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10月22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深卫信) “每晚躺下就像躺在钉板上。”许红(化名)被腰疼折磨了七八个月,以为自己得的是肾结石或腰椎间盘突出。直到洗澡时摔了一跤,才意外“摔”出了真相:脊柱藏着一个玻璃弹珠大小的肿瘤。近日,许红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实施了手术,医生通过显微镜拆除了她脊柱里的“炸弹”,术后病理证实是良性肿瘤。
每晚躺下像上刑
七八个月前,年近六旬的许红的腰开始隐隐作痛,咳嗽、扭动都让疼痛加剧,晚上躺下更像针扎般难忍。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一直默默忍受。直到9月来深圳探亲时,在浴室不慎滑倒,剧痛让她无法站起。
儿子紧急将她送往中大八院。磁共振结果显示:她的第11节胸椎椎管内藏着一个2.5厘米大小的肿瘤。肿瘤已占据了椎管内大部分空间,严重压迫脊髓神经。
脊柱结构复杂,前临大血管、后贴脊髓神经,术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大出血或神经损伤。中大八院骨肿瘤骨病科主任陈铿形容,脊柱宽度仅如手指,其中的神经由一层薄如蛋膜的“硬膜囊”保护,神经一旦受损,患者就可能出现行走障碍,甚至大小便失禁。
超声骨刀精准“拆弹”
许红选择在中大八院接受手术。这场手术的关键,是一把“吃硬不吃软”的超声骨刀,通过每秒数万次的高频微振动,精准切削骨质,却对柔软的神经和血管“网开一面”。
为了练就这毫米级的精准,中大八院骨科医生们常年训练,可以用超声骨刀在生鸡蛋上“刻字”,但内膜保持完好。“正是这样极致的训练,才让我们有信心在脊柱这条‘悬崖小道’上安全拆弹。”陈铿说道。
9月15日,医生通过显微镜切掉了脊柱里的肿瘤。当晚,纠缠了许红数月的刺痛,终于消失了。术后病理证实,这是一个良性肿瘤,完整切除即意味着治愈。她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安稳睡眠。
如何识别脊柱肿瘤
腰背痛,常被认为是人类为直立行走付出的“进化代价”。陈铿指出,多数人年过四十,影像检查都会显示椎间盘突出的迹象。
如何区分疼痛是由于常见的椎间盘突出,还是危险的脊柱肿瘤引起的呢?专家指出,前者通常是“动辄痛,静则缓”,白天活动时加剧,休息后缓解。而后者相反,夜间安静时疼痛更明显,甚至让人痛醒,起身走动反而缓解。专家提醒,因此若按椎间盘突出治疗2周以上仍无效,应提高警惕,进一步排查。
对于脊柱日常保养,陈铿建议,力量训练优于拉伸,强大的肌肉是脊柱最好的“护甲”,推荐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运动。同时,建议在座椅上加腰靠,避免久坐悬空。疼痛发作时可短期使用腰围保护,但不宜时间过长,以免产生依赖。真正治本的方法是通过锻炼让肌肉“强起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