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头条”是运营商/通信人都在关注的高端IP
全球视野 / 深度有料 / 专注于TMT领域
设为星标,一起嬗变成长!
通信头条消息10月22日,美国电信巨头AT&T遭遇大规模网络中断,其移动通信网络瘫痪持续超过12个小时,导致全国范围内的通话、短信和数据服务陷入停滞。
![]()
这已是美国通信行业在10月内第三次重大事故。本月初,Verizon曾两度“掉链子”——10月17日发生全国性断网,10月9日全国断网2-3小时。频繁的故障让数字社会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这场始于今日凌晨的通信重大网络事故影响了美国多个主要城市。根据监测数据,亚特兰大、达拉斯、迈阿密、夏洛特和纳什维尔等地的用户受影响最为严重。
这不是AT&T首次出现重大事故。2024年2月22日,AT&T就曾因“使用错误程序”导致大规模断网。当时,错误配置的网元触发自动响应,关闭了所有网络连接,阻止了9200多万个呼叫,其中至少包括25000个紧急呼叫。
然而与今日相比,此前的事故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都相形见绌。持续12小时以上的服务中断,意味着数百万用户无法进行日常通讯、银行交易、远程工作等基本活动。
社交媒体平台X上,用户愤怒情绪蔓延。“AT&T是最昂贵的电话公司之一,你们竟敢让服务中断数小时而不向客户提供任何更新?”一位用户写道。更多用户发现手机状态栏出现“SOS”图标,提示只能拨打紧急电话。
初步分析指向核心网链路的关键节点故障。与美国许多运营商类似,AT&T的网络存在明显的“单点故障”风险——关键枢纽的冗余备份不足,一旦某一核心环节出问题,便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2024年7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曾发布一份报告,详细分析了AT&T此前一次全网中断事件。报告指出,中断是由于网管配置错误、内部程序未遵守、缺乏同行评审、测试不足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些管理漏洞与技术缺陷交织,导致本可避免的故障一再发生。FCC报告指出,AT&T在实验室测试和现场测试方面都存在不足,没有足够的保障措施和控制措施来确保网络更改的安全性。
与美国运营商频繁发生重大网络事故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三大运营商网络相对稳定。这一差异源于网络架构设计的根本不同。
中国三大运营商普遍采用分布式核心网架构,将全国网络按省份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区域。各省具备完整核心网功能,即使一省发生故障,也不会波及其他地区。这种“化整为零”的设计理念,从根本上避免了单一节点故障导致全网崩溃的可能性。
在设备采购上,中国运营商始终坚持“多供应商”策略,同一网络内引入不同厂商设备,既促进技术竞争,更关键的是规避了“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
而美国运营商往往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虽然短期内实现降本增效,却埋下了巨大隐患:当特定设备出现普遍性故障时,因缺乏替代方案,修复工作举步维艰。
关于通信头条
全球视野 / 深度有料 / 专注于TMT领域
你的点赞、转发和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
通信路上,一起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