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当揭示生命奥秘的密码与勾勒宇宙轮廓的公式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日前,一场顶级学术交流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作为“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获奖者校园行”首场活动,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得主斯科特·D·埃默尔教授、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得主孙理察教授走进校园。
![]()
![]()
会议现场
活动由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杜冰教授与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刘博教授分别主持。康奈尔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系名誉教授斯科特·D·埃默尔率先登场,以“ESCRT通路:解析膜蛋白向溶酶体的转运机制”为题,引领听众走进细胞内部那座精密而高效的“物流与质检中心”。作为该领域的奠基人,埃默尔教授早在2001年就发现了首个ESCRT(转运必需内体分选复合物)复合体——ESCRT-I。在他的带领下,团队陆续鉴定出包括全部五个ESCRT复合体在内的二十多个关键基因,并揭示出这些蛋白机器的核心能力:识别泛素分子标签,将标记为“待废弃”的蛋白质精准运送至溶酶体降解。
作为几何分析的重要奠基人,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名誉讲席教授孙理察以“极小曲面与平均曲率几何的研究主题”为题,带领听众开启了一场穿越数学与物理疆界的奇妙旅行。孙理察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微分几何与几何分析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研究横跨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广义相对论与数学物理,以“用分析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独特路径,成为几何分析这一交叉学科的奠基人。
在互动环节,师生们从微观机理到科研哲思连环发问,两位大师则以精妙的阐释与睿智的思辨,启迪青年听众的智慧。有学生问人类是否有望实现选择性衰老延迟,埃默尔教授说,团队已通过酵母模型发现,负责清除受损膜蛋白的细胞外排机制是影响细胞寿命的关键。该机制对神经元等长寿命细胞的自我更新至关重要,功能衰退将直接导致衰老。增强细胞外排功能,已成为抗衰老研究的重要策略。
谈及AI时代数学家如何坚守的问题,孙理察教授表示,AI虽能极大加快研究进程,但它不像人类那么可靠。他强调,年轻数学家仍应专注于培养扎实的分析能力、提出正确问题的眼光,以及批判性思维。直觉来自经验,甚至来自失败。勇敢试错,哪怕是“疯狂”的想法,都可能成为突破的起点。
原标题:《世界顶尖科学家华东师大开讲,在科研道路上要勇敢试错》
栏目编辑:马丹
本文作者:新民晚报 王蔚
图片来源:华东师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