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个喷嚏,腰突然像被锤子砸了一样疼,紧接着左腿麻木到站不起来……”近日,深圳的尹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长期病情稳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竟因一个喷嚏加重,人近乎瘫痪只能躺在床上,最终不得不接受腰椎微创手术。10月21日,尹女士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自己还在术后康复中,但依然不能走路,希望自己的经历能提醒更多的腰突患者。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的相关专家表示,对于腰突患者来说,一个喷嚏就像“高压气枪”般冲击椎间盘,对于“抬头打喷嚏能护腰”的说法,专家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简单的抬头就能护腰。
![]()
尹女士发帖讲述经历。网络图
38岁的尹女士在深圳工作,是腰椎间盘突出的“老病号”,她回忆,自己通过坚持锻炼,可以从事瑜伽、游泳、滑雪等运动,近年来没有复发。但在近期力量训练时,由于加了重量,导致腰突复发,在做瑜伽臀桥时又因为操作不当,导致臀腰部酸痛,“断断续续做了按摩、针灸、敷药,时好时坏。”
尹女士回忆,10月国庆假期时症状有所缓解,短途开车、公园散步都没有不适,仅久坐10分钟需起身活动,但假期后通勤开车时腰痛加剧,就改乘出租车。
10月13日,尹女士在打车时打了个大喷嚏:“当时像被重锤砸腰,疼得必须弯腰慢走,当天下午按摩理疗后缓解,我还以为没事了。”然而,10月16日清晨,尹女士睡醒后左臀、左腿、左脚均出现麻木,17日不得不到医院理疗科准备保守治疗,没想到在上卫生间时再次打了一个喷嚏,这次腰臀的剧痛让她无法站立,被紧急转入脊柱科进行治疗。
“核磁显示,喷嚏导致髓核急性突出,压迫左侧神经根,已出现左侧下肢瘫痪症状。”多位医生会诊后建议立即手术。10月18日晚,尹女士接受了腰椎微创手术,在全麻下清理左侧突出髓核。术后,她左脚麻木未完全恢复,目前仍然只能轻微动动脚趾,仍需卧床休养,“左腿就像一个刚学习走路的婴儿一样,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
尹女士的诊断报告。受访者供图
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尹女士表示,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帮助更多的腰突患者,在遇到同样问题时能有更正确更好的判断。
一个喷嚏为何成“腰椎杀手”?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治医师苟小力解释,腹腔是一个坚固的“压力舱”,当打喷嚏或咳嗽时,身体会瞬间执行一套“增压程序”,腹腔压力骤升。而腰椎间盘就像一个个夹在两节椎体之间的“软垫”,外层是坚韧的纤维环,内部是果冻状的髓核。而尹女士本就有椎间盘退变、纤维环薄弱的问题,当巨大的腹压从脊柱前方袭来,猛烈挤压椎间盘,在高压下髓核像果冻一样朝着最薄弱的后方冲击,瞬间撕裂纤维环,导致髓核急性突出或脱出,如一个鼓包的轮胎被突然的过大的气压彻底撑破一般,直接压迫到神经根。
苟小力表示,同时很多人打喷嚏时会下意识猛地弯腰,这个前屈姿势也会对椎间盘形成“夹击”,进一步加剧椎间盘内髓核的突出,最终导致相应侧肢体的神经根支配区域麻木、疼痛等不适,进而导致突然的肢体“瘫痪”。
尹女士把自己的经历发到社交平台后,不少腰突患者也分享了自己因为打喷嚏、咳嗽等导致病情加重,不得不长期卧床治疗的经历。也有患者提醒,打喷嚏时要注意头朝上,可以避免病情加重。
![]()
尹女士现在仍无法正常走路。受访者供图
那“抬头打喷嚏能护腰”这个说法靠谱吗?苟小力认为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简单的抬头就能护腰,正确的做法是:打喷嚏前先双手扶腰或背靠椅背,让腰部有支撑,保持整个躯干(胸腰段)的稳定和直立,避免突然弯腰或用力甩腰,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伤害。
苟小力表示,日常预防是平安度过每一次“喷嚏危机”的关键。首先要避免“伤腰动作”,比如不要突然弯腰搬重物、少久坐、睡硬板床、保持正确坐姿。其次,适当锻炼能增强腰部“保护力”。如果已经患病,也不必恐慌,绝大多数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当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时,也可选择手术治疗,目前脊柱微创手术已非常成熟,创伤小、恢复快。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