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近日,“中国—东盟:共筑未来教育・赋能多边经贸与兴农论坛”在贵阳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泰国孔敬大学、马来西亚砂拉越大学、印度尼西亚日惹穆罕默迪亚大学等海内外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聚焦“多边经贸合作、制度创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大议题,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智教育赋能区域协同发展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
![]()
共筑未来教育・赋能多边经贸与兴农论坛在贵阳举行。
本次活动由贵州大学与滇池学院联合主办,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滇池学院商学院承办,民盟贵州大学委员会支持,设置常态化帮扶实践与理论创新、跨区域产业合作与协调发展专场论坛,数智教育赋能多边经贸合作、制度创新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绿色金融与“双碳”可持续发展等分论坛,旨在搭建“高校-企业-政府”对接桥梁,建立“中国-东盟经贸与兴农教育对话机制”,让合作从“单次相聚”变为“长期同行”。
“教育的价值在于‘连接现在 孕育未来’,经贸与农业的合作在于‘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与会专家学者一致期待通过本次活动,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关于数智教育赋能经贸、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后续合作提供清晰的路径指引;期待依托“中国—东盟经贸与兴农融合项目库”,推动更多高校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让更多合作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促使“跨境科研合作平台”成为技术转化新桥梁,推动中国与东盟的教育、经贸、农业等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
共筑未来教育・赋能多边经贸与兴农论坛在贵阳举行。
据了解,作为贵州省唯一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部省合建”高校,贵州大学始终把服务中国—东盟合作作为重要使命。自2008年起,已连续18年参与、承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与东盟十国的多所知名高校、教育机构和研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教育与产业、科研与合作的融合路径:在泰国孔敬大学联合开展“智慧农业”产学研项目,将贵州的农业技术与当地需求结合;在印度尼西亚推广数字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让优质课程触达更多师生;依托“中国—东盟多彩智慧学院”推动优质课程与学分互认,让人才培养的合作更加深入。(图/文 江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