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作为我国高发职业病,其根源与工业粉尘暴露密切相关。成都中医哮喘医院呼吸科李勇主任指出,该病本质是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煤尘等无机粉尘引发的肺组织纤维化病变,具有显著的行业聚集性和病理滞后性。
![]()
一、致病核心:微米级粉尘的慢性侵袭
直径≤5 微米的可吸入粉尘是主要致病因子,其通过三重机制损伤肺部:物理刺激破坏肺泡结构,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炎症因子过度释放,进而引发免疫紊乱并加速肺纤维化。临床数据显示,从接触粉尘到出现典型症状平均间隔 10-15 年,早期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极易被忽视。
二、高危行业分布:职业暴露风险图谱
尘肺高发于三大领域:
矿业开采(凿岩、掘进等岗位,矽尘 / 煤尘暴露风险超普通人群 30 倍);
建筑建材(水泥、石棉加工中的硅酸盐粉尘,引发石棉肺等特殊类型);
机械加工(铸造喷砂、焊接烟尘等金属粉尘危害随制造业升级凸显)。
此外,陶瓷高岭土、电子硅粉等 “非传统粉尘” 暴露风险近年呈上升趋势。
![]()
三、防控关键:从源头到早期干预
我国自 1957 年将尘肺列为法定职业病,现行《职业病防治法》明确企业需落实全程健康监护。李勇主任强调,预防核心在于 “三早”:早识别矿山、建材等高危岗位粉尘暴露风险,早落实湿式作业、自动化生产等工程防护(可降低 80% 粉尘浓度),早通过低剂量 CT 和肺功能检测实现早期诊断。
职业健康的呼吸防线
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典型职业病,尘肺病可防可控。企业需严守粉尘浓度国标(如矽尘作业场所≤0.7mg/m³),劳动者应规范佩戴 N95 级防尘口罩并定期体检。成都中医哮喘医院依托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持续为职业人群提供尘肺筛查与肺功能维护方案,助力筑牢呼吸健康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