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组建了新的内阁,即新的政府,这届新的政府有什么亮点和看头呢?
![]()
要说最大的亮点,恐怕就是高市早苗任用林芳正、小泉进次郎与茂木敏充了。
林芳正由石破茂内阁中的官房长官一职转任总务大臣,小泉进次郎由农林水产大臣转任防卫大臣,茂木敏充则担任外务大臣。
小林鹰之没有进入内阁,但是却担任了自民党的政调会长,这也是一个位高权重的职位。
以上四人,全都是曾与高市竞争总裁职务的人,高市分别以日本首相和自民党总裁的身份,对他们全都委以重任。
当然,我们也需要注意,对茂木敏充与小林鹰之的任命,也有论功行赏的意味。这两人的支持者们,在总裁选举的决胜轮中,都投给了高市早苗。
这一届日本政府又有什么看点呢?首先,这是自民党的全党内阁,所有人都来自自民党。虽然维新会也加入了执政联盟,但是维新会主动放弃了入阁的机会。
先前的石破茂内阁、岸田文雄内阁、菅义伟内阁、安倍第二届内阁中,国土交通大臣一职,都留给了公明党。
先前有传闻称,维新会想要将总务大臣收入囊中,最后证明没这回事儿。
我们如果去看官方排名的话,总务大臣则位列首相之后。
此次内阁,包括首相在内,一共有19人。19人中,除了首相外,有14人是国务大臣,国务大臣负责主管一个部门,其余的人则是内阁府特命担当大臣,相当于不管部部长,虽然名下没有“部”,但是却会被分配多项特定任务。比如同时负责少子化(低生育率)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这些大臣们会统筹跨部门间的协作,就特定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
根据战后最初的《内阁法》,内阁总人数不能超过17人,后来随着政府权力的扩张,17人已经不够用了,许多国务大臣都不得不负责其他事务。所以后来修改了法律,增加了内阁成员的名额。
官房长官虽无“大臣”之名,但也是内阁中的一员,而且还是国务大臣。这个职务,相当于日本政府秘书长,负责协调统合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同时担任内阁的新闻发言人。
包括首相在内的19名内阁成员中,有17人是众议院议员,来自参议院的人则只有两位,而“社会人士”则为零。
日本宪法规定:内阁中来自国会的成员不得少于半数。但是在实践中,却常常变成内阁中的人全部都来自国会。
这固然不违反宪法,却与宪法设置此项条款的初衷不相符合。该条款的本意,是希望日本政府能够从商界、学界、法律界等吸纳社会贤才进入内阁,为内阁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新的思维。然而,由于内阁人数过少,等着排队进入内阁的议员大佬们又多如过江之鲫,所以“社会人士”要想进入内阁,难度太大了。
内阁中出身自众议院的人要比出身自参议院的人多得多,原因不外有二。一是众议院的人数本来就多,是465人,而参议院是248人。二是众议院在国会中享有优先权,是权力较大的一方。安倍、菅义伟、岸田、石破、高市这些人,都是众议员。而且,内阁对众议院负责,所以首相在任命内阁成员时,当然会将重心放在众议院一边。
有意思的是,除了高市自己之外,内阁中的另外两名女性,恰巧都是参议员。
![]()
日本宪法还规定,所有内阁成员,必须是“文民”,所谓“文民”,即是“非军人”的意思。起草日本宪法的美国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当然是因为二战的教训,当时许多来自军部的军国主义分子进入内阁,甚至担任首相。
昨天的文章中,有人问:是不是先前石破茂内阁的人都失业了?
答案是否定的。我查询了一下相关资料,发现石破茂内阁中的人,也全都来自国会。所有这些人,现在都还是国会议员,石破茂现在也仍然是国会议员。
如果是总统内阁的话,那么当总统卸任后,部长们也会按照惯例提交辞呈,然后会失去公职,比如布林肯、耶伦等。
议会制与总统制的运行逻辑不一样,议会制国家中的内阁成员们,都是“进可攻、退可守”的,韧性很强,灵活度也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