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媒介传播渠道的转变,书评君也一直在探索新的表达。这一次,《新京报・书评周刊》与搜狐视频联合推出全新视频访谈节目《坦白说》。每一期,我们将用十分钟的时间,与大家探讨当下的生活与困惑。
第一期的访谈嘉宾是演员郭柯宇。我们与她聊了聊“中女时代”的女演员。我们看到,现在市场上适合中年女演员的角色仍然不够丰富,但在郭柯宇那里,最重要的永远是“准备好自己”。我们也与她聊到了容貌焦虑、女明星与“服美役”,以及家庭与婚姻......
![]()
《坦白说》访谈画面。
接下来,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嘉宾会在《坦白说》与大家见面,敬请关注。作为视频转型的探索,也期待听到你对《坦白说》的感受与建议。
嘉宾|郭柯宇
采写 | 张婷
我不觉得自己是“女明星”
张婷:您主演的《家庭简史》近期上映了,这个剧本和角色最打动你的部分是什么?
郭柯宇:它是一个新导演的作品,最早看到这个剧本的时候,其实它的内心戏是非常多的,而且是在四个人(之间)。每个人内心下面有很多暗涌的东西交织在一起,有可能浮在表面上的没有特别大的起承转合的剧情,但全是心里的一些拉锯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它对于演员其实表演空间还很大。
![]()
《家庭简史》电影剧照。
张婷:我注意到您演的很多角色是母亲,自己的体感是这样的吗?
郭柯宇:我们这个年龄段肯定大多数的正常自然规律,都是成为母亲,所以这样类型的角色比较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妈妈和孩子之间,其实没有更多深挖这个年龄段女性她们更多的、多维度的一些生命感受、情感诠释的东西、敢写的、敢表达的。至少是文学作品我觉得还是少,把它转换为影像还是少,但是我还是有信心的,我觉得那样的创作者中国其实是有的。
张婷:您觉得演母亲也OK,还是说期待演更多其他的角色?
郭柯宇:OK啊,只能OK,但是在只能OK的路上,依然我觉得你就先时刻准备好你自己。我觉得不断地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的,你从一个小的层面。如果以后有更深厚的剧本故事、叙事还有人物的话,我觉得它一定是让你能更驾轻就熟的,所以那些创作的过程是我觉得它也是有必要的。
张婷:从现有的剧本和角色里面,挑喜欢的就可以了。
郭柯宇:我尽可能在到我手里的角色里面,把我更多的可能性给注进去。这是我能力范围之内的,其他的我想那么多,也是空想的。
![]()
《某种物质》电影剧照。
张婷: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到,很多年轻人在网络上开始反思“服美役”。您怎么看这个现象?
郭柯宇:我不太想评判,我觉得尊重其他生命的选择。她只要是愉悦自己的就OK,她不要是为了愉悦别人。
张婷:所以对您来说,这(“服美役”)从来就不是个问题?
郭柯宇:如果有些人她隆胸,她化妆,她不断地购买服装,她是为了让自己开心,而不是说为了投其所好,成为谁眼中的什么什么样子,那我觉得我为什么要去这么一刀切地去评判人家。
张婷:作为明星,肯定对外表有很多要求,这对您来说会是个负担吗?
郭柯宇:反正我也不是明星。我更多向往的是我的这个工种吧,这里面有我的表达空间,我的创造力可以注入,是一个出口,明星是别人觉得是,那大家觉得是大家的事儿呗,我自己没什么,我没感觉。
有孩子挺好的,
有前夫也挺好的
张婷: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恐婚恐育,您当年很早就走入婚姻,生育孩子,怎么在当时就知道自己要做这个选择?如果说穿越回去,会改变吗?
郭柯宇:首先我不做这个假设,我觉得这个假设其实没有任何的意义,还有就是当下人有可能,时代不同,但对于亲密关系、婚姻,或者说人和人在一起的生活方式,每个人向往的不一样。反正就我自己个人的生活经历,我觉得有孩子挺好的,有前夫也挺好的,它至少都是你很纯粹的一个自然发生的东西,而不是说你有其他的一些目的性的、计划性的,那种东西会越来越拧巴,越来越扭曲。所以随着时间在一点点地叠加,它的那个美好和厚重带给我的生命的是那种宝贵。对,其实我觉得是美好的。
张婷:有的公众人物对自己的婚姻和家庭是非常封闭的,绝对要保护这个界限,一点都不会分享。也有的公众人物会乐于分享。甚至还有一种态度,是要把所有的生活里的事情都挖出来,没有的话,我也要制造一些事情去获得大家的注意力,只要它是有流量的。这可能是大家对家庭或私人生活一些不同的态度。您在这个领域里面大概是怎么样一个态度,怎么样去适应和调整媒介的变化?
郭柯宇:我不太会去调整适应媒介这些,然后还有就是刚才你说的,我觉得是每个人对分享的理解不同。有些人不是分享,是嘚瑟,带有一定目的性的吧。我个人对分享的认为是,它真的有益于我们彼此身心的成长,是一种痛苦的、真心的,大家的一些探讨或者是幸福的、美妙的,其实我觉得每个人活着都挺不容易的。就是如果真的有那些美妙东西发生的时候,你去分享的时候是彼此的一种温暖吧,那其他的那些就是好像所谓在跟你有交心或者是怎么样,我相信每个人他也一定是有辨别能力的,哪怕女性她拎不清楚,但是每个人的感受力是有的。
![]()
《家庭简史》电影剧照。
张婷:我能够感觉到您面向公众表达的时候的真诚,您会有那种恐惧的感觉吗?比如说真诚的表达,(可能)收到一些不那么善意的反馈。
郭柯宇:恐惧从来没有过,伤心有过。有过就是已经过去了。现在是觉得,(我)快50了,我干吗要因为那个伤心。那是别人的一份遗憾吧,对我来说也没什么。你要跟人表达,你要跟人说话的时候,你要跟一个人哪怕是擦肩而过的人,你为什么不跟人家真诚,你不跟人家真诚,你想咋样,我也不知道,我不真诚是啥样,不知道。
张婷:可以问什么时候觉得受伤吗?您刚才说,有过那样的时刻。
郭柯宇:肯定会有,你们也肯定都会有,就是你真心在去说一些事情的时候,但是我觉得还是大家不同频吧。
张婷:您对自己未来的期待是怎样的?
郭柯宇:就是好好的呀。
一本在读的书
郭柯宇:我最近在读《我们在此相遇》,约翰·伯格的。很美妙,我觉得大家(可以)看他,他的很多书都可以看一看。
![]()
《我们在此相遇》
作者: [英]约翰·伯格
译者: 吴莉君
版本:理想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年5月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总策划:姚贞 马培杰;编导:刘晓南;采写脚本:张婷;策划拍摄:冯嘉韵 张卓妍;后期设计:秦振军;后期剪辑:石宪;后期助理:亓晨阳;胡京钰;校对:薛京宁。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
2024书评周刊合订本上市!
点击书封可即刻下单
![]()
了解《新京报·书评周刊》2024合订本详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