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炼铁网)
![]()
一、直接出口:微幅冲击下的结构韧性
1.占比极低,直接影响可控
中国对美钢铁直接出口占比已从 2018 年的约 5% 萎缩至 2024 年底的 0.8%,2024 年全年对美出口仅 89 万吨,远低于对东盟(占比超 30%)、欧盟等市场的规模。分品种看,受冲击最明显的镀锡板对美出口占比仅 5.2%,无缝管、焊管等品类占比均不足 2%,多数龙头钢企(如调研中的 B、C 企业)已基本退出美国市场。
2.高关税壁垒形成实质阻断
叠加 “301 条款” 关税与钢铝专项关税,美国对华钢铁产品综合税率已升至 60%,部分品类甚至触及 145%。这导致 2025 年 1-2 月镀锡板对美出口增速从 2024 年的 157% 骤降至个位数,电工钢出口同比下滑 45%,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遭遇阶段性阻力。
二、间接传导:转口贸易与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1.转口贸易面临 “溯源式” 核查风险
中国通过越南、韩国等第三国转口美国的钢材规模持续扩大:2024 年中国对越南钢材出口达 1276.7 万吨,对韩国出口 819.3 万吨,而这些国家恰是美国前四大钢铁供应国。美国已释放信号将推行 “溯源征税”,若实施,转口路径可能被阻断,预计影响约 200-300 万吨间接出口量。
2.下游制造业出口承压传导至钢厂
美国同步对机电、汽车等用钢产品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工程机械、家电出口成本增加 10%-15%。2025 年一季度,国内汽车板订单环比下降 8%,家电用涂镀板出口减少 6.2%,间接压制钢厂高端板材需求。
三、行业应对: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破局
1.市场多元化:“东方不亮西方亮”
钢企加速开拓 “一带一路” 市场,2024 年对东盟、海合会国家出口同比分别增长 22%、18%,越南、阿联酋已成为前两大出口目的地。线材制品企业将中东订单占比从 2023 年的 28% 提升至 2024 年的 41%,抵消欧美市场萎缩影响。
2.产品高端化:摆脱 “低端依赖”
宝武、鞍钢等龙头加大高端钢研发,2024 年无取向硅钢(新能源汽车核心材料)出口占全球 60%,镀锡板高端品类毛利率提升至 12%(普通钢材仅 3%-5%)。钢协推动对钢坯等低端产品加征出口关税,倒逼行业减少 “量增价减” 的恶性竞争。
3.全球布局与政策反制
青山控股在印尼建设一体化钢厂,利用当地镍资源生产不锈钢,规避贸易壁垒;建龙马来西亚东钢专注高端板材,实现本地化供应。政策层面,中国对美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 15% 反制关税,并将美征税措施诉至 WTO,复制 2018 年 “337 调查” 胜诉经验。
四、未来展望:短期喘息与长期转型
1.关税谈判带来政策窗口期
中美日内瓦会谈达成关税 “暂停 + 评估” 机制,美方暂停新增 24% 关税,90 天内或下调部分钢铁制品税率至 65%-80%。这为汽车板、电工钢等高端产品重启对美出口创造条件,但 “钢铝所有权” 条款仍可能限制中资企业参与。
2.绿色转型与技术突围
2025 年电炉炼钢产能占比预计提升至 18%,氢能炼铁试点扩大至 12 家企业。低碳钢材出口可规避欧盟 CBAM 等新型贸易壁垒,预计 2026 年绿色钢材出口占比将从目前的 8% 升至 15%。
3.风险与机遇并存
短期需警惕印度、东南亚跟进发起反倾销调查(2024 年线材制品已遭遇 3 起),长期看,若能抓住人形机器人、新能源储能等新兴产业用钢需求,中国钢厂有望在全球高端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
结论
美国加征关税恰似一面 “棱镜”:既暴露了中国钢铁出口 “大而不强” 的短板,也加速了行业向 “内需为主、高端引领、全球布局” 的转型。直接出口的微幅下滑倒逼资源向高附加值领域集中,转口贸易的不确定性推动全球化布局深化。未来,唯有将政策应对、技术创新与市场韧性相结合,中国钢厂才能在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