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教育大改革,未来是否会取消中考?

0
分享至

一觉醒来,很多家长人都懵了,最近有一个让人惊讶的消息,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成都的 8 所学校开始率先试点十二年制教育,在他们那里上学的学生,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连读,也就是不用参加中考也能直接进入高中,这意味着中国中考的改革探索,已经正式拉开序幕!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改革?

大家知道中考这个制度是怎么诞生的吗?是上世纪 80 年代的时候,由于义务教育普及的人数太多,导致大量的学生卡在了高中的门口,那人太多了怎么办呢?不可能全部都上高中啊,要知道以前中国一年的出生人口最高的时候有接近 3000 万,以当时教育系统的承载能力,高中容纳不下这么多的学生,所以就只能用中考进行分流,把一部分天资差一点的学生拦在高中的大门口。



也就是说中考本质上是因为生源太多,而被迫出现的一个筛选考试,在人多的时候使用这个政策,是合理的,也是正常的。

但是现在是什么情况?2025 年的出生人口,我不说太离谱,按照去年的标准去算,今年满打满算有 900 万就不错了,你自己对比一下,从接近 3000 万到 900 万,这变化只是一个数字吗?

当生源大幅减少的时候,影响的是整个教育系统,老师要发工资、学校要维持运营、教育部门也要正常前进,我之前在网上看到很多新闻,全国很多地方的学校,一个班级竟然只有几个学生,老师比学生都要多了,你说在这样大背景下,还用中考去拦截生源,符合客观规律不?

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幼儿园和小学倒闭的消息,再过几年,那些初中高中也会感受到生源减少的危机,所以与其等着危机降临,倒还不如主动改变,这就是成都 8 所学校试点十二年制教育制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适应新的局势。

除了学校和教育系统的反馈之外,现在学生和家长也是真的有点承受不住了。

你看看现在的学生,早上 6 点出门上学,晚上九十点放学回家,回家之后还要写作业到凌晨,全年高强度,工作时长都快赶上集中营了。



而且你不要以为在学校上课就可以躺平,除了极个别早就放弃了的学生之外,大多数学生是忙得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很多学校实现所谓的 8+2 休息制,课间休息 10 分钟,还要掐头去尾只剩 8 分钟,在这 8 分钟的时间里,一层楼上百个学生去排队解决生理问题,你说这个时间到底有多么紧张?

所以很多学生为了不去厕所,就一直不喝水,或者就是长期憋尿,憋着憋着就搞成了功能性便秘。

更严重一点的,由于长期神经紧绷,还让学生得了抑郁症,全国各地的极端案例我相信大家多少都有所耳闻,你说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再闹出个这种事情,哪个家长能承受这样的打击?

而且不要以为只有学生压力大,这一代家长同样不容易,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有的还要给孩子操心学区房的事情,很多家庭要拿出 30%-50% 的收入去支持孩子读书,之前《中国生育成本报告 2024》里面统计的一个数据,在全国一线城市,把一个孩子从 0 岁养到 17 岁,人均成本是 100 万左右,哪个普通家庭扛得住这样的支出啊?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投入大也就算了,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大家也清楚,家里蹲都快成常态了,那你站在咱广大家长的立场想一想,我们花大价钱买了一套学区房,让自己的孩子好不容易闯过了中考、高考这两道难关,结果孩子毕业后回去告诉我们 —— 爸妈,我找到了一份月薪 3000 的工作,请问你是孩子的家长,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所以必须要给家长减负,取消中考的筛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家长们前期的教育压力。

而且如果你常看新闻就会清楚,试点取消中考只是近些年教育领域的尝试之一,这些年为了给学生和家长减压,教育部门做了各种努力。

比如说 2021 年的双减,2023 年的新教材落地,还有 2025 年北京中考取消小四门,国家要强制双休,整治内卷等等,这些动作放在一起,我们就能很清晰的看懂未来国家教育改革的方向,那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总结了几大要点:

第一,国家想要的人才类型变了。

上过学的朋友都清楚,以前每个班级里面,有那么几个学生,他并不是很聪明,也没有太高的天分,但是他非常努力,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死记硬背,也愿意大量的去刷题,这种学生往往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这类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就会原形毕露了,因为他们其实天分并不高,很多知识点为什么是这样,他们也没有思考,只是简单的背下来了而已。



放在以前,这种人才国家也还需要,毕竟社会上大多数岗位也不需要太多的创新,流水线打个螺丝钉,办公室简单的码码字,要什么思维能力?

但是现在不行了,随着中国全面进行产业升级,科技创新被提到了重要的高度,未来国家需要的人才不再是那些靠死记硬背得高分的 “伪天才”,而是真正会思考,懂创新的人才。

你去看看现在新课改的内容就清楚了,里面的很多题目,考的不是简单的知识点,而是在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也就是说以后学校的考试可能会变成这个样子,100 分的卷子,90 分的题可能是相对简单的题目,大多数学生都能拿到这个分数,但是剩下的 10 分,就是区分普通学生和学霸的关键了,能做出这 10 分题的学生,就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做不出来的,虽然表面看成绩也没有太差,但实际上是存在欺骗性的。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要看到孩子考了 90 分就高枕无忧,要多去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举一反三的思考能力,这比死记硬背更加关键。

第二,未来我们需要的综合型的人才,而不是书呆子。

你看看现在国家大力支持的几个行业,人工智能、生物工程、芯片、新能源等等,这些行业不是靠读死书就可以培养出来人才的,它更加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一个技术型人才,他肯定是有综合素养的,所以未来教育改革,一定会从知识灌输的方向转向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后你的孩子想要得高分,搞不好还要有足够强的动手能力,甚至身体素质都要足够优秀才行。



前段时间我看了下北京四中的课程改革,他们是怎么做的,我跟大家简单讲一下,初中高中不是加起来是 6 年嘛,他们就把这 6 年拆分成了 2+4 的模式,也就是 2 年学初中知识,4 年学高中甚至是部分大学的科研项目,看明白没有,北京四中的选拔机制已经在变了,他们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所以有时间你真要培养下孩子的研究精神,不要让他整天关在家里读死书。

第三,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大家一定要记住,孩子 10 岁以前是很多兴趣重要的启蒙期,假如说你想要自己的孩子以后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理工科人才,那可以在他小时候就经常带他去各种博物馆和科技馆进行启蒙探索,也可以给他看一些看科普相关的纪录片,能学到多少知识不是重点,重点是让他培养起来兴趣,这比死记硬背重要多了。

然后第二点,一定要趁早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在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去多看一些课外经典书籍或者名著,这是培养文字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你一定要记住,语文和英语这两门课程,是越早培养语感越好,这是会跟随他们一生的技能,阅读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如果你的孩子连基本的阅读能力都没有,你说他怎么能成为一个领域的顶级人才?



最后第三点,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数感,什么是数感?就是数理化的基本认知能力。

比如在 3-5 岁的时候,可以让孩子通过积木、水果、玩具等东西去数数量、比多少,不要强迫他学习,强行鸡娃,而是在生活和娱乐中潜移默化的培养。

然后 6-8 岁的时候,就可以从实物计数过渡到数字符号了,比如说用小棒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理解数感的基本概念。

最后到 9-12 岁的时候,就要开始强化应用与逻辑了,比如说让孩子计算家里的水电费,让孩子规划周末出行路线的时间和费用,还可以玩一些复杂的数独、数字推理游戏等等。

总之,打开孩子的数学思维,不是靠死记硬背,也不是靠鸡娃,而是要寓教于乐,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现在国家政策已经出现了重大转变,大家不要再盲目鸡娃了,只有看懂趋势,找到合适的方式,才能让你的孩子从这场教育大改革中脱颖而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三亚海滩“长满”了俄罗斯人!网友调侃:我在这里反而成了“老外”

三亚海滩“长满”了俄罗斯人!网友调侃:我在这里反而成了“老外”

封面新闻
2025-11-02 12:57:02
80后的危机真的要来了吗?网友:85-95这个年龄段的人最惨!

80后的危机真的要来了吗?网友:85-95这个年龄段的人最惨!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4 00:20:03
美军南海飞行事故真相揭晓,解放军已做好准备等待特朗普发声

美军南海飞行事故真相揭晓,解放军已做好准备等待特朗普发声

林子说事
2025-10-31 09:28:02
印尼怒了,说是买战斗机,结果花了2000多亿,最后拿到“废铁”。

印尼怒了,说是买战斗机,结果花了2000多亿,最后拿到“废铁”。

百态人间
2025-11-03 16:23:03
汪峰演唱会翻车被群嘲,葛荟婕:只往女人身上使劲,唱不上去正常

汪峰演唱会翻车被群嘲,葛荟婕:只往女人身上使劲,唱不上去正常

阿纂看事
2025-11-02 22:20:54
国家出手!3名华人首富,看看他们干的事,根本不值得饶恕!

国家出手!3名华人首富,看看他们干的事,根本不值得饶恕!

牛牛叨史
2025-11-04 02:00:33
彻底傻眼了,不仅广西,全国都束手无策!

彻底傻眼了,不仅广西,全国都束手无策!

另子维爱读史
2025-10-19 11:44:19
严重失常!开赛至今的怀特,到底怎么了?

严重失常!开赛至今的怀特,到底怎么了?

篮球实录
2025-11-03 22:40:17
关晓彤银裙引爆活动现场,网友:这身材比例,还让不让人活了?

关晓彤银裙引爆活动现场,网友:这身材比例,还让不让人活了?

娱乐领航家
2025-11-04 00:00:02
21岁妹纸下海拍片,两年狂赚六亿,如今反手搞慈善却被骂!她回怼:钱脏?我用得正

21岁妹纸下海拍片,两年狂赚六亿,如今反手搞慈善却被骂!她回怼:钱脏?我用得正

新欧洲
2025-11-03 20:48:22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港媒:中国香港奥运冠军江旻憓确认将参加香港立法会选举

港媒:中国香港奥运冠军江旻憓确认将参加香港立法会选举

澎湃新闻
2025-11-03 18:06:32
忠告全天下子女:再孝顺,也不要为年过70的老父老母,做这4件事

忠告全天下子女:再孝顺,也不要为年过70的老父老母,做这4件事

小小包工头阿汾
2025-11-03 08:01:59
确认了!即将抵达湖北,持续7天

确认了!即将抵达湖北,持续7天

极目新闻
2025-11-03 23:27:59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经典段子
2025-10-11 22:34:42
重庆一家民营医院烧光30亿,2年关门破产:质子设备6亿没人敢用!

重庆一家民营医院烧光30亿,2年关门破产:质子设备6亿没人敢用!

宝哥精彩赛事
2025-11-04 00:29:09
大同四中抢钥匙工作人员被曝是副校长,学校称这是正常管理

大同四中抢钥匙工作人员被曝是副校长,学校称这是正常管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02 22:37:28
1983年乔冠华去世,中央发布40字讣告,其妻痛哭:华,我不想活了

1983年乔冠华去世,中央发布40字讣告,其妻痛哭:华,我不想活了

萧萧趣事
2025-08-19 19:35:05
梅西比我更出色?C罗:我不这么认为!才不会为了谦虚就承认

梅西比我更出色?C罗:我不这么认为!才不会为了谦虚就承认

奥拜尔
2025-11-03 23:38:07
太烂了!汤普森发飙!4冠神射手断崖式下滑

太烂了!汤普森发飙!4冠神射手断崖式下滑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3 09:46:00
2025-11-04 04:07:00
枫冷慕诗 incentive-icons
枫冷慕诗
喜欢写深度文章的自媒体人。
740文章数 158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博士学姐四六级600+经验分享,超绝四六级做题技巧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头条要闻

日本组建特种作战旅 主要面向海外作战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本地
教育

艺术要闻

这21位欧美女神,惊艳得让人窒息!

这些才是适合普通人的穿搭!多穿基础款和半身裙,简约又得体

旅游要闻

湖光塔影 小众公园影湖楼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教育要闻

康熙身边的洋顾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