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英国战后统计:打不过志愿军的原因,太多人被我军打成了精神病

0
分享至

1950年冬,英军搭乘“锡兰号”巡洋舰抵达釜山时,或许没人想到,这支曾在二战中历经生死的部队,会在朝鲜半岛被打成精神崩溃。

是火力不如人,还是战略指挥失误?

秘密

朝鲜战争爆发时,英国人自信满满,认为凭借自己在二战中积累的经验与训练,面对朝鲜这样一个东亚小国,即便不是摧枯拉朽,也绝不至于被打得精神崩溃。

可谁也没料到,仅仅三年后,战后的英国军方统计就抛出了一组惊人的数据:

英军在朝鲜战场上,精神疾病患者达到了参战总人数的3.5%。



这还只是被确诊的那一部分,背后被掩盖和遗漏的“隐性精神崩溃者”,更是难以计数。

根据英方保守估计,参与朝鲜战争的英军总人数为81084人,以3.5%比例计算,精神病人至少在2838人以上。

而这一数字,若以重症者占三分之一估算,则约有近千人被后送日本接受强制治疗。

也就是说,有三千多个身经百战的老兵,在短短三年里,被活生生打成了“精神异常”。

这些数字背后的寒意,不是任何战争电影中轻描淡写一句“士兵患了战后创伤症”所能掩盖的。

事实上,这些士兵并不是“天生脆弱”。



大多数参战者都是二战老兵,是英国正规军系统中身体、心理均被判定为健康的“A级预备役”。

他们曾在敦刻尔克的炮火下浴血,在诺曼底的滩头咬牙死撑,对战争残酷性早有深切体悟。

可即便如此,他们仍在朝鲜的战壕里,接连精神崩溃。

这场“局部战争”,为何会让如此多的老兵扛不住?

1950年6月,英军初抵朝鲜时,与朝鲜人民军交战,精神病病例寥寥无几。

而从1950年12月开始,精神病人数如陡坡般暴涨——恰好对应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大规模参战的节点。



数据显示,仅1950年12月至1951年11月,被后送治疗的重症精神病人就高达554人,占到英军总精神病人三分之一以上。

这些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令人震惊:他们在接触部队后大多变得沉默寡言,面无表情,夜里常被噩梦惊醒,有的甚至对轻微的声音产生极度敏感的惊恐反应。

一位英军军医在战地报告中如此描述他的病人:“他们的瞳孔异常放大,鼻翼不停颤动,哪怕是远处传来的一声爆炸声,都能让他们跳起来、蹲下、抱头、发抖,像是一只听见猎枪响声的野兔。”



这些症状,在当时还不被医学充分理解,直到两年后,英军高层才意识到,这些原本被归为“神经性胃病”“慢性腰痛”“血管疾病”的人,实则都属于未被及时确诊的精神病患者。

1952年8月,英国陆军医疗服务部助理主任史密斯上校首次公开指出:“部队中很多士兵报告的胃肠不适、腰背疼痛、皮肤瘙痒,其实并非生理性疾病,而是精神焦虑与恐惧的身体表达。”

这一观点一经提出,立刻引发军方医学系统的大震荡——因为这意味着,早期统计数据严重低估了实际精神病人数量。



相比之下,同期的美军早在二战后期便开始系统研究战场应激反应(Battle Fatigue)和心理战伤,在识别机制与干预措施上都走在前列。

美军甚至发现,在他们的骨科住院病人中,有56%实际上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

而英军直到1952年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来自己军中也存在类似的高比例——甚至更高。

最耐人寻味的是,英国军方从未对外承认“精神病潮”的真实成因。

他们仍习惯性地将这场大规模心理崩溃,归因于“朝鲜恶劣的气候”“野外长期驻扎的单调生活”“战场饮食与卫生条件不良”等外部因素;



而鲜少正面提及一个关键事实——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上的顽强攻势,极大压迫了英军的心理防线。

也正因如此,这3.5%的数字,成了英国军事心理史上讳莫如深的一页。

不是战斗打败他们,是恐惧

1950年1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声不响地越过鸭绿江,开始了对美军和联合国军的反击。

英军士兵在初上朝鲜战场时,普遍认为这不过是一次和平时期的“远征演习”。



这群士兵大多是从二战战场上走下来的老兵,他们不是没见过血,而是从未见过像中国军队这样的“打法”——夜晚袭营、哨音乱耳、人影游走、喊杀声骤起,志愿军往往选择在英军最疲惫、最松懈的时刻发动攻势。

但真正击垮他们的,不是这些“战术”,英军的观察记录中,多次提到志愿军的作战“没有常理”,而是“近乎疯狂地一波又一波”,哪怕面对成排的机枪和火炮,也能不惜伤亡地冲锋。

对习惯了线性作战、标准攻防节奏的英军士兵而言,这种作战方式简直是噩梦重现。



奇怪的是,在一些大规模战斗之后,英军精神病患反而相对较少;而在漫长的待命期、夜间防御阶段,病患数量却暴增。

比如1951年3月与6月两个高峰期,当月英军并未爆发大规模冲突,却有大量士兵报告精神不适。

这种“不打仗反而疯”的现象,让英军军医感到十分困惑。

他们慢慢发现,真正的“杀手”不是敌军的子弹,而是那种日复一日的精神绷紧感。



士兵们在黑夜中听着山林里的树叶抖动,怀疑那是敌人;在哨声响起的一刹那,就如条件反射般猛然卧倒;有的甚至已经习惯在半夜从梦中惊醒,怀疑自己又被包围了。

这种持续性的“恐惧感”比任何枪林弹雨都要致命。

一个士兵的神经,可以承受一次激烈的交战,但难以承受连续无休的“心理打击”。

厌战消极

不同于为了家园和民族而战的二战,朝鲜战争对英国士兵而言,这场战争既不发生在他们的国土上,也与他们的国家利益没有明确关联。



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不知道敌人到底是谁,更不知道这一切将如何结束。

最直接的体现,便是英军作战方式的“退化”:

他们从初期尚能勉强执行巡逻任务,到后来几乎完全放弃争夺中间地带,只固守核心阵地,不再进行主动出击。

志愿军的巡逻队在英联邦防区自由出入,如入无人之境,这本应是军事部署上的重大安全漏洞,却成了英军日常的“默认设定”。



在1952年5月至1953年6月这一阶段,英军战斗伤亡共计2026人,然而非战斗伤亡却高达12735人,达到了惊人的1:6.29的比例。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在1953年1月和2月,英军战斗伤亡分别仅为5人和3人,而非战斗伤亡却分别达到了806人和599人。

也就是说,在几乎没有实质性战斗的情况下,英军却依然“倒下一大片”。

这种现象放在任何战史中都是极其罕见的,它意味着一种现象级的集体崩溃:

不是因为炮火、不是因为敌人,而是源自军心的溃散。



士兵因精神崩溃而住院、因战场事故而自残、因虚构病症而被遣返的比例之高,甚至一度让英军后勤系统不堪重负。

更令人讽刺的是,即使面对精神状况全面恶化的部队,英军指挥体系却仍抱持着“绅士式”的克制与犹豫。

他们试图用茶歇、文娱表演、圣诞节派对来缓解士兵情绪,但这种“战争假期化”的处理方式,在朝鲜战场上,显得格外无力。



与此相对照的,是志愿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精神状态。他们穿着单薄、吃着简单,却从未停止主动出击。

而英军,则在被动防御中越陷越深,逐渐丧失了对阵地的控制欲与责任感。

中间地带变成了“无主之地”,而这片无人区,恰恰成为了英军心理荒废的投影。

“只要中国人不来打我,我就绝不出阵地。

这种心态的结果,就是在面对需要出击的命令时,士兵们开始出现集体抵触——延误时间、故意走错路线、报告身体不适,乃至在战前夜集体申请转岗。



志愿军的火力,打碎了英军的灵魂

1951年10月,一场战斗悄然掀开了英军心理防线崩溃的序幕。

这场战斗发生在马良山与高旺山之间,当志愿军以密集炮火向英军阵地倾泻时,许多英国士兵在第一时间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应对经验。

他们一如往常地低头抱头,以为这是例行的零星打击,却没料到,这只是“炮雨季”的开始。

此后数月,志愿军的火力密度陡然提升,原本零散的炮击变成了成片覆盖的饱和打击,像雨点一样铺天盖地砸落英军阵地。



炸裂的巨响从清晨延续到深夜,间歇不过几分钟。

最初,英军还尝试使用药物来“抚平”这些症状,镇静剂、吗啡、安眠药成了前线军医的“应急三宝”。

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些药物根本无法治愈什么——它们充其量只是延缓崩溃的速度。

志愿军的火力之强远超英军战前估计,他们原以为志愿军依旧是“游击队”思维,却万万没想到,这支军队已经能够调动大规模炮兵进行系统性火力压制。



战壕、掩体、交通壕,英军引以为傲的防御工事,在志愿军的炮雨下不过是沙丘草棚,动辄就被炸得飞起。

一开始是个别士兵在夜间睡不着觉、梦中惊醒,接着是整排士兵要求更换阵地,到了后来,连级单位集体报告心理不适,甚至要求回撤治疗。

而后方医院早已人满为患,连护工都临时从其他部队调派,可即便如此,仍有大量士兵只能排队等着“被确诊”。



所以,他们求的是“治疗”,实则是“逃离”。

只要能离开这片土地,哪怕是以“精神异常”的名义,他们也愿意。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致歉!闭店!石家庄又一知名超市即将停止营业!

致歉!闭店!石家庄又一知名超市即将停止营业!

新牛城
2025-11-03 14:30:56
核武专家都在猜,特朗普这句话什么意思?

核武专家都在猜,特朗普这句话什么意思?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3 08:45:21
刚下飞机交警来电:你车撞人了,需赔偿30万!我:车在博物馆展出

刚下飞机交警来电:你车撞人了,需赔偿30万!我:车在博物馆展出

秋风专栏
2025-10-29 11:45:27
许绍雄出殡时间已定,家属呼吁:别送花篮直接给钱,原因让人泪目

许绍雄出殡时间已定,家属呼吁:别送花篮直接给钱,原因让人泪目

柠檬有娱乐
2025-11-01 13:48:49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一号2026年发射:最多可载7人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一号2026年发射:最多可载7人

月舞知音
2025-11-03 05:12:39
布达诺夫指挥特种部队突袭波克罗夫斯克的俄军,结果失败了

布达诺夫指挥特种部队突袭波克罗夫斯克的俄军,结果失败了

山河路口
2025-11-01 19:56:56
陕西女护士遇害后续:毕业十年没谈过对象,被男友下药拍照威胁

陕西女护士遇害后续:毕业十年没谈过对象,被男友下药拍照威胁

热风追逐者
2025-11-03 09:46:18
台湾统一后,为啥不能走港澳的路子?统一后的台湾不再是问题岛屿

台湾统一后,为啥不能走港澳的路子?统一后的台湾不再是问题岛屿

贱议你读史
2025-11-03 01:12:56
足协想接管?苏超到底有多赚钱?盈利数字曝光,体育局官宣回应

足协想接管?苏超到底有多赚钱?盈利数字曝光,体育局官宣回应

乐聊球
2025-11-03 12:34:47
两性关系里,除了生理需求,男人最在乎女人这一点

两性关系里,除了生理需求,男人最在乎女人这一点

繁花新鲜事
2025-11-03 06:48:09
谁要搞王家卫?

谁要搞王家卫?

梳子姐
2025-11-02 20:14:08
雷军的“免费送”,到底是发福利,还是文字骗局?

雷军的“免费送”,到底是发福利,还是文字骗局?

吃瓜局
2025-10-22 14:30:20
炸裂揭幕战!广东男篮誓夺金牌,山东男篮黑马不认怂,火星撞地球

炸裂揭幕战!广东男篮誓夺金牌,山东男篮黑马不认怂,火星撞地球

眼界纵横
2025-11-03 18:50:59
这下好了,君合律所不仅上海人,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这下好了,君合律所不仅上海人,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2 15:47:12
杨德龙:4000点可能是A股市场行情的中继,并非行情的结束!年底前市场出现震荡调整但牛市格局不变

杨德龙:4000点可能是A股市场行情的中继,并非行情的结束!年底前市场出现震荡调整但牛市格局不变

和讯网
2025-11-03 16:14:20
上海这一天,32岁吴千语输得彻底,27岁网红腻腻和其同框赢麻了

上海这一天,32岁吴千语输得彻底,27岁网红腻腻和其同框赢麻了

小徐讲八卦
2025-11-03 18:10:26
纪实:武大校花陈怡,嫁黑人丈夫却被迫接客,父亲解救失败后自杀

纪实:武大校花陈怡,嫁黑人丈夫却被迫接客,父亲解救失败后自杀

谈史论天地
2025-10-18 12:25:54
郑丽文公布第四波人事任命,朱立伦尴尬了,洪秀柱罕见喊话郑丽文

郑丽文公布第四波人事任命,朱立伦尴尬了,洪秀柱罕见喊话郑丽文

南宫一二
2025-11-03 15:50:44
郑丽文刚打脸卢秀燕,国民党内就有人对着干,非常不一般?

郑丽文刚打脸卢秀燕,国民党内就有人对着干,非常不一般?

DS北风
2025-11-03 18:22:08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2025-11-03 19:43:00
兴趣知识 incentive-icons
兴趣知识
感谢关注 感谢喜欢
872文章数 1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数码
游戏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家长举报的,凭啥跳脚?”老师不再打印作业后,家长群炸锅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数码要闻

仅售 5000 件,铁三角推出 ATH-M50x 十周年 ENSO 限定款监听耳机

文字互动推理游戏《真探3》PV首曝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