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App生态正经历一场由AI驱动的价值重估。过去十年,由微信、抖音等少数超级App构建的“旧秩序”,以“流量思维”为核心,通过“圈地”制造了服务孤岛。如今,这种依赖用户“主动打开App”的模式,正被AI的“解决任务”新入口模式所颠覆。AI不再是信息中介,而是直接穿透App围墙,将这些前端应用降级为后台的API接口。
![]()
然而,中国的App生态并非一片蛮荒之地,而是一个由超级App和生态壁垒构成的、高度成熟的“围墙花园”。因此,这场由AI引发的革命在这里将不会是温和的演进,而更可能是一场剧烈、残酷的价值重构与权力转移。
AI重估APP价值
=中国APP生态“旧秩序”-流量思维的顶峰
在分析变革之前,我们必须看清“旧秩序”的本质。纵观中国MAU TOP50 APP榜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个特征:
超级App的绝对统治:微信、抖音、淘宝、支付宝、拼多多等少数几个“巨无霸”占据了用户绝大部分的时长和注意力。它们不仅是App,更是拥有支付、社交、内容、服务等一体化能力的事实上的“移动操作系统”。
流量的“中心化”与“孤岛化”:流量高度集中在巨头手中。同时,腾讯系、阿里系、字节系等各自为政,形成了数据和服务的壁垒,用户需要在一个个“孤岛”App之间手动切换才能完成复杂任务。
“流量型应用”占据主流:榜单上充斥着大量依靠“内容消费”或“信息聚合”来吸引用户、再通过广告或导流变现的应用。它们的商业模式核心是“经营流量”,而非“交付服务”。
这个“旧秩序”在过去十年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根基——用户必须主动打开App——正在被AI釜底抽薪。
=“解决任务”——对中国超级App模式的降维打击
流量入口正在从“寻找信息/连接人”升维到“解决任务”。这对中国生态的冲击尤为剧烈,因为它直接挑战了超级App的根基:
传统超级App模式:“我把所有服务(支付、打车、外卖)都装进我的App里,你只要进来,就能完成一切。”其核心是“圈地”,把用户留在自己的花园里。
AI入口模式:“你用自然语言告诉我你想做什么(比如‘帮我订一张明天下午去上海的机票,并约一辆车去机场’),我来调用所有需要的服务(航旅纵横、滴滴、支付宝)来完成它。”其核心是“穿透”,无视花园的围墙,直达服务本身。
这种模式的颠覆性在于:它让用户不再关心服务来自于哪个App。当用户不再需要打开美团、饿了么、滴滴或携程时,这些App在C端的品牌价值和入口价值就被大大削弱了。它们不再是用户手机桌面上的一个个“目的地”,而是AI后台的一个个“API接口”。
=中国App价值重估——一场冰与火之歌
基于MAU TOP 100榜单,我们可以将中国App划分为四类,它们在这场革命中将面临截然不同的命运:
1. 价值飙升者:后台的“服务履约”王者
代表应用:美团、饿了么、滴滴出行、携程/去哪儿、货拉拉、航旅纵横、12306等。
核心价值:它们的核心资产并非前端App的流量,而是后端强大的、深入物理世界的服务履约网络——数百万的外卖骑手、司机、地推团队,以及与千万线下商家建立的连接和数据。
未来形态:它们将成为AI超级入口最渴求的“乐高积木”。AI能生成完美的出行方案,但最终需要滴滴的车辆来执行;AI能推荐美食,但需要美团的骑手来配送。这些应用的API价值将远超其App本身的流量价值。它们会活得很好,甚至更好,但主战场将从C端流量争夺转向B端的API服务能力竞争。
2. 价值崩溃者:“信息中介”与“功能单一”的工具
代表应用:部分求职招聘App、汽车资讯App、纯信息聚合类资讯App、各类简单的效率工具(计算器、扫描仪等)。
核心价值:它们的价值在于信息不对称或一个简单的工具性功能。例如,聚合各平台的招聘信息,或提供车辆的报价参数。
未来形态:它们的价值将被AI彻底“吸收”。用户只需问AI:“帮我找月薪2万以上的北京Java岗位,并对比一下新款比亚迪和特斯拉的优劣”,AI可以直接整合信息并给出答案。这些App作为“中间商”的价值将不复存在,面临被彻底取代的风险。
3. 被迫转型者:“内容社区”与“流量平台”
代表应用: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微博等。
核心价值:它们的核心是UGC/PGC内容生态和社区氛围,以此吸引海量用户并进行广告变现。
未来形态:它们面临双重冲击。内容生产端,AIGC(AI生成内容)将冲击人类创作者;内容分发端,AI入口将绕过它们的推荐流,直接根据用户意图提供信息。它们的生存之道在于“自我革命”:
拥抱AI创作:必须成为最强大的AI内容创作工具平台,赋能创作者;
从“推荐”到“问答”:必须将自己的内容库AI化,成为能精准回答用户问题的“垂直搜索引擎”。例如,小红书需要成为回答“30岁油皮用什么精华”这类问题的最佳AI;
强化社区连接:放大“人与人”的情感连接,这是纯粹的AI短期内无法取代的。
4. 王者之战:“守门员”与“革命者”的双重角色
代表应用:微信、支付宝。
核心价值:它们是“旧秩序”的王者,掌握着最底层的账号体系、社交关系链和支付网络。
未来形态:它们是这场变革中最大的变量,既是AI最想穿透的“围墙”,也是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版“AI超级入口”的候选人。
作为守门员:它们会利用小程序生态,试图将AI能力“圈”在自己的体系内,让AI成为调用微信小程序服务的一个“功能”,而非取代微信的入口;
作为革命者:如果它们能下定决心,将AI作为最高战略,打通内部所有服务(社交、支付、生活服务、内容),那么微信或支付宝本身就有可能进化成那个终极的“任务解决平台”。
结语
这场由AI发起的“去App化”革命,在中国市场的体现并非是App的消失,而是一场价值核心的根本性转移。
过去十年,中国互联网战争的核心是争夺“流量护城河”。而在AI时代,真正坚不可摧的将是“服务护城河”——即深入物理世界、不可被线上轻易复制的服务履约能力。
对于传统APP玩家们来说,未来的生存法则很简单:要么你成为那个能解决用户最终任务的“超级入口”,要么你成为那个被超级入口调用的、不可或缺的“服务插件”。 任何处于中间地带、既无入口价值又无服务壁垒的“流量型应用”,都将被这场革命无情地碾压和重估。
- End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