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第一次听到比亚迪这个名字的时候,总觉得怪怪的。这三个字不能说一点关系没有,至少也是毫不相干。
![]()
随便乱做的东西结果变得很牛逼,这种事有着一种奇异的羞耻感。某个财经论坛上的老哥有过同样的感受,所以他准备帮比亚迪改个名字,叫比亚帝,比较霸气。而比亚迪的回复是:我会考虑。这就跟你去洗脚,妹妹和你说哥下回来还找我时,你的随口回答一样,不靠谱。
![]()
![]()
而在外人看来,这种不靠谱就是比亚迪的天性,没法改。
1995年,王传福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离职,从表哥吕向阳那里借来了250万,创立了比亚迪,开始造电池。
![]()
朋友们我再强调一遍,那是1995年的250万人民币,那会儿北京的平均房价是3000块钱。而且就算没有这笔钱,王传福也不是白手起家,离职前,他是院里最年轻的处长,就算不创业,也前途无量。所以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看看兜里的钱再决定去洗脚上不上二楼。
![]()
到了2002年,比亚迪已经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诺基亚、摩托罗拉都是客户,并成功上市港股。那一年,中国刚刚加入WTO,国内车市正处在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全年325万的产销量,使中国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消费市场,而韩系的现代和起亚也正是这一年开始在国内合资建厂,不得不说是一段奇妙的缘分。
![]()
或许是这样的市场环境也刺激了王传福,也或许只是心头一热,总之,36岁的王传福决定将下半生和汽车绑在一起,开始造车。
众所周知,汽车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但王传福估计也没想到还没开始造车,这钱就得花出去。1993年1月,为了获取造车资质的比亚迪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国营汽车制造厂——西安秦川汽车。
![]()
收购当天,市值刚刚过百亿的比亚迪直接跌没了27亿港币,两天总共跌没了快一半。股东们并不看好这桩收购,他们觉得你一个公鸡要下蛋,不是你的活你要干,丢不丢人?丢不丢鸡?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比亚迪从来没想过换赛道,这电池能装在手机里,为什么就不能装在汽车里呢?爷玩的就是跨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