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事实就是,养老保险缴费钱数差一倍,但有可能养老金只差38%。这件事情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说一下养老保险制度的真相。
我国现行的养老金计算办法,是2005年国家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的。退休养老金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少部分人在建立个人账户前已经参保缴费的职工或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职工,因为缺少个人账户的积累,会有过渡性养老金,
![]()
①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各地的社会平均工资,现在一般也称为养老金计发基数,相差还是比较大的。去年计发基数最低的是河南省6606元,最高的上海市已经达到了12307元。
![]()
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说不同省份之间的养老金差异,而是说同一个省份。以安徽省为例,今年公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7999元。
如果我们是灵活就业人员,一般会选择最低档次缴费。安徽省今年的缴费基数下限为4311元,上限是21556元。当然,安徽省的100%档次是7185.33元,还是比计发基数低了800多元。计发基数高,计算出来的养老金更高,相对退休人员会更划算。
![]()
如果按照是4311元基数缴费,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是20%,每月只需要缴纳862.2元,一年是10346.4元。
我们还有一种参保方式,那就是单位职工参保缴费。职工本人需要承担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承担缴费基数的16%。仅就养老保险而言,合计缴费比例单位参保是24%。如果是100%档次缴费,按照7185.33元基数计算,每月需要缴纳1724.5元左右,一年是20694元。正好是60%当次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的两倍,两者缴费差一倍。
但是基础养老金部分,平均缴费指数是1的情况下,缴费一年,每月基础养老金是79.99元。平均缴费指数是0.6的情况下,缴费一年的基础养老金是63.99元。两者之比是10:8。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
![]()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全国统一,目前是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如果是不足整数岁的话,会按比例过渡。
个人账户的余额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进行积累,恰好是企业职工自己缴费的部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这也反映了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初衷,自己缴纳的部分不会亏本。如果是寿命长,个人账户余额领完了,国家会用统筹养老金兜底,继续发放相应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如果是60%档次缴费,一年可以积累4138.56元。如果按照100%档次7185.33元缴费,一年可以积累6897.92元。
统一按照60岁退休计算,每月可领个人账户养老金分别是29.77元和49.62元。
以上60%档次缴费,每月可领养老金为93.76元。如果是100%档次缴费的话,每月可领养老金129.61元。两者之比是1:1.38。
总体来说,我们的养老金待遇也不完全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这是一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的是社会的基本。不会因为缴费产生过大的待遇。但为了鼓励人们长时间缴费,缴费年限长的作用更大一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