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严利君 通讯员 阮梦)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长河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既承载着数千年的医道智慧,也凝聚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哲学。
“我们患者在就诊的同时,还可以看看墙上展柜的中医药文化历史知识,不仅能打发就诊时间还能学习到知识。”正在就诊的惠阿姨说。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不仅温润了就医环境,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公众对传统医学的认知和兴趣。
![]()
走进王益区中医医院,仿佛置身于一本立体展开的中医药文化长卷。走廊两侧,一块块展牌宛如翻开的典籍,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发展脉络清晰呈现。配合泥塑、珍贵文物复制品以及生动的图文展示,市民在看病就诊之余,也能徜徉其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厚重与温润。
不仅如此,医院还通过中草药简图的形式,将形态各异、功效独特的草药知识直观展示出来,既科普了药材习性,又拉近了群众与中医药的距离。再加上名医典故的呈现,让“医者仁心”的精神在一张张图文中闪光,成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的精神滋养。
"医生,我晚上睡觉脚总是冰凉的,有啥法子不?"
“脚凉啊,多半是气血不通。教大家一个穴位按摩法——每天睡前搓搓脚底的涌泉穴,就是脚心凹陷的地方,搓到发热,再泡泡脚,放点艾叶、花椒,保管您睡得香!"
![]()
在桃园街道建工路社区,医务人员正在给居民开展中医知识专题讲座,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结合季节特点与居民常见健康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中医基础理论,重点围绕“中医饮食调理”“经络穴位保健”“常见慢性病中医防治”三大板块展开。现场通过示范按摩手法、指导辨别体质、解答健康疑问等互动形式,让居民直观掌握实用养生技巧,教大家通过按压合谷穴缓解头痛、按揉足三里增强脾胃功能,干货满满。
近年来,王益区倾力打造沉浸式中医药文化场所,在传承中创新,在守正中出新,让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王益区以实际行动,让古老的中医药焕发青春之光。先后建成了4个省市级名中医工作室、2个乡镇中医适宜技术推广站、1个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传承基地、治未病中心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新建村级孙思邈中医堂3家,改造乡镇(社区)示范孙思邈中医堂6家,举办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3期,积极推广“灸法”等中医技术,为健康王益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编辑:杨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