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田虫情监测常陷 “人工依赖重、测报滞后” 困境 —— 某水稻产区农户曾靠每周 2 次人工巡查监测稻飞虱,2023 年汛期因阴雨天气漏查 3 天,等发现虫害时,稻飞虱已蔓延至 150 亩稻田,虽紧急喷施农药,仍导致亩产减产 12%,额外投入农药与人工成本超 2 万元。太阳能拍照虫情测报灯WX-CQ5的出现,以 “离网运行 + 全自动测报” 打破这一局限,成为无电农田与偏远地块的防虫关键工具。
![]()
该设备的核心优势在于 “能源自主与全流程自动化”:依托太阳能供电系统,无需外接 220V 电源,哪怕连续 3 天阴天也能稳定运行,完美适配山区、丘陵等无电农田;严格遵循 GB/T 24689.1-2009 标准,集成诱虫装置、红外杀虫仓、高清拍照组件与 8 位自动转仓 —— 夜间通过光控自动开灯诱虫,害虫撞击屏幕后落入杀虫仓,远红外技术 15 分钟内将仓温升至 90±5℃,杀虫致死率超 98% 且虫体完整率达 95%,避免传统药剂杀虫导致的虫体破损;随后传送带自动将虫体平铺送至 4800W 像素摄像头下拍照,8 位转仓还能按设定时段分隔虫样,确保不同时段诱集的害虫不混淆。
实际应用中,其 “耐候性与数据便捷性” 更贴合农田场景:喷塑主机材质抗风雨侵蚀,单独的雨控排水系统可自动分离雨水与虫体,避免箱内积水损坏部件;拍照数据通过 4G 模块实时上传至农业云平台,农户在手机上就能查看虫体照片与数量统计,无需再奔波地块。某合作社应用 20 台该设备后,稻飞虱测报响应时间从 3 天缩短至 2 小时,农药使用量减少 25%,2024 年早稻亩产较上年提升 8%,“以前天不亮就要去田里找虫,现在手机上随时看,打药也能掐准时机,省了不少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