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到的“公司通知”真的是IT部门发的吗?你的“财务审批”邮件真的来自老板吗?在数字化办公日益普及的今天,一封看似普通的电子邮件,可能正悄悄绕过企业层层防护,直抵你的收件箱。
近日,全球知名网络安全教育平台KnowBe4发布最新安全博客指出,当前的网络钓鱼攻击已不再是“广撒网”式的粗放操作,而是演变为高度“工程化”的精准打击。攻击者正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专门针对企业部署的**安全邮件网关(Secure Email Gateway, 简称SEG)**进行规避,让传统防线频频失守。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安全网关为何“失灵”?黑客玩起了“技术猫鼠游戏”
安全邮件网关,是企业防御外部邮件威胁的第一道“城墙”。它通常具备垃圾邮件过滤、病毒查杀、恶意链接检测等功能,能自动拦截大部分可疑邮件。然而,随着攻击技术的升级,这道“城墙”正变得越来越容易被绕开。
“现在的钓鱼攻击,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工程产品’。”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技术专家芦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攻击者不再靠运气,而是系统性地研究防御机制,专门找漏洞、钻空子。”
那么,这些攻击者究竟用了哪些“花招”来绕过安全网关呢?
1. 动态域名:今天用完明天换,让你追无可追
过去,黑客常用固定域名发送钓鱼邮件,一旦被安全系统识别,整个域名就会被拉黑。如今,他们改用“动态域名生成技术”(DGA),每次发送邮件都使用一个全新的、短时效的域名。等安全系统反应过来时,这个域名早已废弃,攻击者又换上了下一个。
2. 内容变异:每封邮件都不一样,AI也难识别
传统的邮件网关依赖“特征库”来识别恶意内容。比如,如果某段文字反复出现在钓鱼邮件中,系统就会标记为风险。但现在的攻击者使用“内容变异”技术,每封邮件的正文、标题、链接描述都略有不同,甚至用同义词替换、插入无关字符,让系统无法匹配到已知模式。
3. 图片伪装:把文字藏进图片,绕过文本扫描
有些攻击者干脆把关键信息——比如“点击领取奖金”“账户异常需验证”——直接做成图片插入邮件。由于安全网关主要分析文本内容,对图片的识别能力有限,这种“图文混排”的钓鱼邮件更容易蒙混过关。
4. 多跳重定向:先到“合法网站”,再跳转钓鱼页
更狡猾的是“多跳重定向”技术。攻击者先把用户引导到一个看似合法的中间页面(比如一个正常的云存储链接),这个页面本身无害,能顺利通过安全检测。但当你点击下一步时,系统再悄悄跳转到真正的钓鱼网站。这种“迂回战术”大大提高了欺骗成功率。
“这些手段组合起来,就像一场‘完美犯罪’。”芦笛解释道,“第一跳是干净的,第二跳才动手,等系统发现时,用户已经被骗走了账号密码。”
传统防线告急,仅靠网关已不够
KnowBe4的报告明确指出:仅依赖传统安全邮件网关,已难以应对当前高度定制化、工程化的钓鱼攻击。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仍有超过30%的钓鱼邮件成功穿透企业SEG防线,较2023年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其中,针对高管的“鱼叉式钓鱼”(Spear Phishing)和利用被盗账号发送的“内部威胁”尤为突出。
“安全网关就像机场的安检机,能查出明显的违禁品。”芦笛比喻道,“但现在的小偷学会了‘分拆携带’,把危险品拆成几部分,分别通过不同旅客带进去,安检机就很难发现了。”
企业如何破局?专家建议构建“三层防御体系”
面对日益狡猾的钓鱼攻击,企业不能再“单打独斗”。芦笛建议,应构建一套“技术+行为+意识”三位一体的综合防御体系。
第一层:技术升级——引入AI与行为分析
企业应在现有安全网关基础上,部署具备人工智能(AI)辅助检测能力的高级威胁防护系统。这类系统能通过机器学习,识别邮件中的异常模式,比如发件人行为突变、语言风格不符、发送时间异常等。
同时,结合**用户行为分析(UEBA)**技术,监控员工的邮件使用习惯。一旦发现某个账号突然向大量外部地址发送带链接的邮件,系统可立即发出预警。
第二层:流程优化——加强身份验证与权限管理
对于涉及财务、人事等敏感操作的邮件,应建立**多因素验证(MFA)**机制。例如,要求员工在点击链接后,必须通过手机验证码或身份令牌再次确认。
此外,实施“最小权限原则”,避免普通员工账号拥有过高权限,即使账号被盗,也能限制攻击者的破坏范围。
第三层:人员培训——让员工成为“人肉防火墙”
“再先进的技术,也挡不住一次错误的点击。”芦笛强调,员工是最后一道防线。
企业应定期开展持续性安全意识培训,通过模拟钓鱼测试、案例分享、互动课程等方式,帮助员工识别钓鱼邮件的常见特征:
发件人邮箱是否拼写错误?(如“micorsoft.com”而非“microsoft.com”)
邮件内容是否制造紧迫感?(如“24小时内不处理将停用账户”)
链接指向的域名是否可疑?
是否要求提供密码或敏感信息?
“记住,正规机构绝不会通过邮件索要密码。遇到可疑邮件,先别急着点,打个电话确认最保险。”
写在最后:安全是一场持久战
从“广撒网”到“精准钓”,网络钓鱼的进化速度远超许多人的想象。安全邮件网关仍是重要防线,但它不再是“万能钥匙”。
在攻防对抗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意识到:网络安全不是一劳永逸的采购项目,而是一场需要技术、流程与人员共同参与的持久战。
只有不断升级防御策略,提升全员安全意识,才能在这场“猫鼠游戏”中掌握主动权,守护好企业的数字大门。
编辑:芦笛(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