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节气更迭不止。”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戌”的位置,同时,太阳的位置也刚好到达黄经210°时,我们就进入霜降节气了!
霜降,在整个农历二十四节气当中排在第十八位,秋季里的第六位,它的到来,意味着秋天就要结束了,将进入冬天。
霜降过后,气候特点主要有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通常会出现降霜或者下雪的天气了。
![]()
霜降是秋季里的重要节气之一,从古代开始,这天就很多习俗和讲究。比如,部分地区的人们会在这天吃柿子、萝卜、牛肉、鸭子,举行登高、赏菊等活动及特殊文化习俗(如壮族赶歌圩、部分地区扫墓祭祖)。
![]()
老话说 “冬天冷不冷,霜降说了算”,霜降作为秋天里的最后一个节气,气温逐渐向冬天过渡。那么,今年冬天到底冷不冷,是极寒冷冬吗?下面看看老祖宗留的谚语是怎么说的!
一、早霜降冻死牛,晚霜降暖烘烘
如果大家细心的话,能够看到,霜降每年对应的农历日期不同,有的年份会出现在农历九月的上旬,有的年份会出现在农历九月的中旬,有的年份会出现在农历九月的下旬。
今年的霜降就出现在公历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三这天(上旬),是民间说法中的“早霜降”。
古人认为,如果当年的霜降是“早霜降”的话,那么按照“早霜降冻死牛”的说法,预示着当年的冬天可能会非常寒冷,连老牛都受不了(夸张的说法),说明当年是个冷冬。
反之,如果当年是“晚霜降”的话,那么按照老祖宗“晚霜降暖烘烘”的说法,不是说冬天就不冷了,而是相对暖和一些。

二、霜降晴,冬不冷;霜降阴,冬雪凌
这句农谚是古人通过霜降交节当天“晴阴”等天气情况,来判断冬天寒冷程度的。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古人认为,如果霜降交节当天天气晴朗,没出现降雨降雪的话,那么按照老祖宗“霜降晴,冬不冷”的说法,可能预示着当年整个冬天不会过于寒冷,多半是个暖冬。
反之,如果霜降节气当天阴天下雨或下雪的话,按照老祖宗“霜降阴,冬雪凌”的讲法,往往预示着当年整个冬天不仅冷,还可能迎来频繁的雨雪,路面结冰、天寒地冻的日子会较多。
![]()
三、霜降有霜,冬雪早;霜降无霜,冬雪迟
明白上面那句,这句农谚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意思是说,如果霜降节气当天早上我们能够看到地面上的草木覆霜的话,那么就预示着当年的冷空气可能会来得早,冬季的第一场雪也会比往年提前;
反之,如果霜降节气当天没有看到霜或者雪,那么按照老祖宗总结的经验,当年的大部分地区的降雪可能会推迟,会冷得晚一些。
![]()
四、霜降无雨,冬干;霜降有雨,冬湿
这句农谚也不难理解,意思是说,如果霜降当是个晴天,没有出现降雨的的话,那么按照古人总结的经验,可能预示着整个冬季会偏干燥,空气湿度低;反之,如果霜降当天下雨的话,则往往预示着当年的冬天里雨雪天气可能会比较多,比较湿冷。
五、霜降刮南风,冬天暖烘烘;霜降刮北风,冬天冷煞人
这句农谚是古人通过霜降当天主要刮什么风来判断当年冬天寒冷程度的。意思是说,如果霜降节气当天刮的风以南风为主的话,那么按照老祖宗“霜降刮南风,冬天暖烘烘”的讲法,可能预示着冬季整体气温会偏高,是个“暖冬”;
反之,如果霜降节气当天刮的风以北风为主的话,按照老祖宗“霜降刮北风,冬天冷煞人”的说法,则往往预示着当年冬天可能会非常寒冷,是个冷冬。

对于农人来说,冬天寒冷,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可以减少来年病虫害的发生和缓解春天的旱情。如果,冬天偏暖的话,来年春天出现“倒春寒”的概率就可能会比较大,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
那么,今年是极寒冷冬吗?
据检测显示,今年可能会出现较弱的“拉尼娜事件”,可能会导致冬天偏冷,但是是不是极寒冷冬,还要继续观察,我们拭目以待吧!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您认为今年是暖冬还是极寒冷冬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