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人口又少了33万,出生才10万出头,就有人说这是东北特有的毛病。其实这事放眼世界,到处都有类似情况。
美国底特律从上世纪50年代的185万高峰,一路滑到现在的66万左右,芬兰瑞典2023年经济负增长,2024年勉强回点血,2025年预计也就1%多点。
就连吉林辽宁2023年人口小回流,2024年又开始净流出。这些事跨国界这么齐刷刷的,东北的衰退真不是啥中国特色。
![]()
东北的具体数据显示,2024年黑龙江常住人口3029万,比前一年少33万,辽宁4155万少27万,吉林2317万少22万,三省加起来一年流失82万。
从2014到2024,辽宁从4391万降到4155万,少了236万;吉林从2752万到2317万,少了435万;黑龙江从3608万到3029万,少了579万。
十年间三省总人口减了1250万,差不多一个大城市的规模。人口减的主要从外流转成出生率低,黑龙江2024年出生率下降的影响比迁出还大。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整体GDP增长5.3%,但东北收缩城市多,郑州大学研究说138个收缩城市里东北占不少,人口流失率15-20%。
东北经济2024年辽宁增长5.1%,高于全国5%,但人口老龄化重,生育率早2010年就0.7左右,比全国低多了。
东北资源型城市多,煤炭钢铁衰落后,就业机会少,年轻人南下打工,留下老人多,养老压力大。
![]()
这不是东北一家的事,美国五大湖区底特律就是活例子。底特律上世纪初靠汽车业起家,1950年人口185万,通用福特克莱斯勒雇佣几十万工人,城市建高速路,住宅区到处盖。
但从60年代起,日本欧洲车企抢市场,美国公司把工厂移到南部州或墨西哥,劳动力便宜。1948到1967年制造业失业13万,税收入不敷出,学校医院破败,犯罪率高,居民跑路。
1970年剩151万,1980年120万,90年代北美自贸协定后工厂更多去墨西哥,城区废弃楼成堆,成锈带代表。
![]()
2000年95万,2010年71万,2013年破产,负债180亿美元,人口68万。2020年63万,2025年预计61万到66万间。
虽说2025年经济有改善预期,增长可能回正,但人口恢复慢,地铁区2025年354万,比2024年增0.4%,但城市核心还是空荡荡。
底特律衰落轨迹跟东北重合,重工业依赖,产业转移,人口外流,税基缩水。
![]()
芬兰2023年GDP降0.9%,2024年降1%,2025年预计1.1%。瑞典2023年负0.1%,2024年0.2%,2025年1.6%。挪威2024年增长0.8%,2025年1.7%。
这些国家福利好,税收高,但高纬度冬天长,北部省份矿业林业成本高,居民往南跑。芬兰北部采矿木材加工冬天效率低,就业少。
瑞典诺尔兰地区矿业能源受气候限,人口南移。整体北欧2025年增长3%以下,低于全球平均。
![]()
俄罗斯远东哈巴罗夫斯克从2010到2024人口减15%,资源经济靠油木材,但基础设施差,冬天严寒,年轻人去莫斯科或国外。
加拿大育空地区2024增长放缓,矿业旅游季节性强,人口净流出高于全国。阿拉斯加2023增长1.2%,油价波动经济晃荡,居民去温暖南部州。
这些高纬地区衰落跨制度,气候地理是关键。
![]()
低纬度东南亚正好相反,2024年越南GDP增7.1%,2025年预计6.5-8%。菲律宾2024年5.7%,2025年5.8%。东南亚整体2024年4.3%,2025年4.5%。
越南2025年吸引外资253亿美元,数字经济交易2630亿。爪哇岛农田两年九熟,全年建工不停,航运80%全球货过这。
工业时代煤炭让高纬起家,东北五大湖北欧靠此开发。但空调普及后,热带不再热死人,全年生产优势大。
![]()
欧洲能源危机铝厂玻璃厂关,高纬冬天取暖贵,产业竞争力弱。气候变暖高纬暖化快,但经济上迁移到低纬多,低纬生产力高,人口增。
东北在进行调整,辽宁2024年固定投资增5.3%,制造业14.4%,央地项目1.4万亿,数控机床核电破瓶颈。
![]()
2025年目标5%以上,H1中国5.3%,辽宁跟上。虽人口流出,但产业调显示潜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稳产业根,东北适应变化,未来留人吸引人。
衰退是全球高纬的共题,气候技术经济推手。东北虽有努力,但规律难抗,转机在调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