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一年最关键的「养藏时节」到了,10月23日霜降,这是一年中阴阳交替的转折口。很多老病、虚寒、失眠、手脚冰冷的人,身体的底子其实都是从霜降开始出问题的。老话说得好:“霜降一来,百病潜伏。”这日子一过,寒气就开始钻骨缝、进膝盖、绕腰肾,不防着点就得受罪。
我坐诊这些年,每逢霜降前后,问得最多的就是:要不要进补?还能不能锻炼?吃点啥才不燥不腻?今天我可不讲空话,就跟你讲老一辈留下来的这句实在话:“一防,二不动,三吃”,记住了,少病顺过冬。
一防:防寒、防燥、防关节冷风入
这“防”字,是头一个要做实的。阳气在秋末开始走隐藏,霜降后早晚温差最刺骨。人的阳脉收着,一受风寒就头晕、咳嗽、腰痛腿沉,尤其是膝盖。
![]()
这时候出门一定戴帽子披围巾,别让耳根、脖子、脚踝着凉。有阳虚的,晚上记得艾叶泡脚,守住关节。穿衣别等冷了才加,秋风最会“趁你不注意进骨头”。
你是不是每天早晚起来时,总觉得手脚冰凉、膝盖有点拧巴?那身体已经开始提醒你“寒进经络”了,该做点事了。
二不动:清晨不急动,出汗不乱动
霜降之后阳收阴长,咱喝口水都得“讲温养”,更别说是运动。天天一大早起床跳操、广场舞、晨跑的,冷气一吸进肺,别说强身健体,反倒动扰了藏阳之气。
起床慢,洗漱时热毛巾先敷敷头面,防止心脑血管猛起反应。运动改到太阳出来后,慢走、八段锦、小功法就够用,别一练一身汗,汗出当风,湿寒就进去了。
尤其老寒腿、容易感冒、天一变血压就不稳的,更不能贪早练。是不是你也喜欢6点钟“晨练出门”?今天开始,试试改到9点出门,阳暖身才敢动。
三吃:吃润吃温,吃养脾护肺的当家料
吃方面,霜降传统讲究“平补、慢补、软补”。我家吃的是这些:
羊肉萝卜汤:羊肉温补、萝卜顺气,炖进当归几片,香而不燥,晚上吃一碗,腿暖到脚心。
山药红枣小米粥:小米养脾山药润肺,几个红枣一搅,甜润顺口,睡前喝也不怕上火。
栗子焖饭:霜降时节的新栗子香糯可口,健脾而不湿,焖饭里丢点胡萝卜、香菇,香气抚脾胃最妙。
百合银耳桂圆羹:这道润燥养肺、安神助眠,对老人干咳、女人失眠、小孩鼻干都合适。
咱讲究的是“药食同源”,不像那些猛补的“补法”,这个时候就吃该吃的,补得住气血,还不伤脾阳。
说句实在的,你是不是也常常吃得油大腻重,越吃越上火、越干越不补?下次尝试上述一个小方子,用一周时间自己对比看看气色。
四稳:情绪要慢点,作息要早点,嘴巴要淡点
我还得加一句,今年霜降跟阳历重,有些人时常莫名烦躁、焦虑入夜难睡。这都是阴阳转换时期,气血起伏波动大。此时养心神不比养肠胃差。
早点睡、少动气。多晒晒太阳、泡泡脚,敛气收神比啥都强。吃饭口味清点,心火也不会点起来,自然能安心入眠,少犯毛病。
是不是你这几天晚上也总做梦、起夜频繁、白天头发沉?这状态一看,就是“心肾不交”。调整作息节律,再配润养饮食,是过霜降最稳的活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