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赣超为何这么火?一场草根足球的“破圈”密码

0
分享至



当“英超”“西甲”霸占着我们的周末,一场名为“赣超”的草根联赛,却在今年这个夏天,用最纯粹的热情点燃了江西的每一个角落。从揭幕战南昌与景德镇的平局开场, 到11座城市、63场赛事的轮番激战;从551名草根球员初登赛场,到累计观赛人次超百万的纪录。“赣超”没有全球转播,也没有大牌球星,但却吸引着每一个热爱足球的江西人。

当全国各省份纷纷效仿苏超模式却接连折戟时,江西赣超却异军突起,成为继苏超之后又一个现象级的地方足球联赛。据悉,”赣超”联赛始于2021年,原名”江西省足球协会超级联赛”,以往以俱乐部和县域为参赛单位,2025年升级为城市联赛,以“政府主导+地方协同+协会运营”的架构,打破俱乐部参赛的局限,以设区市为单位组队,让赛事与地域情感深度绑定,这种从俱乐部到县域再到设区市的演进,构成了江西群众足球独特的成长轨迹。

这场“为城而战”的足球赛事注定“出圈”,经过百天的角逐,“赣超”愈演愈烈,人声鼎沸的体育场,100%的球迷到场率,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的短视频。“赣超”到底有何魅力,用一年时间从以往赛场的“门可罗雀”, 到如今线下“一票难求”,从“省内自娱”变成“全网热议”,其背后藏着怎样的“破圈”密码?

情感认同:草根舞台+技惊四座

赣超的火爆,首先源于对基层足球“结构性短缺”的精准填补。在江西,足球并非传统优势项目,职业联赛长期缺位,但民间足球热情从未熄灭。正是这样一份源自民间的力量,为“赣超”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和传统自上而下组织的官方赛事不同,“赣超”自诞生之初就带有浓厚的民间草根色彩。它没有高昂的门槛限制,无论是专业球员还是业余爱好者,只要怀揣梦想、热爱足球,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吸引了大量普通老百姓参与到比赛中来,他们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追逐梦想的身影成为了最美的风景线。

赣超与苏超名称中虽然都有“超”字,却有着本质区别。苏超允许每队引进3名职业球员(需满足属地关联条件),赣超则坚持全业余阵容,这一差异直接划定了两者的定位边界;赛制设计上,苏超采用“常规赛单循环+前八淘汰赛”,赣超推出“分区对抗+交叉对决”的复合赛制,设南、北两个赛区,南区参赛单位有赣州、萍乡、宜春、吉安、新余、抚州;北区涵盖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不同的选择源于两地赛事基础与地域特点的差异。

毫无疑问,本次“赣超”的最大亮点是草根业余球员带来的共情力,在“赣超”的注册球员里面,有教师、厨师、的哥,也有在校学生,他们赛前颠勺送外卖,赛后回归日常,却在场上成为 “城市英雄”。他们在球场的奋力角逐,让球迷看到了“身边人的光芒”,也让 “为城市而战” 的口号有了真实落点。“赣超”赛场上座无虚席,现场人数是场地座位的上限,而非观众的上限。

众所周知,球迷们在中超、欧冠等支持的是商业品牌、是国际球星。但“赣超”完全不同。它的核心魅力在于极致的“在地性”和“草根性”。 一句“为家乡而战”,比任何奖金都更能激发球员的斗志和球迷的热情。众多球迷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积极支持自己喜爱的队伍和球员,形成了独特的球迷文化氛围。这种广泛的参与度不仅让比赛更加精彩纷呈,也让“赣超”逐渐成为了一种全民共享的精神盛宴。

据了解,许多本土球员从小就在江西的足球环境中成长,他们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足球的执着,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球技。当他们踏上赣超的赛场,那种为家乡而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油然而生。他们用拼搏和汗水诠释着对足球的热爱,也激发了更多人对赣超联赛的关注和支持。这种深厚的足球底蕴,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壤,孕育出了赣超联赛这朵绚烂的花朵。

在江湖老刘看来,一场为“家乡而战”的足球赛拉近了大众之间的距离,彼此有着共同的目标,球员们在赛场上为家乡而战,球迷们在观众席为家乡加油。草根上赛场,为成为这场比赛最鲜活的注脚。比赛场上,球员们的球技更是大放光彩,行云流水般的配合,赏心悦目,让人看到了江西草根足球的战术素养。“赣超”的魅力,正在于这种整体性的提升。

官方助攻:秩序兜底+释放活力

赣超联赛的火爆也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全方位支持。江西各部门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亲自操盘,将足球作为推动全民健身、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据了解,本次“赣超”是由江西省体育局、南昌市人民政府主办“运动赣鄱 活力江西”2025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赛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南、北赛区分别进行客场双循环赛,第二阶段由南、北赛区排名前四的队伍进行主客场交叉排位赛,本次联赛赛程长达120天,共计66场比赛。

“赣超”由官方主办,统一了赛程、主客场制度以及专业的裁判,对于一场比赛而言,也就有了公平、公正、公开的联赛公信力。他们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修建标准化的运动场地,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赞助比赛,加强对赛事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等。有了政府的背书和支持,“赣超”得以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壮大起来,也让球迷们觉得比赛正规,值得一看。

作为苏超的“模仿者”,赣超并没有单纯照搬模式,而是不断地创新求变,加入了自己的巧思,比如苏超采用循环积分制,赣超改为“循环+淘汰”制;赣超每场比赛票价不超过9.9元,低于苏超的定价标准;赣超通过“错峰”苏超比赛时段、植入红色文化等差异化策略提升辨识度,而苏超更侧重江苏省地市的实力展示和经济交通展示等;赣超持球赛门票可享景区折扣政策等等。同时相关部门在为比赛提供各种保障后官方又低调退场,将内容交给了民间,释放了活力。各个城市队伍在组织球迷、助威呐喊拥有自主权,在各大赛场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点满满,释放了比赛的活力,真正把赛事办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盛宴。

毫无疑问,赣超联赛的每一场比赛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球员们在球场上奋力拼搏,为了胜利全力以赴。激烈的对抗、精彩的进球、巧妙的配合,让观众们目不暇接,大呼过瘾。无论是主场球迷的呐喊助威,还是客场球迷的远道而来,都为比赛营造了热烈的氛围,赛场上没人是全职踢球,但每个人都拼命。你说有啥比这更能点燃球迷的?现在“苏超”“赣超”等这类赛事,承载着老百姓对中国足球的希望和期盼。中国足球不是没希望,是没人肯真投入,不是没人会搞,是没人敢全力推。苏超和赣超证明了,只要政府拉一把,老百姓的热情就能炸出来,产业、经济、文化、旅游一起“实力碾压”,谁还会说中国足球只有输的命?

在江湖老刘看来,“赣超”是由2021年起开始举办,但是是以俱乐部为单位参赛,和以往不同,本次是以城市为参赛单位,11个城市各自拿出看家本领“用力一舞”,官方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来提高比赛质量和观赏性,将更多的自主权释放给民间,释放出来的活力让“赣超”实现了出圈。如果说“赣超”出圈是必然,那官方的神助攻就是“赣超”出圈最坚实的后盾。同时这些“超”字号足球赛事,没有太多的商业化与市场化,更没有资本化,能让球迷们看到纯粹的球赛,看到中国足球的希望。

文化底蕴:体育活动+城市文旅

赣超联赛不仅仅是一场足球比赛,更是江西地域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11支球队,各有千秋,景德镇队球衣印着青花瓷纹,新余队徽嵌着光伏面板,赣州队歌改编自客家山谣......不得不说,赣超的出圈,令江西各地市文旅热度飙升,争相抢抓流量,在某种程度上,今年国庆顶流景德镇“鸡排哥”的爆火也有赣超的高人气“推波助澜”。

如今国内的足球赛事近年来也热度高涨,从贵州的“村超”,到江苏的“苏超”、再到江西的“赣超”,无不是上座量过万,场场门票秒空。这种打破圈层“全民共享”的模式,既点燃了大众的参与热情,更让消费需求在赛事热度中不断释放,9.9元钱的门票享受世界杯的氛围,赣超“白菜价”门票像一把钥匙,让寻常百姓也可以一睹“世界杯”式的足球比赛风采,票价低,门槛低,人人都能进场看球,这种普惠模式也让赣超从一开始就把草根足球的温度拉满。

赣超赛事的热度,不仅赛事热,更延伸至赛场外的人间烟火,每个城市都在以体育+文旅撬动当地市场,向球迷们展示“江西风景独好”。南昌联动滕王阁推出 “白天看球、夜晚赏景” 套餐,赣州凭票可游40家A级景区,上饶三清山推出球迷优惠,鹰潭开通免费接驳线连接赛场与商圈,新余甚至把 “岗位直通车” 开进赛场......在赛事举办期间,主赛区周边餐饮、酒店等营收都有可观的增长。有南昌店主表示:“凡是有赣超在南昌的比赛,店里的客人就比平常多2倍以上。赣超联赛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更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赣超联赛还通过“体育+”的模式,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拉长产业链条。让从博主到烧烤摊都蹭上了这波流量。赛事不再只是竞技比拼,而是城市活力和人情味的全部出口。一场足球比赛,让更多的人看见这片红土地上奔涌的活力与激情!

“赣超”,让我们看到,真正的足球,属于泥土,也属于烟火。赣超之所以出圈,是因为在情感上引起了民众的共鸣,为家乡而战也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文案,而是赛场上拼搏的实践;赣超之所有出圈,是因为体育+文旅,让民众看到了江西风景独好之下江西人民的真诚、热情与善良;赣超之所以出圈,是因为江西的文化自信不再是口号,而是真实的生活写照。

江湖老刘认为,赣超的火爆,本质上是一场“地域文化的觉醒”。在江西,足球不再是单纯的运动,而是承载着乡土记忆、连接着血脉情感的文化载体。当我们讨论赣超为何这么火时,本质上是在讨论:如何让体育真正回归生活?如何让普通人成为舞台的主角?赣超给出的答案是:尊重每一份热爱,放大每一个故事,连接每一份情感。这或许就是它最珍贵的“破圈”密码——因为真正的火,从来不是来自刻意的炒作,而是来自无数普通人内心的共鸣。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能活多久看头发就能知道?专家:寿命长的人,头发会有这些特征

人能活多久看头发就能知道?专家:寿命长的人,头发会有这些特征

小舟谈历史
2025-10-11 09:16:14
巴菲特: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

巴菲特:韩国人非常的愚蠢,他们竟然放弃了汉字,不再使用汉字。

百态人间
2025-11-06 05:50:03
买了66台苹果手机总价50多万!男子放在平台出租,如今租金拿不到,手机也要不回来

买了66台苹果手机总价50多万!男子放在平台出租,如今租金拿不到,手机也要不回来

潇湘晨报
2025-11-09 22:27:27
难得看见孙俪会有这种表情 眼神都拉丝了 改天他俩在一起吧 气死邓超

难得看见孙俪会有这种表情 眼神都拉丝了 改天他俩在一起吧 气死邓超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0 00:09:34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广东号召30万青年上山下乡,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娱乐看阿敞
2025-11-08 18:12:39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王家卫彻底凉了?新录音炸裂,向太李立群轮番补刀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9 15:38:34
注意!南京明年起禁止“蓝牌”电动两轮车上路,牌照更换攻略来了

注意!南京明年起禁止“蓝牌”电动两轮车上路,牌照更换攻略来了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1 01:02:18
22岁女生爱上57岁空巢老头,同居当晚女生干活停不下来:别离开我

22岁女生爱上57岁空巢老头,同居当晚女生干活停不下来:别离开我

今天说故事
2025-09-04 16:03:21
前国民党青年部副主任丁瑀攻击郑丽文出席白色恐怖秋祭追思大会

前国民党青年部副主任丁瑀攻击郑丽文出席白色恐怖秋祭追思大会

牛锅巴小钒
2025-11-10 09:28:39
老戏骨达式常现状:独居上海10年,女儿定居美国,85岁仍坚持上班

老戏骨达式常现状:独居上海10年,女儿定居美国,85岁仍坚持上班

归史
2025-11-10 13:36:08
三十万魔咒:中产的破产加速器

三十万魔咒:中产的破产加速器

大道微言
2025-10-31 10:35:47
200块一碗的天价麻辣烫,让老外重新认识中餐

200块一碗的天价麻辣烫,让老外重新认识中餐

酷玩实验室
2025-11-10 11:59:56
对华免签14天!亚洲最低调的国家,安全系数高,却只有1%国人去过

对华免签14天!亚洲最低调的国家,安全系数高,却只有1%国人去过

泠泠说史
2025-11-08 15:40:52
突然明白为什么对游戏越来越提不起劲了?看完网友回答我恍然大悟

突然明白为什么对游戏越来越提不起劲了?看完网友回答我恍然大悟

夜深爱杂谈
2025-10-17 20:07:18
它才是菜中人参,冬天包饺子好吃,鲜美多汁营养高,不懂吃真可惜

它才是菜中人参,冬天包饺子好吃,鲜美多汁营养高,不懂吃真可惜

阿龙美食记
2025-11-10 14:34:38
揭秘朝鲜金正恩早些年的日常生活:手机、香烟、饮料和饮食习惯!

揭秘朝鲜金正恩早些年的日常生活:手机、香烟、饮料和饮食习惯!

混沌录
2025-11-08 16:36:03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向日本索要任何道歉

从今天起,中国不再向日本索要任何道歉

科学发掘
2025-11-02 07:57:50
德国外长:台海有事就是德国有事,我们不能容许暴力改变台海现状

德国外长:台海有事就是德国有事,我们不能容许暴力改变台海现状

墨山看客
2025-11-10 18:13:01
风向变了!2026年房价三大信号已明确!内行建议:买卖房做好准备

风向变了!2026年房价三大信号已明确!内行建议:买卖房做好准备

巢客HOME
2025-11-10 11:55:03
海哈金喜分享生活日常,3岁女儿活泼开朗,谈及梦想感动所有人

海哈金喜分享生活日常,3岁女儿活泼开朗,谈及梦想感动所有人

大眼妹妹
2025-11-11 02:28:29
2025-11-11 05:19:00
江湖老刘 incentive-icons
江湖老刘
知名互联网分析师,数字经济和文旅产业评论员。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1120文章数 584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手机
数码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手机要闻

荣耀X80浮出水面:10000mAh+1.5K直屏,配置也升级了!

数码要闻

苹果服务主管Eddy Cue:Apple TV暂不会推出“带广告的订阅服务”

亲子要闻

杰森谈到在中国和在美国上班区别,这回答让我和妈妈都挺意外

教育要闻

高考地理中的特色民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