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志愿军侦察班抓到一个南朝鲜营长,政委一看之下大惊:怎么是你?

0
分享至



1951年,朝鲜战场正打得火热,志愿军和“联合国军”正面交锋,谁都不敢有半点松懈。

可就在一支志愿军侦察小分队抓获一名南朝鲜军营长后,341团的政委张镇铭一看到他,居然脱口而出一句话:“怎么是你?”

这反应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政委怎么会认识一个敌军营长?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政委和敌军营长又是否认识?



美军新官上任

1950年12月,美国陆军第八集团军,正经历着其最灰暗的时刻。

因为第二次战役的结束,彻底击碎了联合国军对胜利的幻想。

不仅前线大溃败,就连美军第八集团军的司令沃克,也在仓皇撤退途中与南朝鲜军卡车相撞,当场身亡。

沃克的死,让本就士气低落的美军陷入更深的混乱之中。

总部紧急从本土调派了时任美国陆军助理参谋长马修·李奇微接替他的位置。



当他于12月26日踏上朝鲜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一个月前还自诩为世界最强的“联合国军”,如今却像一群失魂落魄的难民,灰头土脸地往南撤退。

李奇微一边巡查阵地,一边与各军指挥官简短会晤。

美国第一军、第二十五师,英国第二十九旅,还有南朝鲜第一师,这些部队的指挥官一个个面容凝重,眼神中透着无奈与惶恐。



他们给李奇微呈上的不是计划,而是一封封请战延期和请求增援的文件。

士兵们的状态更令人揪心,他们在掩体边打着寒战,嘴里嘟囔着“圣诞节不该是在这种地方过”,眼神空洞地盯着远方。

面对这样一支军队,李奇微知道,若再强行推进,只会让美军彻底沦为志愿军的“移动靶子”。

因此,他暂缓了原本的反攻计划,转而制定全面防御策略。



他命令全线撤退至三八线以南,并在临津江一线布设纵深防御。

他明白,这不仅是一条物理意义上的战壕,更是一条心理战线,能否稳定军心,将决定“联合国军”是否还有翻盘的机会。

不过,在李奇微的防御布局中,一个“精妙”的安排格外醒目。

他将南朝鲜部队安排在防线最前端,而美英联军则稳稳地躲在他们身后。

这种明摆着的“借刀杀人”做法,令南朝鲜士兵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



敌我士气悬殊

其实,许多南朝鲜士兵,在经历了前两次战役的“开局即溃退”后,早已对这场战争心灰意冷。

与其说他们是来作战,不如说是被押上前线的战俘。

他们面对志愿军时的第一反应,不是迎击,而是惊恐地掉头逃跑。

有的甚至连枪都没拿稳,就把头盔一丢,举起双手向志愿军示意“我投降”。

他们在夜里悄悄讨论最多的,不是战术,不是命令,而是“如果美军真撤了,我们怎么办?”



前线的一个南朝鲜连长甚至偷偷写信回家,说如果自己再也不回去,希望家人烧香拜佛,也别指望联军会把他的尸体带回来。

而就在三八线南侧的土丘之上,联合国军的美英部队则在加紧构筑防御工事。

他们有帐篷、有热食、有保暖装备,还有轮换制度。

一个美国大兵在写给妻子的信中提到,“我们这边有热咖啡和香烟,只要不被调去前线,其实日子还能过。”

这就是同一条战线下的两个世界,一个是苟延残喘,一个是得过且过。



李奇微对此心知肚明,他不是不明白这些士兵的处境,只是他别无选择。

他把希望寄托在志愿军“物资跟不上”的判断上,认为只要拖下去,这支靠肩挑马驮的部队就会自动崩盘。

可他低估了一种力量,意志。

同一时间,数百公里外的志愿军阵地上,士兵们正蹲在山坳里吃着冰冷的炒面,喝着混着泥沙的雪水。

他们穿着棉衣中夹着稻草做成的“自制防寒服”,睡觉的时候五六个人挤在一起,只为取暖。



但没有一个人抱怨,也没有一个人临阵退缩。

他们中有从鸭绿江口走了十几天的年轻新兵,也有经历过百团大战、渡江战役的老兵。

他们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阻止侵略,他们更相信,只要再咬牙坚持几天,就能把敌人打出朝鲜半岛。

总之,战火还未燃起,但在这场“志在必胜”与“只求自保”的对决中,胜负早已写在每一位士兵的眼神里。



“饺子战术”生效

1950年12月31日夜,就在午夜即将来临之际,一道信号弹突然划破长空,宣告着人民志愿军第三次战役的正式打响。

战火首先在临津江一线点燃,志愿军的主力部队前行,凭借着极强的夜战能力和熟练的山地穿插技巧直扑敌阵。

他们分三路并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联合国军”的防线发起猛烈冲击。



早在战役开始的前一日,志愿军第39军就将上万兵力和数十门火炮秘密部署到了南朝鲜第一师阵地边缘。

志愿军的行动就像是剥开包饺子的外皮一般,将敌人逐步引入设好的陷阱中。

这正是彭老总提出的“包饺子”战术。

下午五点,炮击一声令下,志愿军火力铺天盖地地倾泻而下,仅半小时内便摧毁了南朝鲜第一师大量前沿阵地。



在猛烈炮火掩护下,第116师迅速发动突击,仅用十余分钟便穿越敌军布设的雷区。

与此同时,第38军的先头部队114师340团以破竹之势渡过汉江,他们仅用十分钟就在江面搭起一座简易浮桥,随后如潮水般冲入敌阵。

面对这支号称“万岁军”的志愿军劲旅,美韩联军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联合国军此前布设的三条防线,仅在一天时间内便被38军完全击破。



这场战斗的精彩之处,并不仅在于正面突破的迅猛,更在于志愿军的战术穿插与包围。

他们渗透至敌军后方,分割切断防区,将南朝鲜军孤立成一块块“饺子馅”,四面包围,无从脱逃。

南朝鲜军第一师的命运最为悲惨,他们原本被李奇微放在最前线作为“障碍”,却没想到敌人来的如此之快,刚刚完成部署便被全线包围。

火力点被炸毁,纵深炮兵阵地失去联络,只能靠迫击炮和步枪硬拼,却连组织反击的能力都没有。



战至后期,整个第一师阵型混乱,士兵四散奔逃,整个军队从体系到意志都迅速解体。

这场进攻打得太快,快到连志愿军的后续部队都有些跟不上前线节奏。

比如负责114师后卫任务的341团,即便日夜急行军也只能拼命追赶。

而就是在这样的“你追我赶”中,一段段荒诞又真实的战地插曲发生。



草垛奇遇

战事持续多日,志愿军第38军114师341团在长途奔袭中已疲惫不堪。

团政委张镇铭和战士们一样,脚踩坚冰、日夜兼程,只为追上前线突击部队。

他们一路跋涉,精神早已接近极限。

这天傍晚,部队终于接到了可以原地短暂休整的命令。



这一消息无异于天降甘霖,战士们顾不上地面泥泞、寒风刺骨,纷纷瘫倒在路边,衣不解甲便沉入梦乡。

张镇铭也拖着沉重的脚步,四下寻找一个相对干燥些的落脚地。

终于,在一片田埂边,他发现了一个草垛,可正当他准备靠上去时,发现草垛边已有一人仰躺着,看着像是睡着了。

对方高高瘦瘦,穿着一件灰白色的美军大衣,头压得很低,双手还紧紧攥着一张地图。

张镇铭第一反应便是:“老郭也真会挑地方。”



老郭是团部参谋长郭某,前些日子确实在战场上缴获了几件美军大衣,他穿着一件保暖御寒,和这人的装扮一模一样。

而那副地图模样,也与郭参谋平日随身携带的军图无异。

张镇铭笑了一下,疲惫地拍拍这人的肩膀,调侃道:“老郭,你还真是找了个好地方啊。”

那人没有反应,依旧睡着,张镇铭也困的不再多话,一屁股坐下,靠着草垛便沉沉睡去。

半夜时分,部队警卫员前来叫醒张镇铭,他揉着眼睛,打着哈欠起身,拍了拍身边那人:“老郭,走了,部队出发了。”



可对方依旧不动,只是翻了个身,继续“酣睡”,张镇铭心想他实在太累,便也没再多问,带着警卫员赶往队伍方向。

他们刚离开没多久,侦察连参谋曹殿珍也带队赶来,他们完成任务归来,准备就地休息。

曹殿珍警惕性极高,虽也一度以为是老郭,但目光一扫,那人脚上穿着的一双簇新的黑皮靴让他神色骤变。

曹殿珍了解战友,也了解志愿军物资有多紧缺,即使缴获美军军靴,大多数人也不舍得穿,更别提穿得如此整洁干净。



他用手语示意身边几名侦察兵靠近,自己却若无其事地靠了上去,随口说:“老郭,你这靴子挺亮啊。”

对方一动不动,曹殿珍突然猛地一伸手,将那人压得极低的军帽一把揭下。

那人被惊动,立刻坐起身准备挣扎,嘴里本能地吼出几句夹杂朝鲜口音的南韩话,这下再无疑问。

侦察兵一拥而上,将其死死按倒,确认安全后,曹殿珍立刻找来连里精通朝鲜语的战士,与之交谈。

结果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这人竟是南朝鲜军队的一名营长,所属单位是前不久刚被打散的南韩炮兵部队。



敌军营长怎么会出现在我军纵深?怎么会穿着美军大衣、带着地图、独自一人蜷缩在草垛边?

一连串疑问令人警觉,也更显局势复杂,曹殿珍立即押着他前往张镇铭所在,打算交由政委审问。

当这名俘虏出现在张镇铭面前,政委整个人都怔住了。

他睁大眼睛看着对方,几秒后才缓缓吐出一句话:“怎么是你?”



警卫员和曹殿珍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张镇铭干咳一声,尴尬笑道:

“各位,别误会,我……我昨晚跟他一起躺草垛上睡了一觉,还以为是老郭。”

众人哗然,连那个南朝鲜营长也一脸惊愕,看着眼前的这位政委,表情五味杂陈。

随后的突击审问中,这位营长交代了不少军情:他所属炮兵营因战局突变被迅速切断补给,与主力失联后四处逃窜。

他孤身一人试图穿越志愿军战线躲回南部,结果迷路,在天黑前寻得草垛藏身。



他之所以一直装睡,是怕被发现;却不料一觉醒来,先是和敌方政委并肩睡了一宿,后又被一名“眼毒”的侦察兵一双皮靴识破。

这场乌龙,虽令人啼笑皆非,却最终成就了一次战略情报的突破。

张镇铭将营长提供的炮兵部署、残余兵力及交通要道方位迅速上报,为后续志愿军推进扫清障碍。

这一“误会”,意外推动战局一大步。

而那双南韩军靴,也成了这段战场传奇中最值得记住的“道具”。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孩子心中“亲人排序”曝光,很多爸爸看后直呼:不可能,接受不了

孩子心中“亲人排序”曝光,很多爸爸看后直呼:不可能,接受不了

艾米儿育儿
2025-11-08 17:31:16
档案解密:敌人为何要杀害15岁刘胡兰?真相不是你看到的这么简单

档案解密:敌人为何要杀害15岁刘胡兰?真相不是你看到的这么简单

史阁
2025-11-10 11:05:34
哈军工高干子弟多,学院领导表示很难管,陈赓说:我教你两条原则

哈军工高干子弟多,学院领导表示很难管,陈赓说:我教你两条原则

混沌录
2025-10-20 20:17:14
航母才是最大捕鱼船?辽宁舰每次拉回数十吨海鲜,怎么不吃却销毁

航母才是最大捕鱼船?辽宁舰每次拉回数十吨海鲜,怎么不吃却销毁

历史求知所
2025-11-10 11:30:08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眼科主任面带桃花:前一秒甜美养眼,后一秒大尺度画面太辣眼

公子麦少
2025-11-08 16:20:48
主动投案,贵阳市副市长高杨任上被查 其长期任职规划设计领域

主动投案,贵阳市副市长高杨任上被查 其长期任职规划设计领域

红星新闻
2025-11-10 11:11:22
球王容志行现身广州十五运开幕式,最戳泪点情怀时刻,勾球迷回忆

球王容志行现身广州十五运开幕式,最戳泪点情怀时刻,勾球迷回忆

珊姐姐
2025-11-09 23:09:05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女同事欠我两万不还,说要钱没有要人随便,我迫不得已去了她家

小莫哥哥野钓日记
2024-03-14 19:01:10
崩塌的莫兰特

崩塌的莫兰特

仰卧撑FTUer
2025-11-10 11:31:04
深圳一独居女子突发昏迷!被发现时正倒在家中

深圳一独居女子突发昏迷!被发现时正倒在家中

深圳晚报
2025-11-10 11:08:07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军事专家:福建舰让一些国外决策者变冷静了

环球网资讯
2025-11-07 15:47:09
重庆冲超国安获益,李明卖2新星留一手 可收回重用 阮奇龙练出了

重庆冲超国安获益,李明卖2新星留一手 可收回重用 阮奇龙练出了

替补席看球
2025-11-10 12:02:04
四喜:直到私生子争夺千万遗产,沈明珠才知婆婆为何要她生下孩子

四喜:直到私生子争夺千万遗产,沈明珠才知婆婆为何要她生下孩子

小七追剧站
2025-11-09 21:28:05
NBA巅峰流浪第一人,他本该统治联盟,28岁却混成底薪

NBA巅峰流浪第一人,他本该统治联盟,28岁却混成底薪

体坛热评
2025-11-09 23:40:12
AMD统治CPU市场:月销量占比近84%!9800X3D一款接近Intel全系

AMD统治CPU市场:月销量占比近84%!9800X3D一款接近Intel全系

快科技
2025-11-09 18:30:15
课本告诉我们: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不告诉我们蔡伦是什么样的人

课本告诉我们: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不告诉我们蔡伦是什么样的人

谢纶邮轮摄影
2025-11-10 09:39:31
孟婆揭示:发现家中有这3种特征,就表明故人已经重新投胎

孟婆揭示:发现家中有这3种特征,就表明故人已经重新投胎

古怪奇谈录
2025-11-07 10:07:33
书记儿子考到林业局当科员,局长看他不顺眼,那天书记来视察项目

书记儿子考到林业局当科员,局长看他不顺眼,那天书记来视察项目

秋风专栏
2025-11-09 00:55:05
跳高王子朱建华:退役定居美国,为养家糊口再次回国,后来怎样了

跳高王子朱建华:退役定居美国,为养家糊口再次回国,后来怎样了

混沌录
2025-10-16 21:54:07
全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预赛:潘展乐、孙杨赛道相邻,赛后泳池握手

全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预赛:潘展乐、孙杨赛道相邻,赛后泳池握手

懂球帝
2025-11-10 11:23:19
2025-11-10 12:48:49
浩舞默画
浩舞默画
知道一点点历史,会讲几个故事
969文章数 4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头条要闻

老人花1500元装的净水器次日就漏水 生产厂家经营异常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旅游
亲子
公开课

手机要闻

欧洲地区限制严格 苹果iPhone 18系列电池受限

教育要闻

青岛富源路小学:掐丝珐琅里,非遗与亲情共闪光

旅游要闻

聚焦河南新密溱洧水城:千年文脉碰撞创新活力

亲子要闻

守护稚嫩肺脾 小儿膏方夯实健康根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