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领域,公开课一直是检验教学成果、促进教师交流与提升的重要方式。然而,在某所学校里,一场围绕公开课的风波却悄然掀起。
![]()
起初,50岁教师群体的反对声渐渐平息下去。原本,他们那此起彼伏的反对声浪在校园里回荡了好一阵子。但就在大家以为这件事会就此尘埃落定的时候,40岁教师群体又如同起义军一般揭竿而起了。
学校规定,在一个学期内,每位教师都必须讲一节公开课,并且同教研组的教师要参与听课、评课以及最后的总结环节。这一规定的初衷是好的,旨在让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公开课,年轻教师可以学习到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老教师也能接触到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而且,评课和总结环节能够让教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
不过,这一规定刚出台的时候,首先站出来提出异议的是50岁的老师。他们有着自己的苦衷,其中一位有着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无奈地说:“我们这帮人年近退休,普通话不标准,满嘴乡音,一开口就怕闹笑话。而且满脸皱纹,牙齿也脱落了不少,形象欠佳,实在不想登台献丑了!”他们觉得自己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流行的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新形式不太熟悉,担心在公开课上表现不佳。另外,他们在身体上也不如年轻教师,长时间的备课和准备公开课会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
面对老教师们的抗争,校领导也陷入了深思。他们明白老教师们为学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能忽视他们的诉求。经过一番权衡和商议,校领导做出决定:50岁教师可以不参与“讲授公开课的活动”。这一决定让50岁的老师们松了一口气,他们对校领导的理解表示感激。
![]()
然而,这一决定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40岁以上的教师们看到50岁教师获得了这样的“特权”,也组织起来了。他们认为自己虽然比50岁的老师年轻一些,但也面临着诸多压力。比如,他们中的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较重,备课的时间相对较少。而且,他们在教学理念的更新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担心在公开课上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他们向校领导提出要享受50岁教师的“同等的权力”。
校领导这下犯难了。要知道,学校里还有30岁以上的教师,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30岁的教师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虽然精力充沛,但教学经验相对不足,也会对公开课感到紧张和担忧。如果答应了40岁教师的要求,那么30岁的教师会不会也提出同样的诉求呢?这样一来,公开课制度岂不是形同虚设了?
![]()
这不禁让人感到纳闷,教师这个职业,平日里整天面对学生,滔滔不绝地讲课,为什么会如此害怕讲公开课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公开课不同于日常教学,它具有展示性和评价性。教师们会担心自己在公开课上的表现会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和职业发展。此外,公开课的准备工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工作繁忙的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且,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日益多样化,教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要求,这也增加了他们对公开课的恐惧心理。
![]()
这场围绕公开课的风波,反映出了学校在制度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提醒教师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