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派双名工程2024级初中名校长、小学名校长班”的名校长们与省教科院附中的同行合影
来自浙江的名校长们10月23日刚刚结束了在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中学(简称“省教科院附中”)的主题研修,来自北京的校长们又带领学校中层干部一起,到省教科院附中与成都的教育工作者一起,举行了一场为期一周的《2025京成——践行教育家精神高峰论坛暨中小学校(园)长及中层干部综合素养与管理实践能力提升高峰论坛》。
为什么浙江、北京这样的教育发达地区的校长们频频造访省教科院附中?
![]()
省教科院附中始建于2021年,由成都高新区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创办。
这也是目前省教科院属下的唯一一所中学。
省教科院附中以科研引领和教研融合为特色,秉承"做绿色教育,办阳光学校"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省级教学改革示范校和教师培训基地。学校依托省教科院学术资源,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构建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培养具有中国胸怀和世界视野的学生。
![]()
“国家万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正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首届教书育人名师、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教科院附中校长叶玲
尽管建校时间并不长,但其优秀的师资队伍与办学实力已经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我们再来看看最近这两场活动的校长、老师们在省教科院附中干了些啥——
![]()
10月23日,走进省教科院附中的是“浙派双名工程2024级初中名校长、小学名校长班”的名校长们。他们与省教科院附中的校长、老师们一起进行主题研修,共探教育发展新路径。
![]()
省教科院附中校长叶玲还为浙江的名校长们举办了一场题为《从管理者到教育者的角色重塑》的专题讲座。她提出,角色重塑需紧跟时代变革、深悟政策精神、重读专业标准,并追问 “好教育、好学校、好校长” 三大原点问题。叶玲还结合学校 “绿色教育” 实践,系统阐述如何以办学思想领导力推动学校发展。
![]()
省教科院附中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李丹以《让每一个生命站在校园的中央》为题,分享指向 “成事中成人” 的绿色德育经验。他介绍,学校绿色德育以 “学生立场、生命自觉” 为核心,构建 “生命、生活、生态、生涯” 四生内容体系,通过价值育人课程、特色活动、校家社协同三大路径落地。李丹说,德育要摒弃整齐划一的管理与形式化活动,通过情境浸润激发学生自尊、自律,最终实现自主发展,让每个 “小杏运”都能站在人生 C 位。
![]()
参加《2025京成——践行教育家精神高峰论坛暨中小学校(园)长及中层干部综合素养与管理实践能力提升高峰论坛》的部分教育工作者在省教科院附中留影
10月25日至31日,《2025京成——践行教育家精神高峰论坛暨中小学校(园)长及中层干部综合素养与管理实践能力提升高峰论坛》又在省教科院附中举行。
![]()
尽管这次活动由常恩元特级校长工作室等北京相关单位主办,但参加活动的教育工作者却来自全国各地。此次论坛围绕进一步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加强校级及中层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学校的整体管理能力等方面展开,旨在全面提高校级干部的工作水平与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业务素质精良、专业理论丰富、管理能力突出的高质教育干部队伍,聚焦教育强国基点,推进基础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论坛不仅安排了《弘扬教育家精神,书写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故事》《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当好一把手的领导策略》《开展校本培训,建设研究型教师队伍》这样的主题报告,还安排了实地学习考察活动,更有教师发展主题的对话与交流,甚至还安排了分小组的深度主题研修。参加论坛的老师们表示,这次成都之行收获满满,切实感受到了四川省教科院附中的勃勃生机与强劲的发展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