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兴国
![]()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营养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
辽宁省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辽宁省营养学会副会长、辽宁省营养师协会副会长
大连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促会临床营养与健康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文章来源:营养医师王兴国
已授权《临床营养网》转载
引言:
差不多每个月,我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近期发表的、饮食营养健康相关的一些重要研究的摘要进行汇总。如果读者对某一个研究感兴趣,可以按图索骥去查阅该研究论文的原文。世上本来没有可靠结论,研究文献多了,就成了可靠结论。
11
备孕期间减重的确提高怀孕几率
Human Reproduction发表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下图),基于英国初级保健电子病历数据库(CPRD Aurum)数据,其涵盖了2000年至2022年期间约25万名18至40岁体重指数(BMI)≥25 kg/m²的女性。研究发现,女性减重10%-25%(中位数14%)与未来三年内怀孕几率提升5.2%显著相关,尤其是BMI更高的女性受益更大。此外,减重显著降低了妊娠糖尿病风险42%和紧急剖宫产风险18%。
![]()
12
备孕期间夫妻双方都得管理体重
《柳叶刀》子刊《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发表一项针对中国八百万家庭的研究(下图),发现父母任一方或双方孕前体重过低、超重或肥胖与多种不良出生结局(包括围产期死亡和出生缺陷)风险升高相关。
该研究利用全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NFPCP)的数据,纳入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于2010年4月22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参与NFPCP的9,025,958对中国夫妇。
![]()
13
人工甜味剂加速大脑衰老
《神经病学》(Neurology)杂志发表来自圣保罗大学研究(下图),经常摄入人工甜味剂,可能会加速大脑衰老,与认知功能加速衰退有关,每天一罐无糖汽水,大脑加速衰老1.6年。包括阿斯巴甜、糖精、安赛蜜、赤藓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
该研究分析了巴西成人健康纵向研究(ELSA-Brasil)中12772名参与者的数据。平均8年的随访发现,摄入人工甜味剂与认识加速下降有关,与摄入量最低的人相比,摄入量最高的人,整体认知衰退速度加快62%,相当于衰老了约1.6年,语言流畅性衰退速度加快173%,记忆力衰退速度加快32%。
不过,对不同年龄段分析发现,这一关联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尤为显著,60岁以上的人则未发现任何关联。
![]()
14
心血管疾病导致全球三分之一死亡
JACC发布了最新全球疾病负担报告(如图1),评估了204个国家及地区1990~2023年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376种疾病的负担。
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仍为全球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和死亡的首要病因。2023年,心血管疾病导致1920万人死亡,比1990年的1310万人有所增加,其中缺血性心脏病、脑出血、缺血性中风和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主要原因。
研究者指出,心血管疾病负担地域差异较大(最多差26倍),不能仅用收入水平来解释。
大多数地区,男性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于女性,尤其是50岁以后风险急剧增加。
代谢危险因素,高体重指数(超重肥胖)和高空腹血糖排名最高(67.3%),其次是行为因素(44.9%)和环境/职业因素如空气污染、铅暴露和高温(35.8%)。
吸烟、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和大量饮酒仍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缺血性心脏病和心房颤动。
![]()
15
全球癌症负担继续增加
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联合全球数千名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期刊上发表一篇研究论文(下图),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2023数据。
结果显示:全球癌症负担持续攀升,并且将继续增长,2023年,全球癌症新发病例约1850万例,死亡人数约1040万,预计到2050年,新发病例将激增至3050万,死亡人数将攀升至1860万,增幅分别为60.7%和74.5%。
发病率排名前三的癌症分别是:乳腺癌、肺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排名前三的癌症分别是:肺癌、结直肠癌和胃癌。
2023年,全球约41.7%(433万)的癌症死亡可归因于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肥胖等,其中吸烟仍是最大的风险因素。
![]()
16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2025年抗癌进展报告
AACR Cancer Progress Report 2025: Contents. Retrieved September 18, 2025 图1:
1991—2023年,总体癌症死亡率下降34%,相当于避免超过450万例癌症死亡。
约40%的癌症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相关,包括烟草使用、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过度紫外线暴露、饮酒、环境暴露以及致癌性病原体感染。
与肥胖、运动不足相关的癌症种类,见图2。
五年总生存率方面,胰腺癌为13%,乳腺癌92%、前列腺癌达98%。
在1990至2022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共有568款创新抗癌疗法上市。
![]()
17
口腔卫生与胰腺癌
" JAMA Oncology "期刊发表来自纽约大学的研究(下图),发现口腔真菌和细菌是胰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某些真菌和细菌水平较高与胰腺癌风险增加3.44倍相关,结果强调了口腔健康在癌症预防中的重要性。
该研究分析了两个大型美国队列:CPS-II和PLCO,共纳入超12万名参与者。在8.8年的随访期间,共有445人患上了胰腺癌。结果发现,三种牙周病病原体与胰腺癌风险增加相关;21种新的口腔细菌与胰腺癌风险相关,其中8种与风险降低相关,13种与风险增加相关。
![]()
18
步行快的人患癌风险低
" Journal of Cachexia,Sarcopenia and Muscle "期刊发表来自中国香港大学研究(下图),步行速度快的人总体癌症风险降低13-45%,肺癌风险降低高达53%,这种关联部分通过炎症水平降低和脂质代谢改善介导。
分析了两个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数据,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和香港骨质疏松症研究(HKOS),分析了步行速度与总体癌症及五种常见癌症(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
![]()
19
快走锻炼/保护骨骼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发表一项来自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的大规模研究(附后),纳入348334名40至69岁参与者的数据。
该研究将每小时低于4.8公里(或1.3米/秒)的走路速度定义为慢速,4.8至6.4公里/小时(或1.3至1.8米/秒)为正常速度,超过6.4公里/小时(或1.8米/秒)则为快速。普通成年人一步约0.7米,两步半就是1.8米,也就是说,每秒≥2.5步就是快走。
与正常速度相比,慢速走路者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约为2.18倍,骨折风险为2.25倍,而快速走路者则降低了13%至25%的风险。
参考文献Hu, Q. et al. (2025). Walking pac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osteoporosis and pathological fractures: Insights from UK biobank. 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 16, 1635999.
20
喝酒增加痴呆风险,少喝也不行
《BMJ循证医学》杂志发表来自牛津大学研究(下图),基于联合美国退伍军人计划(MVP)和英国生物银行(UKB),共纳入近56万名中老年人,并利用超240万人的遗传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观察性分析与孟德尔随机化两种方法,分析了饮酒与痴呆风险之间的关系。
对观察性数据分析发现,饮酒与痴呆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联,不饮酒者和重度饮酒者(每周>40杯)痴呆风险较高,而适度饮酒者风险最低,这与以往研究一致。
但是,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饮酒与痴呆风险之间存在单调递增的关系,痴呆风险随饮酒量增加而持续上升,每周饮酒量从1杯增至3杯,与痴呆风险增加15%相关。
对饮酒轨迹分析发现,未来发展为痴呆的人群,在痴呆诊断前,饮酒量明显下降。这意味着,观察性研究中“适度饮酒有益”的结论可能源于反向因果关系,而非酒精本身的保护作用。
![]()
《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截止到 2025 年 10 月 23 日上午 8:00 时,本平台关注人数为:404628 名。 更多信息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查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