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方孔圆史解《红楼梦》:“一击两鸣法”及《红楼梦》人物构思!

0
分享至

在本期文章前,我需要特别强调一点,本人系列史解文章中所说的《红楼梦》仅限于带有脂批的前八十回版本的《脂砚斋评石头记》或《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脂批和前八十回的原文内容是构成《红楼梦》一书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系列史解文章观点均为此版本的原文、脂批再深入结合清史、逻辑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

要读懂《红楼梦》一书,核心的要义是先明确以下几点:一,本书的成书时间为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至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这十余年间;二、《红楼梦》一书的作者是爱新觉罗·弘暟(即曹雪芹)、爱新觉罗·弘旺(即脂砚斋)等兄弟四人,是集体创作完成的结晶;三、书中所写的背景故事均以“史笔”完成,即可视同于史书;四、书中所写的人和事为清太祖努尔哈赤起至乾隆初年百余年的清宫历史;五,本书的绝对主角、和主线是乾隆皇帝,在这个基础上才是影射前代旧人旧事;六,本书始于乾隆,必终于乾隆,明白了这一点,只有八十回版本的《红楼梦》就是完整版。上述核心要义的理由和论据已经在本人系列史解文章中反复提过。

明确了以上几点核心要义后,还要弄清楚《红楼梦》一书中的人物构思及写作手法,明白了这些对于后期理解《红楼梦》背后所影射的真实的人和历史事件是非常重要的。


清陵(图片来自网络)

《红楼梦》一书中的主要人物实际上是已经死去并葬入“金陵”的人,这里的“金陵”就是“清陵”,实际上是在清皇室中地位极高的这一部分人,全书都是围绕着“陵墓”和“死人”来展开情节的。读《红楼梦》,一方面是读者能体会书中超凡的文字艺术魅力,但更多的是需要读者去“意会”书中的内涵和背后隐藏的故事,但是,对于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现代人要是真得“意会”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理解了,不代表别人能理解,我还需要用“大白话”去“言传”,进而让大家也能明白。

《红楼梦》成书于乾隆初年,书中的第一主角非乾隆皇帝莫属。开篇以贾雨村和甄士隐在中秋饮酒,贾雨村的自题诗也紧紧围绕中秋这一主题,脂批有说“将发之机”、“奸雄”等,紧接着贾宝玉的首次出场,文中对贾宝玉的形容用上了“面若中秋之月”,脂批又说“此非套满月”,就是说还没有到满月,即没有到八月十五中秋满月。这里处处都暗藏玄机。


乾隆皇帝像(图片来自网络)

乾隆皇帝的寿诞在农历八月十三,虽然没有在中秋节,但是在他当朝的年代里,他的寿诞连着中秋,这就让中秋节有了一层非比寻常的意义。作为首次出现的两个“贾”姓人物,贾雨村和贾宝玉字里行间都影射向了同一个人——当朝的乾隆皇帝。实际上作者通过中秋等细节反复暗示,贾雨村和贾宝玉就是实写乾隆。实际上,暗写乾隆的远不止这两个角色,如贾珍、薛蟠、贾政等都有写乾隆的部分,主要还是取决于书中所写的事和情节需要,需要写乾隆时字里行间都会暗示和皇帝有关的一切事、物,包括谐音梗。作者们把当朝的乾隆皇帝分成多个人来写,这样的好处是指向性不会过于明显,毕竟人家是当朝的皇帝,再者也能掩人耳目,尽可能避免因为指向性太明显而引来杀身之祸。


爱新觉罗·弘旺书《皇清通志纲要》

作者们把乾隆皇帝写进书的同时,还不忘把乾隆多位儿子的名字暗写进《红楼梦》一书,如永璜~贾璜,永琏~贾琏,永琮~贾琮等,当然,书中因为情节需要,这些名字背后所影射的真实人物并不是和乾隆的儿子一一对应的。作者们起笔写书的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乾隆皇帝和富察皇后的嫡长子永琏早已夭亡五年左右的时间,夭折时年仅9岁。永琏很小的时候即被乾隆暗立为皇太子,可见乾隆对其疼爱之深。书中将贾琏描写成了一个风流倜傥的纨绔子弟,这不就等于是直接往乾隆的伤口上撒盐么。

永琏虽然为嫡长子,实际是乾隆次子,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庶长子哥哥永璜。作者们在把乾隆的儿子们的名字融入贾府人物角色的同时,实际上并没有乱了长幼次序。永璜排老大,书中贾璜被称为“璜大爷”,永琏排老二,所以贾琏书中被称作“琏二爷”。对于小辈的称“爷”,而对于长辈却是直呼其名,这是满族的文化特征之一,与中原汉族文化中将年老的称呼为“爷”,将小辈直呼其名的做法刚好相反。


紫禁城(图片来自网络)

在那个文字狱盛行的年代,动不动就因为文字狱株连九族的案例比比皆是。作者们不仅对乾隆的底细非常清楚,对乾隆的家人情况也是非常清楚。能把他们写进书里、敢把他们写进书,同时还不怕被乾隆诛灭九族的人,底层包衣奴才是不可能的,官员们更是不可能的,满清八大姓家族说到底还是爱新觉罗家的奴才,也不可能的,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作者姓爱新觉罗。本人的系列史解文章也多次说明了《红楼梦》一书的真正作者是乾隆皇帝的四个亲堂兄弟。《红楼梦》的作者只有姓爱新觉罗,所有的逻辑才是通的。

再叙前文,《红楼梦》一书中通篇充斥着“陵”、“墓”、“还魂”“祭祀”等字眼,实际上也就是在暗示,《红楼梦》一书的主要角色背后所影射的真实人物实际上都是已经死去的人了。

戚蓼生序首句提到“绛树两歌”,说明这位汉族官员至少比当时很多汉族文人强太多了,毕竟当时环境所限,汉族文人对满族文化习俗等不甚了解,所以理解不透也是情由可缘。脂批中也反复强调了“一击两鸣法”,其说法用意和戚蓼生序中“绛树两歌”都是一个意思。


水月镜花(图片来自网络)

《红楼梦》中的人物构思、关系设计及写作手法极其精巧绝妙!大清王朝建立一百多年里,葬入“金陵”即清陵的人是何其之多,如果真的按照一人一角色的写法,恐怕十本《红楼梦》也写不完。和乾隆一人分身为多人的写法不同,作者们对其他角色采用了“一击两鸣”之法,也就是将有清以来有着类似经历的人合而为一,类似的事也融在一起写,这样既能大幅减少笔墨、避免重复情节,也可以瞒天过海,避免因指向性过于明显而成为文字狱的牺牲品,再者,相似的人合起来,也可以相互印射,提升本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通俗地讲,“一击两鸣”之法,就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角色,其背后所影射的真实历史人物至少是两个,有些甚至更多。所以,反过来想一下,我们去拿书中的角色去寻找历史上的真实原型,很多人只找到了一个(至于原型找的对不对则另说),然后说这人角色背后这是这个历史人物等等,这显然是有违作者“一击两鸣”之法的,即使是为书中角色找原型,每个重要角色背后,至少要找到两个及以上的真实历史人物原型才真正符合作者脂批的“一击两鸣”之法。

如贾敬这个角色就是顺治和雍正两个人合体,时而写顺治,时而写雍正,贾敬对贾府不管不顾,是因为顺治出家了,和道士胡孱的贾敬是雍正,雍正为了能长生不老,专门养了一群道士为其炼丹,最终因中毒而亡,贾敬的死状就是雍正中毒而死的真实再现。再如王熙凤这个角色就是年轻时的孝庄、清太子妃胤礽嫡福晋瓜尔佳氏和胤禩嫡福晋郭络罗氏三人的合体,书中关于王熙凤和秦可卿的部分实际上就是采用了两人互为映射的写法,一写了太子妃之死,二则借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暗写了太子妃替康熙掌管后宫之事。

如果真正理解了上面所说的“一击两鸣法”,那就可以理解《红楼梦》中的角色并不是固定地去写哪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具体是写谁,最关键还是取决于作者所要讲述的是哪个重要事件。例如,贾母的第一历史原型绝对是孝庄皇太后,但是书中的贾母具体指的是谁,关键还是要取决于故事发生的年代、背景和当朝的皇帝。贾敬过寿时,贾敬是已经出了家当了和尚和顺治,这个时候的贾母就是孝庄。再后来贾母就是孝惠章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雍正当政时,贾母原康熙德妃乌雅氏于雍正初年就去世了,所以书中写雍正时基本不写贾母。再后来写乾隆时,贾母就是乾隆生母崇庆皇太后纽祜禄氏了。


孝庄(图片来自网络)

说到贾母的第一历史原型孝庄皇太后,就不得不提一下她死后在清东陵外停陵37年后下葬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之前系列史解文章有说过,甄士隐的第一原型是顺治,他梦中与道士相约三劫后在北邙山会齐,而后去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处销号,北邙山为古代帝王墓地,暗指甄士隐的真实身份是帝王。脂批解释说一劫为三十年,就是说三劫是大概九十年之寓意。

孝庄皇太后去世于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8年,下葬的时间是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其死后既没有葬回沈阳的皇太极陵墓,也没葬入清东陵,而是一直在清东陵外停陵,最终与儿子顺治陵为伴。初步推测,顺治和尚活到了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按这个时间算,顺治出家后是活到了虚岁88岁,基本符合甄士隐的阳寿三劫即九十春光寓言之说。孝庄死前应有懿旨,死后要和儿子为伴。雍正在下葬孝庄的时候,同步下葬了于当年圆寂的顺治和尚。

第四回护官符中有一句“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这里的史就是史老太君,也就是贾母的第一原型孝庄皇太后。阿房宫,秦始皇陵墓,金陵,和阿房宫一个意思,就是指清陵或清东陵。护官符中这句话的意思,正是对孝庄皇太后死后无法葬入清东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护官符中的这句暗语,通俗点说就是“这么大的一个清东陵,却葬不下一个孝庄皇太后。”

方孔圆于2025年10月22日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提出每人派发2000美元关税“分红”,美财长却说不直接发钱

特朗普提出每人派发2000美元关税“分红”,美财长却说不直接发钱

凤凰网财经
2025-11-10 13:14:21
中纪委:这些津补贴发不得

中纪委:这些津补贴发不得

审计之家
2025-11-10 09:02:58
周一!中纪委连打“三虎”!

周一!中纪委连打“三虎”!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0 14:16:05
世界最高的教堂封顶!高迪设计,建了143年

世界最高的教堂封顶!高迪设计,建了143年

GA环球建筑
2025-11-08 16:49:15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亲戚可以提出多离谱的要求?网友:这些严格来说不算是人了吧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8 00:15:06
又白心疼了!何超莲和老公在悉尼度假,窦骁秒变望妻眼,甜的呦

又白心疼了!何超莲和老公在悉尼度假,窦骁秒变望妻眼,甜的呦

小娱乐悠悠
2025-11-10 09:11:00
1:3到2:4!蒯曼连克王曼昱,网友热议:全运卫冕冠军悬了?

1:3到2:4!蒯曼连克王曼昱,网友热议:全运卫冕冠军悬了?

番茄体坛
2025-11-09 18:14:27
大突破!吴宜泽国锦赛夺冠,对这两名中国选手刺激最大

大突破!吴宜泽国锦赛夺冠,对这两名中国选手刺激最大

老高说体育
2025-11-10 11:24:49
俄罗斯提出一个新概念——俄罗斯历史领土

俄罗斯提出一个新概念——俄罗斯历史领土

每日一见
2025-11-10 14:09:17
不简单?郭德纲疑发文回应曹云金,3句话亮明态度,姜还是老的辣

不简单?郭德纲疑发文回应曹云金,3句话亮明态度,姜还是老的辣

花心电影
2025-11-10 10:03:34
何超莲、窦骁婚变风波后首次同框,两人在澳大利亚被偶遇

何超莲、窦骁婚变风波后首次同框,两人在澳大利亚被偶遇

极目新闻
2025-11-09 21:55:28
孙颖莎横扫刘炜珊采访!谈关键分处理,展望下轮准备,全程低调!

孙颖莎横扫刘炜珊采访!谈关键分处理,展望下轮准备,全程低调!

细话篮球
2025-11-10 14:35:01
上海父母状告儿子儿媳,小夫妻崩溃落泪!儿媳:早知如此,我不会嫁!

上海父母状告儿子儿媳,小夫妻崩溃落泪!儿媳:早知如此,我不会嫁!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4 14:45:37
两性关系:55-65岁这十年、惜命的方式,不是锻炼,是做好这6点

两性关系:55-65岁这十年、惜命的方式,不是锻炼,是做好这6点

小小包工头阿汾
2025-11-10 14:50:56
美的不惧小米原因刷屏!网友:买时香用着差,过保就坏谁敢回购?

美的不惧小米原因刷屏!网友:买时香用着差,过保就坏谁敢回购?

吃瓜盟主
2025-11-09 15:47:49
书记儿子考到林业局当科员,局长看他不顺眼,那天书记来视察项目

书记儿子考到林业局当科员,局长看他不顺眼,那天书记来视察项目

秋风专栏
2025-11-09 00:55:05
想不到这么漂亮的美女能当上领导,她肯定会为人民服务的

想不到这么漂亮的美女能当上领导,她肯定会为人民服务的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0 10:30:33
CCTV直播!王楚钦恐爆冷!魏世皓狂轰10-0横扫业余大神,王楚钦压力来了!

CCTV直播!王楚钦恐爆冷!魏世皓狂轰10-0横扫业余大神,王楚钦压力来了!

好乒乓
2025-11-10 14:48:26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了?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已经走上了第三条路

芳芳历史烩
2025-11-09 01:44:44
哈马斯高级领导人:准备撤出“黄线”以内武装人员

哈马斯高级领导人:准备撤出“黄线”以内武装人员

财联社
2025-11-10 14:25:07
2025-11-10 16:07:00
方孔圆史解红楼梦 incentive-icons
方孔圆史解红楼梦
《红楼梦》是清朝前百年皇家正史。以史为解,史解《红楼梦》系列文章,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20文章数 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头条要闻

尹锡悦被控同军方合谋试图“诱使朝鲜发动进攻”

头条要闻

尹锡悦被控同军方合谋试图“诱使朝鲜发动进攻”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数码要闻

JBL SENSE LITE音悦圈舒适版用轻盈与澎湃,唤醒你的全场景感知力

教育要闻

这份校园 “ 双十一 ” 攻略,请收好!

手机要闻

5499元!真我GT8 Pro阿斯顿马丁F1限量版正式开售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