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素华 陈舒
![]()
走路后腿脚酸麻疼痛,休息片刻便好转,62岁的王先生对此并未在意。然而,正是这一被忽略的“小毛病”,在5年后发展为脚趾发黑、走路后腿脚酸麻疼痛,休息片刻便好转,62岁的王先生对此并未在意。然而,正是这一被忽略的“小毛病”,在5年后发展为脚趾发黑、破损的“大灾难”——严重的糖尿病足。10月21日,王先生在武汉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后出院。
王先生罹患糖尿病已有20余年,平时对血糖、血脂的控制并未严格重视。5年前,他出现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症状,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因下肢疼痛不得不停下休息,这其实是下肢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导致腿部供血严重不足的明确警示。由于未及时干预,病情持续进展,最终因极差的血液循环和受损的神经功能,导致足部微小的破损无法愈合,酿成坏疽。
“临床上,像王先生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武汉市第三医院血液内分泌科医生李广利介绍,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持续损伤患者全身的血管与神经。许多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事件等,在早期都可能表现为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轻微症状,如莫名的皮肤瘙痒、肢体麻木刺痛、视物模糊、异常疲劳等。
李广利强调,这些看似无碍的“小毛病”,实则是身体亮起的“红灯”。早期发现、诊断并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规范治疗,能够极大延缓并发症的进展,避免致残、致死等严重后果。
李广利提醒广大糖尿病患者,务必树立“防大于治”的健康理念。除定期监测血糖外,应每年进行系统的并发症筛查,密切关注身体细微变化。一旦出现上述异常,须立即就医。同时,严格遵医嘱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践行低糖、低脂、低盐饮食,坚持科学运动,切莫等到小问题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时方才追悔莫及。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