集型岗位缺口,成为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 “战略工具”。
![]()
随着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的迅速发展、不仅可以有力地应对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三大挑战。加上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和高端制造业也不断取得突破,我国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增强。
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203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全球占比将由2023年的35%进一步上升至45%。
而美国、日本和德国则分别由2023年的12%、6%和4%下降至11%、5%和3%,韩国和印度仍然维持在3%左右的水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