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推开门,风像欠钱不还的债主,往脖子里钻。我骂了句脏话,把卫衣帽子狠狠一扣。才十月,北方夜里零下,南方雨下成线。群里有人甩截图:西藏暴雪、青海大雪、四川盆地雨哗哗。配图是白茫茫一片,车被埋得只剩车顶,像露馅的饺子。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我顺手点开中国天气网,官方原话——“25日又有冷空气,北方再降温。”一句话,比老婆“回家再说”还吓人。更扎心的是国家气候中心那句:“秋季后期进入拉尼娜状态。”翻译成人话:太平洋海水变冷,冬天可能翻脸。
![]()
![]()
拉尼娜这娘们,90后不熟,80后却记得。
2008年,她来过。广州火车站几万人滞留,绿皮车成了冰罐头。我那时在佛山打工,排了十小时队,袜子能拧出水。泡面二十块一桶,依旧抢破头。雪不是浪漫,是会塌棚的狠货。
![]()
有人抬杠:现在都全球变暖了,怕啥?
我甩他三张数据。国家气候中心统计:2000年以后,拉尼娜年也有暖冬,2020、2022、2023全偏暖。可2008、2018同样拉尼娜,冷冻害却爆表。一句话——拉尼娜≠一定冷哭,但提高“中大奖”概率。就像你爸不一定打你,可皮带已经抽出来了。
![]()
具体到今年,中心副主任把丑话说前头:“北方、西南、华中,阶段性低温雨雪。”“华东、华南,阶段性气象干旱。”两段话,冰火两重天。北方备好雪铲,南方备好加湿器。最惨是长江流域,雨带被拉尼娜拐跑,冬天可能干得冒火星。农民兄弟先哭,油菜、小麦喝水难。城市也别笑,静电啪啪啪,头发炸成蒲公英。
![]()
我知道你想问:到底买不买鹅绒服?先掏手机,查“10月底会商”。国家气候中心那时才给准话。现在下单,等于股票听小道消息。去年我朋友“超前部署”,花三千买某鸟限量,结果春节20℃,他穿短袖吃雪糕,羽绒服在衣柜里长毛。
![]()
再说个反常识。真冷年,燃气、电表走得比马拉松选手还快。去年12月,我杭州同学晒缴费单,一个月取暖费一千八。他老婆当场发飙:“再开暖气,你就去楼道跑步。”今年若再冷,天然气价八成涨,钱包先打哆嗦。
农业更惨。山东大棚种植户老李跟我倒苦水:“雪压塌棚,草莓全变冰球,一夜回到解放前。”拉尼娜若叠加春运,高速一封,菜价飞涨。上海青卖三十,你骂摊主黑心,其实雪把路封了,货车堵成糖葫芦。
![]()
普通人能干嘛?少听短视频瞎吼“史上最冷”。多看中央气象台、国家气候中心官网,免费,不割韭菜。棉衣可以备,别囤仨,占地方还落灰。阳台花盆搬进屋,水管裹点旧衣服,真零下能省两千爆管费。老家有爸妈,给他们手机装个“天气通”,别舍不得两兆流量。农村取暖,火盆别端屋里,一氧化碳吃人不吐骨头。
![]()
说到最后。冷也好,暖也罢,天不会按朋友圈剧本走。拉尼娜只是发牌员,怎么打还在自己。真冻成狗,骂两句可以,别骂气象员,他们比谁都希望报准。这个冬天,大概率有雪、有雨、有干燥、有堵车。羽绒服先别买最厚,留点预算给电费、菜金、防滑胎。剩下的,抱杯热茶,等10月底国家气候中心拍板。天要变,咱就接招,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在新加坡生活
484篇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